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隨即有了意外的發現。“風雪號”上的攝像機在行星背麵,一個環形山中間拍到了一個長形的疑似人造物體,至少有五十米長,二十米寬,有著複雜的結構,閃著詭異的金屬光澤。這意味著行星上很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這可能是人類接觸到的第一批外星人。人們在緊張和興奮之中,向那裏發射了多種代表友好的信號,惴惴不安地等待著回複。
二十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仔細聆聽著,不放過一點線索,但在金屬體的方向上隻有一片死寂,沒有任何回複。我們再次仔細研究了這個神秘物體的照片,發現它一半被埋在行星表麵的岩塵之下,局部明顯已經損壞,而在整個行星上的其他地區,沒有類似的物體存在,也沒有生命和文明的任何跡象。如果這個物體本身屬於這顆行星,那麼文明的痕跡不太可能隻剩下這麼一點點。
因此,結論很明顯,這個物體和我們一樣,來自太空,來自遙遠的群星。它很可能是一艘毀壞的太空船,其中多半已經沒有了生命。
“風雪號”在環形山附近降落,我們開始接近遠處那個金屬體。首先是派遙控車,然後是派船員去金屬體附近探測。一個發現接著一個發現浮出水麵。在近距離觀察下,金屬體顯現出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外表,它不僅是一艘飛船,而且顯露出明顯的古地球特色,令人想起在博物館中常見到的大衰落之前的文明遺跡。
船員們大膽地接近了飛船表麵。在那裏,人們辨認出了許多古代飛行器的特征和組成部件。轉到另一麵,在銀河的光芒下,我們甚至發現了寫著它的名字和型號的古文字。
飛船的名字是古英文:“Star Song”,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星歌號”。於是我們確鑿無疑地知道,它是人類自己的飛船,來自曾經的古地球。
大衰落之前的地球!
II
我將掃描得到的飛船立體圖形輸入數據庫裏查詢,很快發現了古飛船的歸屬。
那是公元紀元二十一世紀末葉,人類所製造的一種亞光速飛船,它的速度第一次接近光速,速度可以達到每秒二十五萬公裏左右。對於當時而言,這是科技的一個重大飛躍。自從阿波羅登月之後,人類又吹響了向恒星際空間進軍的號角。在二十一世紀末到二十二世紀初的太空競賽運動中,各大國製造和發射了上百艘這樣的飛船,去探索太陽係之外的廣袤空間,那是人類第一次星際探索的浪潮。
但隨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大衰落時代。整個地球環境崩潰,經濟衰竭,人口危機,然後被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所籠罩,大國之間的核戰爭摧毀了大半個地球……曾經的繁榮被遺忘了,文明衰退長達千年,科學與人文不絕若線,直到五百年前才進入文化複興,三百年之前,飽經滄桑的人類才再次踏上了星際征程,在各大星係開拓殖民地。五十年前,超空間躍遷技術問世了。讓我們隻需花相對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上千光年之外。到達這裏,我們隻用了一年不到。
但這裏畢竟是距離地球六百五十光年之外,連光也要飛六七個世紀才能到達這裏。而在一千五百年前的第一波星際探索浪潮中,絕大多數飛船的目標僅僅是幾光年、幾十光年外的較近星體。以往所知道的飛得最遠的飛船,也不過飛到了畢宿星團,距離地球隻有區區一百五十光年,飛船時間的七十年之內可以到達。即使如此,那些探險者一生也不可能再返回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