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落成之日李治又偕文武百官前往觀瞻,這次媚娘也參加了,沒有珠簾不設幔帳,公然站在百官麵前,視宮廷禮法如無物,而此刻誰還敢有意見呢?郝處俊身心疲憊一病不起,已命不久矣,可笑的是李治還給他加了太子太保頭銜,從李弘到李賢再到李顯,先後給三位太子當過師傅屬官,這究竟是榮耀還是屈辱呢?李義琰倒頗有血性,擦幹眼淚還想繼續鬥,然而很快媚娘的心腹就抓住他改葬祖墳時犯的一點錯誤上書彈劾,中宮黨羽群起而攻之,李義琰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沒幾天也氣病了,朝會都不參加了。至於張大安,先被貶為普州刺史,剛到普州沒兩天又貶橫州(今廣西橫縣)司馬,從劍南轟到嶺南,窮山惡水心情愴然,半路上就抑鬱而死。這就是與天後作對的下場,還有誰敢前仆後繼?

媚娘漫步在大殿中,掃視著一麵麵光華閃耀的金鏡,隱約感覺有無數影像閃耀其間——應國公墳前痛哭流涕的小女孩,和母親艱難度日的少女武照,淒淒於掖庭中的武才人,與青磬紅魚為伴的明空女尼,王皇後身邊的宮女阿武,寵冠後宮的武昭儀,泰山之巔的武皇後……她的目光最終隻停留在一麵鏡子上,那是當今大唐天後。她年近六旬,兩鬢已經斑白,皮膚開始鬆弛,身材略有些發福,連個頭也不如原先高挑了。光陰流逝如此之快,快把她引以為傲的美貌侵奪得一絲不剩了,然而歲月卻沒有磨掉她激昂的鬥誌,她的腰板依舊挺拔,目光比年輕時更加堅毅。她依舊是這世上最強大的女人,或許還會變得更強大,而她的丈夫大唐天皇呢?

李治似乎對四周的鏡子完全不感興趣,隻是怔怔望著正前方最大的一麵,那裏麵完完全全映照著他的軀體——五十三歲,他那個英明的父皇都沒活到這年紀。而他雖然活著,卻也完全沒有往昔的氣概。頭發白了,皺紋多了,背也有點兒駝,曾有些發福的身軀這兩年又漸漸瘦下來,是病魔纏身所致。蒼白的臉上唯有一雙眼睛越來越突出,卻大而無用老眼昏花,眼神總顯得那麼空洞洞的。

他從始至終一直被蒙蔽著嗎?不可能,作為一個在位三十年的皇帝,一個深諳製衡之道的權術高手,怎麼可能完全被騙?與其說他愚蠢,還不如說他是無法自拔。一開始他確實落入了陷阱,李賢的迅速崛起和李家三代人的骨肉悲劇讓他惶遽,迷失了自己的判斷;但他自始至終掌握著分寸,他圖謀的是壓製東宮,確保自己有生之年不喪失權力,而不是廢黜李賢。當他意識到李賢被壓到極限的時候已準備收手,把道家隱士田遊岩派到東宮不就是暗示嗎?甚至他在適當之時停止追查明崇儼一案,未嚐不是怕係東宮所為,趕緊收手。然而一切都晚了,人是有思想、有情緒、有性格的,哪怕皇帝也無法左右自己兒子的心靈,他把一個英氣勃勃的青年逼得瘋狂了。

大殿落成之日李治又偕文武百官前往觀瞻,這次媚娘也參加了,沒有珠簾不設幔帳,公然站在百官麵前,視宮廷禮法如無物,而此刻誰還敢有意見呢?郝處俊身心疲憊一病不起,已命不久矣,可笑的是李治還給他加了太子太保頭銜,從李弘到李賢再到李顯,先後給三位太子當過師傅屬官,這究竟是榮耀還是屈辱呢?李義琰倒頗有血性,擦幹眼淚還想繼續鬥,然而很快媚娘的心腹就抓住他改葬祖墳時犯的一點錯誤上書彈劾,中宮黨羽群起而攻之,李義琰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沒幾天也氣病了,朝會都不參加了。至於張大安,先被貶為普州刺史,剛到普州沒兩天又貶橫州(今廣西橫縣)司馬,從劍南轟到嶺南,窮山惡水心情愴然,半路上就抑鬱而死。這就是與天後作對的下場,還有誰敢前仆後繼?

媚娘漫步在大殿中,掃視著一麵麵光華閃耀的金鏡,隱約感覺有無數影像閃耀其間——應國公墳前痛哭流涕的小女孩,和母親艱難度日的少女武照,淒淒於掖庭中的武才人,與青磬紅魚為伴的明空女尼,王皇後身邊的宮女阿武,寵冠後宮的武昭儀,泰山之巔的武皇後……她的目光最終隻停留在一麵鏡子上,那是當今大唐天後。她年近六旬,兩鬢已經斑白,皮膚開始鬆弛,身材略有些發福,連個頭也不如原先高挑了。光陰流逝如此之快,快把她引以為傲的美貌侵奪得一絲不剩了,然而歲月卻沒有磨掉她激昂的鬥誌,她的腰板依舊挺拔,目光比年輕時更加堅毅。她依舊是這世上最強大的女人,或許還會變得更強大,而她的丈夫大唐天皇呢?

李治似乎對四周的鏡子完全不感興趣,隻是怔怔望著正前方最大的一麵,那裏麵完完全全映照著他的軀體——五十三歲,他那個英明的父皇都沒活到這年紀。而他雖然活著,卻也完全沒有往昔的氣概。頭發白了,皺紋多了,背也有點兒駝,曾有些發福的身軀這兩年又漸漸瘦下來,是病魔纏身所致。蒼白的臉上唯有一雙眼睛越來越突出,卻大而無用老眼昏花,眼神總顯得那麼空洞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