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深入你的潛意識之井(6)(2 / 3)

最後,我請她詳細描繪第二個雞蛋的樣子。她說,她看不清楚。

沒關係,你可以描繪這個雞蛋所在的位置,和它給你的感覺,“不清楚”也是一種細節。

她描繪了一番,尤其強調,第一個雞蛋在第二個雞蛋的左側,兩個雞蛋挨得很近。

我請她代入第二個雞蛋的角色,然後問她,你有什麼感受或想法?

Lisa說:“我可憐旁邊那個雞蛋,我也同情母雞,它真的是太瘦小了。”

顯然,第一個雞蛋對母雞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母雞對第一個雞蛋的內疚並不是第一個雞蛋的需要,相反,第一個雞蛋對自己的命運已很豁達了。所以,我讓Lisa屢次代入母雞的角色和第一個雞蛋說話,也屢次代入第一個雞蛋的角色和母雞說話。

每當Lisa代入母雞的角色時,總是痛哭流涕,非常內疚。一次,內疚到極點時,她激動地說:“媽媽會永遠陪著你,媽媽哪裏都不去,媽媽會一直在家裏守著你……”

這也正是Lisa的生活寫照,自從2001年那次流產後,Lisa變成了宅女,工作後尤甚,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生活在公司和家組成的兩點一線上,隻是有時會在丈夫的要求下才和他一起去見他的朋友。

這意味著,Lisa變成宅女,是在表達對第一個胎兒的忠誠。

解夢、角色代入和意向對話等技術的危險

本來我以為,當Lisa發現,內疚和悔恨隻是母雞的需要,而第一個雞蛋其實很超脫時,她再代入母雞角色時的內疚會減輕,但這種情況並未發生,相反,她的內疚反而越來越強。

突然間,她的身體顫抖起來,她用一種很特別的聲音說:“它在這兒,它用眼睛直盯盯地看著我,它恨我,它不放過我。”

這聲音充滿恐懼,也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知道,Lisa有點陷入幻覺狀態中了。於是,我請Lisa睜開眼睛,看著我的眼睛和我說話。

這樣做,是我擔心Lisa會徹底沉浸在這種幻覺中,我認為,她睜開眼睛會看見現實,這樣就可以脫離這種幻覺了。

這是解夢、角色代入和意象對話等一些心理治療技術的危險所在。本來,我們是因為受不了一些內在的恐怖意象而發展出種種自欺欺人的辦法來防禦它們的,這些技術繞過這些自欺欺人的方法,而讓來訪者直接去麵對這些意象,但假若這時來訪者承受不了,就可能會徹底崩潰。

所以,那一會兒我很著急,我一再請求Lisa睜開眼睛看著我。但她說,我不睜,它恨我,它應該恨我,我很殘忍,我怎麼可以做那麼可怕的事情。她一邊說,身體一邊顫抖,同時淚如雨下。

既然如此,就不如繼續一起麵對這個意象。這也是心理醫生的價值所在,如果來訪者很信任心理醫生,那麼心理醫生陪伴來訪者一起麵對害怕的意象,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於是,我問她,它在哪裏看著你?

她說,在她身體的左側。

我從座位上站起來,走過去蹲在她座位的左側,握住她的手,問她,你現在覺得怎樣?

她說好了很多。

我又問,你說的“它”是什麼樣子?你能詳細地描繪它嗎?

她說,她經常覺得,有一雙嬰兒的眼睛在看著她。一直以來,這雙眼睛在她的腦海中都有些模糊,但去年,她真的見到了那樣的眼睛。

你是怎樣見到的?我繼續問。

她說,是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她先上去,後來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一個男嬰上來,並坐在她前麵。

那個男嬰隻有幾個月大,本來是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但看到她後,就直直地看著她,讓她非常害怕,現在想起來還是害怕,她覺得這是仇恨的眼神。那一刻,她突然想,說不定這就是她的胎兒的轉世。

我請她詳細描繪這個男嬰的眼神。她做這個工作時,越來越平靜,身體漸漸不再顫抖也不再哭泣。描繪到最後,她突然說,她發現這個男孩並不恨她,他其實很像是在嘲笑她,嘲笑她放不下。

我回應說,就像是第一個雞蛋要對母雞說的話一樣。

這時,她長舒了一口氣,睜開了眼睛,說,是啊,第一個雞蛋真的不恨那隻母雞,那個男孩的眼神也不是仇恨,我的胎兒應該也不恨我,是我自己在恨。

她還突然明白,之所以那個男孩的眼神那麼令她害怕,是因為她見到那個男孩的那一天,正好是她第二次懷孕的第一天。

明白這一點後,她又長舒了一口氣說,看來那一天我太敏感了。

解決之道:接受痛苦

沉默了一會兒後,她繼續說,是她自己在恨,因為她恨她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