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峰說,海靈格等家庭係統排列的大師們認為,這也可以解釋家庭係統排列的治療道理。當一個當事人將他原來的家庭係統呈現在工作坊中時,這個由“代表”們組成的係統也可以和當事人的家庭係統“糾纏”了。所以,“代表”們意識上一點都不知道當事人原來的家庭係統到底發生了什麼,卻仍可以在工作坊的場中將當事人的家庭係統給排列出來。
進一步可以說,不管你身在哪裏,你仍然在與你的家庭係統的“粒子”們進行“糾纏”,關鍵是你能否意識到這一點。對於一個嬰兒而言,他的心靈是最開放的,所以他能很清晰地意識到對媽媽的“糾纏”,這就是嬰兒們對媽媽普遍存在著心靈感應的原因吧。
兩個相愛的人,看似是兩個人的相遇,其實更是兩個係統的相遇,而我自己的和我所看到的無數愛情故事顯示,兩個相愛的人的家庭係統常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再加上彼此心力的投注,使得愛人間的心靈感應也更容易出現。
自然,最“同源”的便是同卵雙胞胎了,他們的基因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同卵雙胞胎最容易產生不受空間限製的心靈感應現象。
至於一個民族,它看似龐大,但如果無限向前追溯,他們也不過是少數幾名祖先的共同的後代。由此,可以說,他們也是同源的“粒子”,出現“糾纏”現象也再正常不過。
再向前回溯的話,全人類、萬物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同源的,那是不是可以說,我們與所有生靈乃至萬物也因而有了“糾纏”的根本?
不過,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量子糾纏隻是顯示了信息不受距離傳遞是可以存在的,它未必就是解決人類意識傳遞難題的答案。在這一點上,一個合適的態度是不著急也不強行用已知的理論去解釋意識傳遞的難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解釋,而是去承認一時無法解釋的現象的存在。
在我看來,心靈感應現象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22.流產的胎兒還在怨恨嗎?
我們不知道一切的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隻要改變了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摘自張德芬經典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
流產(包括墮胎)是什麼?
流產會給孕婦乃至一個家庭帶來什麼影響?
這些問題,在我們目前的社會中很少有人考慮。似乎普遍流行著一種看法--胎兒就是一件沒有生命的物品,流產帶來的最大惡果就是影響了孕婦的身體健康。
也許是因為這種看法的流行,流產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相當流行。不僅是在成人中流行--我知道無數對情侶流產不止一次,甚至也在青少年中流行--屢有報道說,每當假期來臨,就會有很多十幾歲的少女去醫院墮胎。
這種將胎兒視為一件沒有生命的物品的看法真是可怕,我在工作坊中多次看到,曾經數次流產的女子對胎兒是何等內疚,她們會因為這種內疚而毀掉自己的生活,她們用這種自毀的方式對胎兒說:“我殺死了你,我對不起你,我現在也殺死了自己的生活,我和你扯平了,請你原諒我。”
她們自毀的一個必然內容是傷害自己的感情。內疚是對自己的攻擊,內疚太重了,自己承擔不起,就會將攻擊轉向外部,於是憤怒就產生了。對流產的女子而言,她們最容易憤怒的對象就是導致其懷孕和流產的戀人。
所以,海靈格說,一旦流產發生,這對戀人的關係就意味著結束了。
我很喜歡海靈格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但我的確覺得,他在很多地方過於武斷,這種說法就是一個例子。
流產導致的內疚的確很重,的確會重到令很多女子無法承受,而將內疚轉為對戀人的憤怒和自毀。但是,這種內疚是可以化解的,它並不是一定會導致一個親密關係的結束。
尤其是我自己的一些治療經驗顯示,這種內疚,並不是“被殺死”的胎兒的需要,而是流產的女子自己的需要。
流產的胎兒不想媽媽再生孩子?
27歲的Lisa是一家外企的經理,她一進我的谘詢室就說,她想做媽媽,但她擔心自己生不了孩子了。
她說話的時候,我能感覺到一種很濃很濃的悲傷,我的身體似乎也隨之變得沉重了很多。
我問她,你說的擔心是一種什麼樣的擔心,你能詳細說說嗎?
她的神情變得更加黯淡,接著講了一個非常沉重的故事。
2001年,Lisa還是一個女大學生時,與男友發生性關係而懷孕。懷孕約40天時,她才發現,於是去醫院做了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