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深入你的潛意識之井(4)(3 / 3)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數年前,可能會引起我的震驚,但現在不會,因我從2006年到現在已做過很多個有心靈感應的夢了。

第一次是在2006年4月。也是在一個早上,我打開電子郵箱,收到了許久沒聯係過的初戀女友的電子郵件。她的電子郵件向來簡單,看著她的寥寥數語,我有一種奇特的熟悉感,好像郵件中的句子我早讀過似的,隨即我想起,昨天晚上我夢到過她。

5月,我們匆匆見過一次,然後再次斷了聯係。

到了10月,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也是我在晚上夢見她,第二天早上打開電子郵箱便看到了她的郵件。

不過,我們再次斷了聯係。

2006年年底,又發生了一些事情,過去的感情經曆又被挖出來了一遍,仿佛過去12年的人生又重新經曆了一次,這讓我感到很痛苦。於是,我決定借一個簡單的儀式與過去的所有感情糾葛告別。

儀式很簡單,就是準備兩個酒杯和一個盆子。一杯酒是給自己的,另一杯酒是給初戀女友的。先斟滿兩杯酒,想象她就在我眼前,然後回憶從相識到分手的每一個印象深刻的細節,等回憶結束後,我將屬於她的那杯酒倒在盆中,將屬於我自己的那杯酒喝下。

做這個儀式的日期是2007年1月1日。儀式雖然很簡單,但很有用。以前,每當孤獨在夜晚襲來時,我會忍不住思念以前愛過的女子,那樣就不會那麼孤獨了。但是,做了這個儀式後,我就不能再思念她了,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牆一般的力量擋在了中間。

1月5日晚,我做了一個印象很深的夢,夢見了我一個高中女同學。我們是好朋友,但這是我唯一一次夢見她。6日早上醒來後,我稍有些納悶,不明白為什麼會突然夢見她。

但6日晚上,正在公交車上時,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初戀女友從幾千公裏以外打來的。接到她電話的那一瞬間,我渾身猶如雷擊。

不過,我被震動不是因為接到她的電話有多激動,而是在這一瞬間,我徹底相信了心靈感應的存在。

我先是明白了5日晚的夢,知道夢見高中女同學,其實就是夢見她,因為我是通過那個同學認識她的。

接著我記起了4月和10月的夢,我明白這三次夢都一樣,都是我在睡夢中感應到了她對我的思念。

原來這就是心靈感應,原來心靈感應確實存在。這三次夢發生時,兩次她是在數千公裏之外,一次則是在數萬公裏之外,心與心的感應的確是可以超越空間的。

心靈感應常見於親密關係

以前在北京大學讀書時,我一直對傳統心理學中所奉行的“科學主義”有些不解。因為,主流的科學主義的標準是“簡單可重複並可量化”,但這主要是從經典物理學中發展出來的,這適合心理學嗎?我認為這是將經典物理學中的所謂科學標準強加在心理學上,會阻礙心理學的發展。

可以說,我一直認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讚成科學心理學的。但是,這種不讚成,主要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隻有在這一瞬間,我才第一次深刻地體驗到了心靈的存在,從而在這一瞬間完成了從科學主義到心靈主義的轉變。

一旦真的相信了心靈的存在後,我的心自然便敏感了很多,此後在我身上頻頻地發生過一些心靈感應事件。

心靈感應在親密關係中應該是普遍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注意到了它的進行。

許多人發現,許多同卵雙胞胎之間會有很強的心靈感應,一個人如果產生了什麼感受,另一個人無論在多遠的地方都會感應到。

還有研究發現,新生兒普遍能感應到媽媽的情緒變化。譬如,有經驗的媽媽知道,當尚在繈褓中的嬰兒哭鬧時,做媽媽的應該自省一下。她們會發現此時自己也處於煩躁中,如果做媽媽的想辦法讓自己情緒平靜下來,小家夥們會自動不哭鬧了。

這隻是嬰兒對媽媽的心靈感應的一個小例子而已,其實,因為嬰兒的心靈是純淨的,還沒有被汙染,嬰兒的心靈感應的能力是驚人的,細心的人很容易會發現這一點。

並且,孩子對媽媽的心靈感應能力會一直保留下來,隻是越來越難以像嬰兒時那樣敏感而直接了。

鄭立峰舉過一個例子說,一個妻子經常對丈夫莫名其妙地發脾氣,他建議這個妻子再發脾氣時給媽媽打個電話。結果,她發現,每當她莫名其妙地想發脾氣時,她的媽媽都處在痛苦中。

心靈感應也經常出現在文藝作品中,例如名著《簡·愛》便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聖約翰再次向簡·愛求婚,簡·愛動搖了,這時她聽到了羅徹斯特在呼喚她的名字,於是回到了羅徹斯特的身邊,而羅徹斯特告訴她,那時他的確正在呼喚她的名字。

電影《星球大戰》中也常有心靈感應的情節,譬如阿納金痛失母親並大肆屠殺沙人給母親複仇時,尤達在許多光年以外的距離感受到了阿納金的痛苦。

一個民族也存在著心靈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