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也有幸被邀請扮演了一個“代表”,並因而體會到了係統排列的力量。
這不是一個家庭的個案,而是一個公司的。當事人是一個CEO,他選擇了數名“代表”分別扮演他的重要屬下。
當數名“代表”根據自己的感受找到位置後,一致感覺,係統中還“空”了一個人,也就是說一個重要人物沒有被當事人排進來。當事人則說,的確如此,他以前有一個重要的下屬,但一個月前剛辭職,所以他本以為不必將他排進來。
於是,鄭立峰老師指定我來做這個下屬的“代表”,而本來沒什麼感覺的我一走進“代表”們圍成的場中,立即有了清晰的感覺,並順著這種感覺走到了一個位置上。
我一走到這個位置上,其他“代表”們都說舒服了很多。
量子糾纏現象證明信息傳遞可不受距離限製
但是,“我”還感覺有一個被當事人忽略的重要角色沒被列進來。這個人原來是一個藏在當事人背後的女人。所以,鄭老師讓一個女子做她的“代表”加入進來。
她走進場後,站在“我”的背後。這時,我立即感覺到一種力量在將我“推”向圈外。以前做旁觀者時,我一直不明白,是什麼力量推動“代表”們後退、前進或左右搖擺,但一體會到這種力量,我立即就明白了。我順著這種力量一直後退,當差不多徹底退出小組圍成的圈子後,這種力量就消失了。顯然,這是那個下屬辭職的道理所在。
最後一個個案也給了我極大的衝擊。這是一個很詭異的個案,似乎充滿可怕而神秘的力量,很像是恐怖片。假若不是事先已體會到了係統排列的場的力量,我很容易會按照自己已有的邏輯,覺得這像演戲,甚至即便感受到了場的力量,我仍然在懷疑是不是一個關鍵的扮演者將自己個人的感受參與了進來。
但是,此時在旁邊坐著的當事人的感受顯示,這不是扮演者的感受,而就是當事人自己的感受,因為當兩個扮演者以一個很詭異的方式站在一起時,一直沒有什麼表情的她一下子就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我們並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顯然這個家庭的關係實在太撲朔迷離了,但鄭老師以一會兒很強硬一會兒又很溫和的姿態一直在控製著場麵,最終他也沒有清晰地點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他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當事人顯然得到了極大的幫助。
在兩天的工作坊中,我一直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從而清晰地看出,一些個案之所以喚起了我強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我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包含著這一類問題的個案毫無例外都會令我淚如雨下。對於這一類問題,我從不曾覺得自己受到了很大影響,但這些感受告訴我,它對我影響至深。
不過,其他的個案,當可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時,我都會有非常清晰的感受,但卻沒有強烈的情緒,這時我知道,我隻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心靈感應,但我沒有這類問題。
心靈感應的道理是什麼呢?難道,它隻能是不可解的神秘現象嗎?
以前,我聽過一種解釋說,這是電磁波的傳遞。由此,可以理解,感受可以跨越數萬公裏的距離。
不過,如果按照這種理論,《星球大戰》中尤達大師對阿納金的痛苦的心靈感應,就不可能了,因為電磁波的傳遞速度是光速,阿納金的感受要以光速傳遞到尤達大師那裏,得需要不少時間。
當然,《星球大戰》是科幻電影,但感受的傳遞有沒有可能超越光速,甚至徹底不受距離的限製呢?或者,有沒有信息的傳遞是徹底不受距離限製呢?
這一點,量子力學家們觀察到的“量子糾纏”現象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所謂“量子糾纏”,即指不論兩個同源的粒子間距離有多遠,一個粒子的變化都會影響另一個粒子的現象,即兩個粒子間不論相距多遠,從根本上講它們還是相互聯係的。現代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薛定諤,在1935年稱量子糾纏態為量子力學的本質,量子力學最主要的特征。
顯然,量子糾纏是不受距離限製的,這就是愛因斯坦所不願意接受的“超距作用”。
同源性越強,心靈感應越容易出現
假若意識和感受的傳遞道理類似於量子糾纏,那麼,尤達大師的心跨越不知多少光年的空間,同時感應到阿納金的痛苦,就是可以成立的了。
更精細的解釋是,每一個粒子會“記住”並“忠於”它在原來的係統中的信息,不管它離開原來的係統有多遠,它仍可以和原來的係統同步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