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號這一天,常樂帶著他戰鬥力為零的新隊伍連打了五仗,五戰全勝,殲敵三十七人,己方陣亡一人,十幾個傷者得到幻羽天露治療,很快就活蹦亂跳。
一群毫無軍事訓練而且身體瘦弱的賤民,能有這樣的戰績,當然歸功於常樂對戰機的選擇。
賤民自卑感太強,所以這支隊伍也嚴重缺乏信心,此時絕不能打敗仗,也不可出現大量傷亡,否則士氣必然崩潰,常樂對此看得很清楚,隻要沒把握的仗,絕對不打。
一整個白天,他都帶著隊伍在山裏快速兜圈,與身後遠遠跟來的尾巴捉迷藏。
所謂“尾巴”,就是教務長派來的斥候,將常樂一行誤認成五班,試圖掌握其行蹤,伺機再安排伏擊。
這正是常樂想要的效果,他對五班感情仍然割舍不下,將教務長的注意力引開,解除兄弟們的危險,本來就是他早已想好的方案,隻不過原計劃是帶五班一支精銳小隊,再抓一些盜匪充數,現在卻換成他救出的大群賤民。
要讓斥候發現他們,又不能被認清身份和點明人數,那就必須保持距離,除了偶爾作勢去追逐盯梢者,將對方嚇得逃遠,全軍也不再采取警戒隊型,而是一路縱隊急行軍,反正兩翼有狼群穿梭於叢林,擔負起了真正的警戒責任。
狼群嗅覺敏銳,也成功分擔了常樂搜索敵情的工作,當發現前方是一班,或者宿營停留的另外幾個貴族班,常樂都選擇了退而避之,那些人都是修士以上修煉者,一旦交手,己方必然傷亡慘重。
即便是大群聚集的獸人,常樂也同樣選擇放棄,畢竟現在他手下不是精銳的五班,而是提劍趕路都累到喘息的瘦弱賤民。
他隻找弱小目標。
八個鍾頭之內,共發現了九處“獵物”藏身地。
其中兩處盜匪和獸人營地已被一班捷足先登,隻剩下割掉了耳朵的屍體。還有兩處是賤民囚犯,都予以解救,令常樂的隊伍擴張到了九十四人。
獲救的賤民本以為自己必死,沒想到救兵從天而降,而且出現在眼前的大軍竟然由賤民組成,簡直都以為自己在做夢,所以他們加入後,其士氣比常樂最初組建這支隊伍時高了太多。
剩下的五處則是盜匪或獸人,常樂先派老黑和鐵爪潛伏接近,“一夫當關”般截斷敵方退路,然後指揮大隊人馬排山倒海地衝鋒。
敵人的數目每次都不超過十個,賤民們近百人呐喊衝鋒,足以摧毀對方抵抗意誌,同時還能給己方鼓舞壯膽,加上常樂身先士卒,專挑強者斬殺,戰鬥可以說毫無難度。
僅有的死者,是一位來自卡塞爾城的中年男性賤民,而且並非死於戰鬥,是衝鋒時失足摔下陡坡。
即使是陣亡者,也能被常樂用來鼓舞士氣。
他讓藍月拿出一個卷軸,記下了亡者的姓名和家庭情況,承諾給其妻兒支付十個金幣的撫恤,然後帶人將其掩埋,樹立記號,以便未來家屬遷墳。
十金幣是筆巨款,尋常賤民一輩子也攢不出這麼多錢。
以往賤民們無論怎麼死,都是白死,可現在作為必死的囚徒,持劍為生存而戰,不但能給自己爭取到活下去的希望,而且就算戰死,也能給家人掙到一大筆錢,對士氣的鼓舞無可言喻。
除了用到庸俗的金幣,還有精神層麵的升華。
安葬完畢之後,常樂對著墳塋高聲致辭:
“我親愛的兄弟,你曾經飽受苦難,曾經掙紮絕望,但是從你拿起寶劍,為公正自由而戰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賤民,而是高貴的自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