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人(2 / 3)

說罷,文朗看了看睿蓉,又看向文川。

文川點頭:“現在石睿堯在我府中做了侍衛,而睿蓉……”

他頓了一下:“我那就不方便安排了,隻好帶到你這邊來了。”

這最後一句不禁讓我啞然,文川府中已有兩位側妃,眼看著第三位也要進門,留一位閨中女子在府裏自是不妥,而文朗則因未娶而尚未分封府邸。

然而盡管如此,著個下人送過來就是了,如此隆重地由他二人親自帶來——

“讓我猜一下,皇上定不知道你們還‘順便’帶了位小美人回來,偏偏這位美人還重要得緊。”

之前文川言稱是文朗有事求我,此時看文朗,果然捕捉到他眼中的波動,更加了一分篤定,故作疑問:“朗哥哥是要在愉兒這裏金屋藏嬌啊?”

這一句讓一旁的睿蓉把頭低得都快要看不見臉了。我笑得揶揄,文朗愣了一下才道:“愉兒啊,還有什麼是你猜不著的。”

我越發得意,文川則道:“別鬧他們了,你園子裏可還有單獨的院落,給睿蓉安排一下。她進京隻帶了一個小丫頭,你再給添兩個。”

我當然明白文川要求我安排單獨院落的意思,嘴上卻意猶未盡:“院子倒是有,可我見到這麼精致漂亮的妹妹,怎麼忍心讓她獨居。不如我們同住,才好促膝細談呀!”

睿蓉自不會開口反駁,隻飛速看一了眼文朗,文朗便馬上一副求饒的眼神飄過來。

我總算心滿意足,招過憋笑憋得臉都紅了的環佩和環鈴,打發她們去安排。

我過去拉起睿蓉的手,道:“睿蓉妹妹,咱們文朗王爺自小就立誌學他的五皇叔,做個閑散王爺,得一佳人便不問世事,鴛鴦相伴遊山玩水。婚事他推了好幾年,連側妃都沒一個,隻一心盼得傾心佳人。雖然無甚大誌,但對咱們女子來說,能得此夫婿,可是三世修來的福分啊。”

一襲話說得有褒有貶,文朗訥訥的,說不上來什麼。我又悠悠地看了文川一眼,還是笑著推睿蓉:“快去吧,再鬧你,朗哥哥可是要記恨我了。”

睿蓉笑得羞怯,告退著隨環鈴去了。

我則看向文朗:“愉兒恭喜朗哥哥,覓得心人。”

平日還算善辯的文朗竟說不出什麼來,隻是扭過頭望著睿蓉的背影。

我見狀道:“下人生疏,朗哥哥不如去照應一下,也好問問妹妹的口味和喜好,叫他們預備吃食。”

文朗衝我感激一笑,起身快步追去。一時間,小亭中僅剩了我與文川。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呆了呆,竟有了幾分羨慕。

我隻問:“他們預備怎麼辦呢?睿蓉小我半年,年紀倒還可拖一拖,可朗哥哥年初就已滿十八了,皇上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給他指婚。並且他推托婚事已有三年,還能拖嗎?”

文川沉吟:“不管怎樣,務必要繼續拖。睿蓉現在是罪臣之後,怎麼說也是無法成全他們的。”

他看著我:“若要睿蓉成為五王妃,隻能找機會為她父親平反擢升,讓她有足夠的身家背景可以嫁入皇家。即便如此,要為嫡妃恐還要費一番周折,少說也要一兩年來謀劃,變數也多。抑或……”

“抑或,不如川哥哥繼位後,一切就都不成問題,自然可以為他們作主。”

我笑著接下他的後半句:“相信不會很久了。”

見他默認,我又道:“隻要這段時間朗哥哥躲了過去,便可守得雲開見月,抱得佳人歸,所以這些日子,把睿蓉藏在我這裏,最是穩妥不過了。”

他淡笑道:“愉兒總是聰穎異常。”

文川神色略顯疲憊,想必近來被派了許多政務,而朝政之外同樣忙碌。盡管早五六年就被內定為太子,許多事也早已籌謀預備,但改年換代真到眼前的時候,培植臣子,謀斷人心,凡事都還是要異常謹慎,加倍小心。恰逢邊關還不太平,北邊鄰國得知我朝即將換代,意欲趁亂不軌。

思及此,我問:“北方邊境的糾紛很棘手嗎?”

“還好,本是一些民間的小衝突,後來涉及北國的一位世子,就逐漸鬧得大了些。邊關守備又是個浮躁的人,一時險些引發戰事。現在這段時日,對於這種亂子自是能壓則壓。據派去的特使回報,對方也不見得願意起事,隻是牽涉貴族,所以還在為了臉麵之事囂鬥不休。”

提及這些,他也是皺眉:“三日後我將與文朗帶人啟程北上,爭取盡早解決此事。”

“既是為了臉麵之事不肯罷休,那麼咱們一下出動兩位皇子,自是給足了他們臉麵,相信定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我略一思量,還是不免有些擔憂,“隻是北方治安畢竟不比京城和江南,川哥哥身係社稷,非要親自前往嗎?”

“自是要去的,又不是戰場廝殺,如此議和小事都畏首畏尾,又如何服眾?”

他溫柔地看我:“不是第一次出去,也非單槍匹馬,還有文朗一起,我亦會小心謹慎,你不必擔心,不出一月定可回京。”

我隻得點點頭,他停了一下又道:“我明日進宮去見母妃,叮囑她這段日子不要跟父皇提起文朗的婚事。隻要母妃不提,父皇和朝中的人自然不會顧及。”

“是啊。”我抿了下嘴,還是忍不住道,“朝臣們這個時候誰會想把女兒嫁給無封的王爺……”

“愉兒,”文川再次握住我的手,“惜墨和靜雲都是好相處的人,將來到宮中,也會成為你的助力。至於宋家的,等入府後,我也會叮囑她。在我心中,她們再好,也都比不上你。”

我聽了越發自責,他是即將繼位的太子,政事辛勞,竟還如此為我籌劃。

“川哥哥——”我吸氣,努力不讓自己聲音哽咽,“你總是待我這般好。”

“愉兒,”他正色看我,“我不能給你唯一,又不能予你正位,已是大大地委屈了你,自該為你籌劃一二。”

“父皇許是會在明年讓我接位,宋家的會在下個月進府,我想秋天也接你入府,做嫡側妃,這樣將來入宮便可直接封至皇貴妃,僅在皇後一人之下。那後位就讓她們爭去吧,也不見得有什麼好。後宮那麼一大攤子事,現在母妃僅是與貴妃、淑妃共同理事就已被擾得不得安寧,我可舍不得我的愉兒整日那麼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