從2012年2月6日開始的群眾工作接訪培訓,至2012年12月31日,河北省省直政法部門共61名廳級幹部、244名處級幹部分批到省接訪中心接訪五天,共接待上訪案件5882件,化解881件,息訴罷訪397件。所有參與接訪培訓的人員,都從不同方麵受到觸動,都收獲了一份幫助上訪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快樂,同時也演繹了許多心與心交流、麵對麵碰撞、實打實解決問題的生動故事。
2012年9月20日的《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以《心與心相映情與情交融》為題,刊登了該報記者丁力辛在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的一篇見聞,他從記者的眼中、記者的親身感受中,記錄了省接訪中心特別是接訪人員的工作狀態。原文如下:
從8月13日開始,記者在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進行了一周多的“蹲點”式采訪。在采訪第一天就遇到這樣一件事:
上午10時40分左右,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四庭助理審判員熊學軍在法院接訪一室接待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漢,老漢要求某市中院受理他的再審申請。熊學軍當即打電話和某市中院協調,某市中院表示將盡快為老漢立案。
老漢上前緊緊握住熊學軍的雙手,說話的聲音也高亢起來:謝謝同誌呀!我相信黨和政府一定會關注我們這個家庭的!
“大爺您請坐”
8月13日上午一上班,記者走進位於石家莊市橋西區朝霞街的河北省涉法涉訴聯合接訪服務中心,法院四個接待室的門都敞開著,十幾位負責接訪的法官已經各就各位。
8時40分,一位農民模樣的老漢走進法院接訪二室,河北高院刑一庭助審員王曉輝和民二庭助審員鮑立斌爭相為老漢讓座:大爺您請坐。老漢姓閆,他是替弟弟上訪。提起弟弟的案子,閆老漢有些激動,沒說上幾句話就站了起來。“大爺您坐下說。”王曉輝和藹地對閆老漢說。
老漢的訴求有的沒有證據支持,有的應由其他部門解決,兩位法官不但耐心地一遍遍解釋,還告知閆老漢通過何種途徑解決問題。閆老漢最終被兩位法官說服。盡管自己反映的問題當時沒有得到解決,閆老漢還是由衷地表達了對法官的謝意。
記者有些“納悶”:兩位法官接待閆老漢時“大爺”長“大爺”短,而且稱呼得那麼自然、那麼親切。
“這是出於對上訪群眾的尊重。我們要求法官在接訪工作中必須尊重每一位上訪群眾,大家也是這樣做的。隻有尊重上訪群眾,上訪群眾才能信賴我們。”河北高院接訪組組長、立案一庭副庭長王家航這番話解開了記者的“疑團”。
隨後,記者走進了法院接訪四室,河北高院研究室副主任趙長山、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審判員張立明正在接訪兩位離退休老幹部。
兩位老幹部要求法院為他們過去居住的單位宿舍所有權進行確認。他們曾起訴到當地法院,但當地法院不予受理。
兩位法官先表示對兩位老幹部的同情和理解,再明確告訴其訴求涉及曆史遺留下來的政策性問題,不屬於我國民法的調整範圍,所以法院不能受理。見兩位老幹部還有疑慮,趙長山又拿出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邊念邊解釋,兩位老幹部連連點頭。他們離開接訪室時,彬彬有禮地向法官道了謝。看得出,他們對法官的接訪很滿意。
然而,上訪者並非都是彬彬有禮,有的甚至把法官當做“出氣筒”。麵對這樣的上訪群眾,法官們還能耐心和熱情嗎?
8月15日下午5時左右,記者在法院接訪三室“旁聽”接訪時聽到有人吵鬧。隻見一位50歲左右的婦女情緒激動,甚至擺出了拚命的架勢。原來,法院將她的案件終結後引起她不滿。王家航及王曉輝一邊安慰她,一邊解釋。王家航把一杯水端到她麵前:大姐,喝口水,消消氣。王曉輝也把麵巾紙遞過去:阿姨,擦擦眼淚。也許是怨氣得以釋放,也許是法官的安慰和解釋起了作用,也許是那杯水、那幾張麵巾紙發揮了作用,這位婦女的情緒穩定下來,離開法院接訪室時她向王家航和王曉輝致謝。
“您的事我們一定管到底”
8月16日下午4時許,記者走進法院接訪三室,河北高院調研員張保中、刑三庭助審員李明傑、民三庭助審員張岩正在接待農村婦女武某。
10年前,武某在本村開飯店,被村委會拖欠飯費4萬多元。10年過去了,武某至今沒拿回欠款。
聽了武某反映的情況並審閱相關材料後,武某暫回避,三位法官即商議解決辦法,並由李明傑打電話與當地法院核實情況,核實的結果是武某反映的情況屬實。當地法院提出,今年年底為武某執行2萬元,剩餘欠款明年春節前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