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讓你的身心重歸流動(7)(3 / 3)

隻要你的目標很單純,或者說,你真的設立了一個目標,潛意識就自動會幫助你實現它。

例如,植物學家路易斯·阿加西一直致力於搞清一個石塊中鑲嵌的魚化石。由於百思不得其解,他將工作放在一邊,試圖從頭腦中摒棄這一切。他在晚上反複對自己說“我明明白白看到了那條魚”,如此這般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在睡覺前拿了紙和筆放在床邊,快到早晨時,那條魚出現在夢中,一開始很模糊,但它的動物學特點最終變得十分清晰。他在半夢半醒之間將這些特點寫在床邊的紙上。第四天早上,他驚奇地看到自己的草圖,以之作為指引鑿開化石的表麵。當魚完全顯露出來時,竟然與草圖完全一致,於是他很快判定了它的種類。

在寫關於傑克遜的分析文章時,我也有一個類似的體會。我看了一天關於傑克遜的各種資料後,感到有些疲憊,睡了一覺並做了幾個夢,結果一覺醒來就立即明白了傑克遜《驚怵》MV中的故事--這正是傑克遜小時候,爸爸戴上恐怖麵具半夜從窗戶裏爬進來嚇唬傑克遜的一幕的重現。

這說明,隻要你設定了一個目標,你就可以將其交給潛意識去工作,這時你甚至不需要努力,反而越放鬆越好。當然,為了更深地喚醒潛意識的力量,你需要通過努力去積攢一些素材,這些素材會是線索,可以更好地激活潛意識,這樣潛意識可以更好地幫你實現這個目標。有意思的是,這時你越是刻意思考或滿腹擔憂,你越難以實現目標。所以,我們會看到,那些隻知道一味努力的學生,未必會取得好成績。因為,刻意努力可能會切斷我們與潛意識溝通的渠道。

努力,但同時要學會放鬆。放鬆是更容易找到答案的渠道。努力藏著一個邏輯“我能找到答案”,而放鬆是“我要鬆弛掉緊張的神經,打開通向靈性層麵的潛意識之門”。也就是說,答案不是我找到的,而是因為我打開了通道,答案自動來到身邊。因此,愛迪生才說:“思想就在空氣中。”

給自己放“精神電影”

設立目標後,除了尋求潛意識的幫助外,我們可以自己做些什麼嗎?

當然,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馬爾茨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人,他建議,我們可以多在想象中看“精神電影”。如果你設立了一個目標,那麼你可以在想象中進行相關練習,而且越詳細越好。

實際上,播放“精神電影”已成為很多體育訓練的辦法。美國學者就籃球運動做過一個實驗,一部分人通過實戰練習投籃,另一部分人通過想象練習投籃,而經過相同時間的練習後,結果發現,兩批人的投籃成功率不相上下。

美國著名高爾夫球教練亞曆克斯·莫裏森寫了一本書《不練習就能打好高爾夫球》,書中介紹:莫裏森讓客戶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放鬆自己,觀看正確的揮杆動作,並就7個要點進行簡要的講解示範。客戶什麼實際練習也不做,隻需每天花5分鍾,肌肉鬆弛地坐在椅子上,進行想象練習。幾天後,客戶打出了標準杆數9杆、9洞的成績。莫裏森說,他的辦法的關鍵是“在能夠成功實踐之前,你必須首先有一幅關於正確做法的清晰‘心像’”。

“精神電影”這一辦法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譬如,一名即將上考場的學生,可以在看了考場後,每天花幾分鍾時間想象自己如何在考場上答題,越細致越好,這會非常有效地消除考試焦慮。很多考生在中考或高考時丟三落四,這也可以通過想象來改變,具體就是想象自己帶著所有必需品去考場,並在想象中進行檢驗。

這些技巧都有著同樣一個道理--先去塑造一個自我意象,而後這個自我意象就會在現實中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