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清晨和往日一樣平靜,而此刻的皇宮大殿內卻上演著暴風雨前夕的節奏。
楊廣冷冷地掃視眾臣,身上散發著天子之威,揚聲狠厲道:“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啊,敢在洛陽城內謀劃刺殺太子,罪當誅滅九族,這是在蔑視大隋律法,還是想警告朕呢?”頓了頓,繼續道:“諸位大臣,你們之間還有沒有參與刺殺太子案的,現在站出來。”楊廣是想清洗跟裴家有聯係的大臣故有此一問。
站立許久,朝臣無一人承認,本就是宇文化及的陰謀,與大臣無關。宇文化及上前道:“陛下,裴家與李家相從甚是密切,如果裴家是主謀的話,那麼李家肯定也有責任,包庇裴家,亦或者李家也是參與謀劃案之一。”楊昭看著宇文化及麵不紅心不跳的胡謅,內心甚是厭惡,不過李淵此時比楊昭還著急,宇文化及這不是明擺著再往李家身上潑髒水嗎?朝臣們私下聚個會,一起吃個飯,很正常啊,現在偶爾的交往確是過密的交情讓李淵大驚失色,急忙道:“陛下,臣是與裴家聚過幾次會,但是對於裴家刺殺太子一事,臣一無所知,何談包庇?還請陛下做主。”
楊廣內心明白不能一下子打兩個世家,先警告李家,假裝嗬斥宇文化及安:“朕也相信李家對大隋忠心耿耿,斷然不會做出謀殺太子的事情,宇文愛卿何出此言?”
“陛下,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臣認為裴李兩家相從甚密,故有此一答,待過幾天審問裴家,便知道刺殺太子案有無同黨?”宇文化及看著李淵得意地道。
楊廣以決定讓宇文化及主審此案,任命道:“宇文愛卿,太子刺殺案由你全權負責。”
楊昭內心明白要是宇文化及主審此案,那麼裴家就是最後的主謀,栽贓誣陷案就落實了,上前道:“父皇,兒臣聽說司馬將軍隻找到幾個令牌,還有幾件血衣就認定裴家是刺殺案的主謀,是否太草率了?光有物證,沒有人證,不能說明此案與裴家有關,兒臣認為應該抓到刺客再行審問不遲。“
楊廣一心想要削弱世家,更何況有刺殺太子這個借口,裴家此次在劫難逃,打斷楊昭道:”此次案件則由宇文化及主審。朕意已決。“楊昭還想再勸,楊廣不耐煩的揮揮手:“過幾天各國使者來參拜天朝,太子好好接待下各國使者,宣傳大隋之威。”
楊昭無可奈何,楊廣是不會聽自己的意見,自己到底該如何拯救裴家呢?現在隻有找到凶手這條路了,希望裴家能堅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