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召集的例會半小時結束後,來到隔壁見張英蘭,他說:張大姐,剛才是我不冷靜,請你諒解。案子的事,是省法院經過嚴格程序終結的,不是我個人行為。
令張睿始料不及的是,張英蘭突然探過身來,雙手在張睿的臉上拍打,打得啪啪直響。
張睿又急了,他站起來指著張英蘭說:張英蘭!你這是對一個男人最大的侮辱,我今天豁出去法官不當了,也要跟你理論理論!
張英蘭馬上換一副模樣,笑嘻嘻地說:張庭長,別生氣,我這是愛你,才撫摸你的臉。
一看這情況,張睿隻好借機下台階,說:張英蘭,你用雙手拍我的臉,就當是你對我的愛吧。你要是用一隻手打,我絕不容你這樣放肆!
在大家的勸說下,張英蘭走了。
而張睿,著實憋屈了一段時間。接訪中心的同事勸他:張英蘭對你的愛,你就認了吧!
花絮三:你要不給辦,我帶董梅榮找你去
這段花絮,涉及我本人。
2011年,河北省委政法委推出領導包案的舉措,要求各設區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省、市委政法委、公檢法司主要領導,每人包化解一件上訪多年的骨頭案。省接訪中心給我分包的是邯鄲董梅榮上訪案。
董梅榮多次到省接訪中心上訪,我在接訪登記大廳見過她,她與其他上訪群眾不同,穿的衣服比較鮮亮,說話語氣平和,給人的感覺是工作好做。
董梅榮上訪案分包給我後,我詳細了解了案情。她是原邯鄲市第十塑料廠工人,住廠裏的單身宿舍,同住一室的還有市第一職業中學教師王冬梅。兩人相處不和,多次為一些瑣碎小事發生爭吵。1996年5月12日,董梅榮懷疑自己的被褥和自行車割壞,是王冬梅幹的,便到第一職中反映。王冬梅受到校領導批評,於同年12月搬走,到別處借宿。不久,王冬梅成家結婚。董梅榮於1997年3月8日跑到市第一職中,散布王冬梅的作風問題,使王冬梅丈夫產生猜疑,雙方的感情發生嚴重危機。王冬梅精神受到打擊,無法正常上班。在這種情況下,王冬梅將董梅榮訴至邯山區法院,並提供了董梅榮在市第一職中、市第十塑料廠等多處對其誹謗、侵害名譽權的證人證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對原告的誹謗、侵害名譽權的事實存在,證據確實充分,判令被告承擔民事責任。董梅榮提起上訴,邯鄲市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董梅榮提出申訴,邯鄲市中院複查後,於2000年12月31日駁回其申訴。從此,董梅榮走上了上訪之路,她的人生,以及工作、生活步入了上訪導入的另一番天地。
2010年5月18日,我專程到邯鄲督導董梅榮上訪案的化解工作,我確定的思路是:跟董梅榮好好談一談,引導她從生效的判決中走出來;聽聽她工作、生活方麵有什麼要求,商邯鄲市給予妥善安置和幫助。
時任邯鄲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周國江不同意我跟董梅榮談,時任政法委副書記石良劍對我說:董梅榮聽說你來,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市接訪中心等著你呢!
我問:跟我談還要打扮幹嗎?
周國江、石良劍你一言我一語地跟我講了一番董梅榮的故事。
董梅榮到北京上訪,是通過看電視,愛上了電視裏經常出現的一位領導,想到北京與這位領導見麵……
董梅榮到省裏上訪,是在電視裏看到省委一位副書記風度翩翩,對她很有吸引力,想到省裏與這位副書記見麵……
董梅榮愛上誰不掩飾,當地領導做她的工作,說相愛是雙方的事,你不能單相思。董梅榮說:我從電視上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愛上了我。
多次跑北京、跑省裏,沒有與她相中的領導見上麵後,董梅榮也就放棄了,轉而到市接訪中心上訪,成了市接訪中心的常客。人熟了,也就免不了開玩笑。一次,市接訪中心有位工作人員跟董梅榮開玩笑,說中央和省領導你就別想了,你實際一點,找個官小一點的。咱市裏某某局長的老婆病危,你倒是可以找他談談。
這一來壞事了,董梅榮找到某某局長的手機電話,白天晚上沒完沒了給他打,直言不諱地提出要跟他談戀愛,對方反複表明拒絕的態度,董梅榮可不管這一套,堅決要求和他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