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1 / 1)

年沒想到王鄞竟如此爽快,忙彎了腰碎步往內殿走。

王鄞合上一本批好的折子,又拿過一本翻開,按了按太陽穴——

胡虜狡猾,趁我軍將士慶賀新年之際大肆進攻,我軍死傷慘重,現至羌城,請求支援。主帥宋標敬上。

一眼掃完,怪不得帝王皆沒什麼好脾氣,自然是被這等無能之人氣的,大敵當前,竟還有什麼心■

太皇太後搖搖頭,神色似有悲痛與無奈:“當年溫襄王年少有為,胸懷大誌又雄心壯誌,頗有治國之風。然而生不逢時,又是表親,關係遠了一層,無上皇執意定先皇為儲君。溫襄王自然極為不滿,意欲奪位,無上皇對其心思了如指掌,斟酌再三,還是決定將王位傳給親生子嗣為好,且當時其臥病已久,為求保險,便對溫襄王的飲食動了手腳,使其身體每況日下,最後遠遠攆了他去蜀中封王,也算聊表愧疚。然而先皇本好玩樂,並未棟梁之才,聲色之後又沉迷仙道,導致國政混亂,百姓苦不堪言,當真令人失望。去年年初溫襄王送那郡主入宮之時哀家便知他這是來報復了,隻是哀家知道得太晚,並未及早阻止其入宮。想想遲早是要還的,因而愈發放任不理。如今,你扶持庚玄上位以來,哀家都看在眼裡,也算是對當年之錯的一點慰藉罷。”

沒想到背後竟有如此故事,王鄞不免有些喟歎,怪不得溫襄王竭盡全力地栽培祁無雪奪位,怪不得他僅僅活了這麼些年便與世長辭。

太皇太後輕輕咳嗽一聲,抿一口茶,又道:“其實哀家本也不是這般胸襟寬闊之人,若不是當年親眼目睹蜀國薛氏被滅,給哀家震撼頗大,才想到佛門清靜,以消除心中罪過。因果循環,無上皇當日造的孽終究要有人償還罷。”

“蜀國……薛氏……”王鄞心中一震,忙追問道,“不知當年何事,還請太皇太後說清楚。”

☆、第八十六章 清風過蟬鳴,此時夏意正濃

太皇太後淡淡瞥王鄞一眼:“都是陳年往事了,不提也罷。”

“鑒古明今罷了,庚玄還是個孩子,心智並未成熟,所謂佛魔一念之間,太皇太後不想其重蹈覆轍罷?”王鄞尷尬輕咳一聲,鎮定道。

“好伶俐的口齒。且罷,哀家也算吃齋念佛這麼些年了,現在提起,心中終於沒那般恐懼了。”太皇太後顧自笑道,“算來也有將近二十年了……黎國在無上皇之前的疆土並未有如今寬廣,而蜀國人傑地靈且為天府之地,雖其向黎國俯首稱臣,年年上貢。然無上皇野心勃勃,想著如此膏腴之地自然是完全握在手中為好,因此在二十年前便暗地裡策劃發動大軍親征蜀國,那次哀家有幸陪伴其同行,原以為不過打仗罷了,本著一顆好玩的心,權當開眼界了。隻是親眼見著血流成河,橫屍千裡,著實令心中震撼不已。無上皇領兵一鼓作氣,大雪那日便逼至錦城王宮。那日哀家見多了殺戮便並未跟隨前往,回來聽無上皇喜不自禁地描述,才知錦城王宮建於北麵半山腰平地,而那日黎軍得殺令,見人便殺,使得半座山坡皆染上血色,赤紅與厚雪相交,觸目驚心。”

太皇太後歎口氣,“最令無上皇念念不忘的便是遺漏了一個大著肚子的妃子,因王宮往上便是道觀,他親眼見到那妃子逃進了道觀,隻是礙於道士極力阻攔,他又迷信,當時心中生了遲疑,便放過了那妃子。隻是不知這妃子與她肚中的孩子命數如何,到如今還未露麵,想必是放下仇恨了罷。”

太皇太後說完,掩著口鼻咳嗽一聲,端起瓷杯喝一口,又望著不言不語的王鄞道:“怎麼,可有什麼想法?”

王鄞強擠出個笑容,執著細頸瓷壺為其添滿清茶:“本宮隻是在覺得恩恩怨怨,轉眼不過塵土黃沙,太皇太後本性高潔善良,願為無上皇的罪過青燈古佛為伴,又不追究本宮一時沖動,著實令人敬佩。那幸存的妃子與孩子若有知,定會寬心不少。”

太皇太後嗬嗬一笑,起身道:“哀家不是聖賢,怎會不記恨你?隻不過時刻提醒自己因果報應罷了,且哀家已是風燭殘年,一個老婆子還有什麼手段能力與你為抗?好了,哀家把一切都告訴你了,也該回去好好睡個安穩覺了。”

王鄞屈身行禮:“恭送太皇太後。”

“皇奶奶!”庚玄一手抓著糕餅,一手抹了唇邊碎末,高興地撲到太皇太後懷中,“你怎的來了?”

“乖小子,日後要更聽你母後的話,知道不……”太皇太後被庚玄喚得高興,一掃方才沉鬱之色。

王鄞立在殿門邊瞧著這和煦陽光下溫馨一幕,然而卻一點都笑不出來,腦中盡是方才屠戮蜀國王宮的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