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逝殤(1 / 3)

這一年前後,先是誠孝皇後離世,後是新後之位的爭奪,無論前朝後宮都牽扯了許多人的精力,無暇顧及其他。於是德順朝先後密集地迎來了三位皇子的誕生。七月,晴妃產下三皇子,晉德妃;九月,蘭修儀產下四皇子,晉蘭妃;次年正月,敏妃產下五皇子。

然而三位皇子卻各有不幸,三皇子、四皇子均先天不足,多病多災,三皇子更是在當年十二月便夭折。五皇子雖然健康,但其生母敏妃卻產後血崩,未及看皇子一眼便撒手而去。皇上念德妃喪子悲痛,便將五皇子也交與德妃撫養。

德順十七年,敬孝皇後也走完了她僅三十年的生命。此時的皇後人選僅剩德、淑二妃,時年二十七歲膝下擁有兩位皇子的德妃尤被看好。但時過一年,皇上還是選了父親是時任丞相的淑妃為後,後來這第三任皇後僅在位四年便因謀害皇子獲罪被貶,直至如今也再未立新後。

順德二十五年,文川被立為太子時,德妃晉皇貴妃。雖然是與貴、淑二妃共理後宮事,但超然的地位和兩位皇子都使得皇貴妃實際已成為後宮之主。

小內監在前頭輕車熟路地領著,我看著路過的宮殿時而宏大華麗,時而簡約樸素。這後宮內原有大大小小八十餘處宮殿,本朝又加修了十數所,現已近百座宮殿。

路上幾次遇到妃嬪的轎輦,我們都躬身而讓。妃嬪宮內覲見或來往走動時,前朝的規矩是正三品主位以上方可乘軟轎或車輦。後由於本朝妃嬪較多,主位有限,皇上憐惜後宮,也會恩賜一些得寵的四、五品嬪妃乘小轎的特權。

我們奔的便是皇貴妃的翊仁宮,一路彎彎繞繞,路程雖不近,然景色秀美,,也就不覺走得辛苦。

來到翊仁宮前,裏麵有人迎了出來,那小內監打了個千就退下了。我和娘被讓進偏殿,等了約一盞茶時間,此次宣召的六家官員女眷便都到齊了。翊仁宮的管事姑姑過來行禮:“各位夫人、小姐久等了,皇貴妃請各位至正殿相見。”

我們忙起身整飾,我和娘偏身待其他人都走過才跟在末位出了偏殿。

剛至正殿門口,隻見前麵幾位的腳步都停了下來,屈身福禮:“見過太子殿下。”

我一驚,竟是文川嗎!隨著行禮的同時抬頭前望,果然是文川剛從正殿出來。見了眾人並無表情,隻點了點頭,一如他在旁人麵前的嚴肅。

前麵幾位夫人不約而同挪著身子將身後的女兒露出來,文川似看透了他們的心思,頗配合地將幾位重要官員的女兒看了一圈,卻也並未停頓,繼續前行。

我在人後,不知文川是否看到了我。若在平時,我也不爭這一時之見,隻是一想到他後日就要離去北上,心中不免急切。於是當前麵幾人繼續進殿時,我故意慢了半步去瞧他。

文川到底是看到了我,走過我身邊時微微歪頭,給了我一個溫暖的笑眼。我心中頓時歡喜起來,按捺不住,臉上也就帶了笑。娘發現後看了我一眼,我一窘,趕忙收住。

這一年前後,先是誠孝皇後離世,後是新後之位的爭奪,無論前朝後宮都牽扯了許多人的精力,無暇顧及其他。於是德順朝先後密集地迎來了三位皇子的誕生。七月,晴妃產下三皇子,晉德妃;九月,蘭修儀產下四皇子,晉蘭妃;次年正月,敏妃產下五皇子。

然而三位皇子卻各有不幸,三皇子、四皇子均先天不足,多病多災,三皇子更是在當年十二月便夭折。五皇子雖然健康,但其生母敏妃卻產後血崩,未及看皇子一眼便撒手而去。皇上念德妃喪子悲痛,便將五皇子也交與德妃撫養。

德順十七年,敬孝皇後也走完了她僅三十年的生命。此時的皇後人選僅剩德、淑二妃,時年二十七歲膝下擁有兩位皇子的德妃尤被看好。但時過一年,皇上還是選了父親是時任丞相的淑妃為後,後來這第三任皇後僅在位四年便因謀害皇子獲罪被貶,直至如今也再未立新後。

順德二十五年,文川被立為太子時,德妃晉皇貴妃。雖然是與貴、淑二妃共理後宮事,但超然的地位和兩位皇子都使得皇貴妃實際已成為後宮之主。

小內監在前頭輕車熟路地領著,我看著路過的宮殿時而宏大華麗,時而簡約樸素。這後宮內原有大大小小八十餘處宮殿,本朝又加修了十數所,現已近百座宮殿。

路上幾次遇到妃嬪的轎輦,我們都躬身而讓。妃嬪宮內覲見或來往走動時,前朝的規矩是正三品主位以上方可乘軟轎或車輦。後由於本朝妃嬪較多,主位有限,皇上憐惜後宮,也會恩賜一些得寵的四、五品嬪妃乘小轎的特權。

我們奔的便是皇貴妃的翊仁宮,一路彎彎繞繞,路程雖不近,然景色秀美,,也就不覺走得辛苦。

來到翊仁宮前,裏麵有人迎了出來,那小內監打了個千就退下了。我和娘被讓進偏殿,等了約一盞茶時間,此次宣召的六家官員女眷便都到齊了。翊仁宮的管事姑姑過來行禮:“各位夫人、小姐久等了,皇貴妃請各位至正殿相見。”

我們忙起身整飾,我和娘偏身待其他人都走過才跟在末位出了偏殿。

剛至正殿門口,隻見前麵幾位的腳步都停了下來,屈身福禮:“見過太子殿下。”

我一驚,竟是文川嗎!隨著行禮的同時抬頭前望,果然是文川剛從正殿出來。見了眾人並無表情,隻點了點頭,一如他在旁人麵前的嚴肅。

前麵幾位夫人不約而同挪著身子將身後的女兒露出來,文川似看透了他們的心思,頗配合地將幾位重要官員的女兒看了一圈,卻也並未停頓,繼續前行。

我在人後,不知文川是否看到了我。若在平時,我也不爭這一時之見,隻是一想到他後日就要離去北上,心中不免急切。於是當前麵幾人繼續進殿時,我故意慢了半步去瞧他。

文川到底是看到了我,走過我身邊時微微歪頭,給了我一個溫暖的笑眼。我心中頓時歡喜起來,按捺不住,臉上也就帶了笑。娘發現後看了我一眼,我一窘,趕忙收住。

進了殿可就不敢再亂顧盼,隻專注心思跟在前人後頭,停步,跪禮:“參見皇貴妃娘娘,娘娘千歲金安。參見貴妃娘娘、淑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