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連孝委屈得像個受氣的小媳婦,向李忠誌鞠了一躬,在大家的笑聲中躲到一邊自個兒去玩了。
華連信聽了大哥的話,有感而言:“不錯,老子《道德經》有雲: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益。”
華連誠拍了連信一掌:“你拋書袋的工夫,也不比老二差嗎?”
華家四兄弟在送到上海上西式學堂前,都先後在老家讀過私塾,這和他們父親的傳統觀念有很大關係。華宜農認為做學問之前必須先學會做人,而育人這一點新式小學卻不如私塾,因此,他的兒子們都念過幾年四書五經。
李忠誌問華連誠:“華兄是幹哪一行的?”
華連誠回答:“我是個當兵的。”
李忠誌“嗯”了一聲,似乎在思考什麼,問:“原來是位老總,失敬了。可惜我沒槍,不然一定打回東北去。不知老兄對眼下中日兩國的局勢是何看法?”
華連誠心中有些慚愧,正想該怎麼回答才好,一旁的華連智則搶先回答:“中日必會迎來一場生死決戰!小打不如大打,晚戰不如早戰!”聲音斬釘截鐵。
華連智在北大學習期間就是政治活躍分子,他接受過西方民主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雙重熏陶,思想激進,行事潑辣,認為中國目前一切苦難之根源在於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不下一劑猛藥,不能起死回生,他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就是“革命救國”。憑借卓越的組織能力和演說才華,他很快就成為學運組織者和帶頭人,1935年冬在北平鬧學潮,遭到當局通緝,華宜農費盡心機上下打點,才撤銷了他的通緝令,把他送到日本東京念書,一來是避風頭,二來是想讓他學些“實用”的東西,多了解日本這個對手。
華宜農主張“實業救國”,他認為隻有國家物質豐富了,才有資格立於強者之林,除此一切都是空談。盡管他反對日本侵略,但與上海的日本商界常有生意來往,三年前應岩永株式會社邀請,赴日參加櫻花節。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剛毅、堅韌、節儉的社會風氣,以及朝氣蓬勃的日本國民,使他感觸良多,深感這個對手的可畏。
但華連智在日本根本無心學習,去年因為在東京聯絡留學生遊行聲援傅作義將軍綏遠抗戰,被日本警察拘禁了兩個月,然後被驅逐回國了,在日本前後呆了不到一年,華宜農的一番苦心算是白費了。
華連誠皺了皺眉頭:“你們這些學生啊,就知道喊打喊殺。打仗是我們軍人的事,你們的任務是安心讀書,不要荒廢了光陰和學業。你那好衝動、好出風頭的毛病要改一改。”
華連智滿不以為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怎麼能說是好衝動、好出風頭?我們遊行喊的口號是‘停止內戰,團結抗日,一致對外’,麵對警察的棍棒水龍頭,憑的是炎黃子孫的一腔熱血,反對的是政府卑躬屈膝的對日外交。難道愛國有罪,抗日犯法?大哥,你這位中央軍校的高材生,思想倒是跟蔣委員長挺合拍的。我是受過民主教育的當代青年,國事如此,不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
華連誠把手裏的西瓜放下,說:“如今多事之秋,外有日本虎視眈眈,內有土匪軍閥作亂,你們還嫌不夠亂,聽信謠言,搞學潮鬧事。青年學生們清談誤國,光憑一腔熱血空喊抗日口號,哪裏知道領袖和政府的難處?”
華連智毫不示弱,慷慨陳詞:“我們清談誤國?實際上清談何曾誤國,倒是國家誤了清談!遼東四省,冀東半壁,以至於平津一帶,都插上了太陽旗,政府卻一味步步退讓,致使倭寇得寸進尺,氣焰更加囂張!真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亡國滅種之災迫在眼前,哪裏找得到讓讀書人靜靜清談的一片天空呢?華北之大,卻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抗日救亡的呐喊不由我們這些新青年喊出,還能指望誰呢?”
華連誠耐著性子解釋:“你要明白,戰爭並不是光憑一股熱血就能打贏的!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強大的國力,拿什麼去奪取勝利?就拿上海一·二八之役來說,我國官兵傷亡三萬餘人,而日軍傷亡僅三千人,十比一!這就是兩國實力對比的差距!這些中央都不便明言示弱。青年學生空有愛國熱血,卻不明真相,不知天高地厚,被別有用心的政黨和政客煽動,尋釁滋事,甚至發展到高層將領也受蒙蔽,以至挾製領袖,破壞政府忍辱負重的抗日政策,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說到後來,他的情緒也逐漸激動起來。
華連智冷笑一聲:“國民政府真的是沒有力量抗日麼?是啊,每次用於抗日的中央軍不過幾個師而已,果然是沒有什麼力量。可是,對紅軍的圍剿動輒出動三十萬、五十萬兵力,幾千萬軍費。圍剿十九路軍和抗日同盟軍這些抗日部隊也都出動了十五萬以上的兵力,我看國府打內戰的力量倒足得很啊!這是哪門子的國民政府,整個就是一個內戰政府!”
華連誠竭力說服二弟:“國民政府自定都南京以來,幾乎就處於無歲不戰的困難局麵。政治上,共產黨的赤色政權不去說,就是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等對中央也是叛服無常,東北實際上是張學良的私人王國,另外還有廣東的陳濟棠,湖南的何健,山東的韓複榘,察哈爾的宋哲元,綏遠的傅作義,西北的馬家軍,新疆的盛世才等等大大小小的草頭王。經濟上,中央隻是倚仗蘇浙皖贛湘五省財政收入的供養,其餘南北各省盡皆截留國稅,各自為政。我們本來實力就遠不及日本,內部還是四分五裂,究竟是先跟敵人虛與委蛇、積蓄力量好呢?還是立即宣戰的方式合理?和平未到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我們隻能靠拖,爭取時間一點一滴的積攢實力,再和日本放手一拚。我國近十年來努力發展工業和交通,改革幣製,統一度量,國力穩步增長,建軍計劃進展迅速,政治也逐步得到統一,政府能在內憂外患下有這麼大的成就真是不容易。國家建設需要和平,中日全麵戰爭越往後推,局麵越對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