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度人生,轉角處遇見快樂
休閑的午後,坐在落地窗前享受和煦的陽光是快樂的;晚飯過後牽著小狗,讓晚風緩緩地拂過臉頰是快樂的;聽首旋律優美的歌,打動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是快樂的;看篇好文章,讓自己的思想穿越時間的洪荒是快樂的;和心儀的女孩兒約會,心裏的小鹿怦怦直跳是快樂的……睜大眼睛,快樂就在人生每一個不經意的轉角處,它的來臨,會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微笑,也許平淡恬靜,也許炙熱似火。
享受人生的樂——林語堂
我們的生命總有一日會滅絕的,這種省悟,使那些深愛人生的人,在感覺上增添了悲哀的詩意情調。然而這種悲感卻反使中國的學者更熱切深刻地要去領略人生的樂趣,這看來是很奇怪的。我們的塵世人生因為隻有一個,所以我們必須趁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盡情地把它享受。如果我們有了一種永生的渺茫希望,那麼我們對於這塵世生活的樂趣便不能盡情地領略了。
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相信生命像一支燭光,總有一日要熄滅的,我認為這種感覺是好的。它使我們清醒,使我們悲哀,它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種詩意。此外還有一層最為重要:它使我們能夠堅定意誌,去想辦法過一種合理的、真實的生活,隨時使我們感悟到自己的缺點。它也使我們心中平安,因一個人的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惡劣遭遇的準備,才能夠獲得真平安。這由心理學的觀點看來,它是一種發泄身上儲力的程序。
中國的詩人與平民,即使是在享受人生的樂趣時,下意識裏也常有一種好景不長的感覺,例如中國人在歡聚完畢時,常常說:“千裏搭涼棚,沒有不散的宴席。”這種感覺使那些不信宗教的人也有一種神靈的意識。他觀看人生,好比是宋代的山水畫家觀看山景,是給一層神秘的薄霧包圍著的,或者是空氣中有著過多的水蒸氣似的。
我們消除了永生觀念,生活上的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了。問題就是這樣的:人類的壽命有限,很少能活到七十歲以上,因此我們必須把生活調整,在現實的環境之下盡量地過著快樂的生活。這種觀念就是儒家的觀念,它含著濃厚的塵世氣息。人類的活動依著一種固執的常識而行,這個根據動物的信念,我們可以把人類和動物的根本關係,不必靠達爾文的幫助,也能做一個明慧的猜測,這個動物的信念使我們依戀人生本能和情感的人生。因為我們相信:既然大家都是動物,所以我們隻有在正常的本能上獲得正常的滿足,我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這包括生活各方麵的享受。
這樣說起來,我們不是變成唯物主義者了嗎?但是這個問題,中國人是幾乎不知道怎樣回答的。因為中國人的精神哲理根本是建築在物質上的,他們對於塵世的人生,分不出精神或是肉體。無疑地,他愛物質上的享受,但這種享受就是屬於情感方麵的。人類隻有靠理智才能分得出精神和肉體的區別,但是上麵已經說過,精神和肉體享受必須通過我們的感官。音樂無疑是各種藝術中最屬於心靈的,它能夠把人們高舉到精神的境界裏去,可是音樂必須通過我們的聽覺。所以對於食物的享受為什麼比交響曲不屬於心靈的這一問題,中國人實在有些不明白。我們隻有在這種實際的意義上,才能意識到我們所愛的女人。我們要分別女人的靈魂和肉體是不可能的。我們愛一個女人,不單是愛她外表的曲線美,並且也愛她的舉止、她的儀態、她的眼波和她的微笑。那麼,這些是屬於肉體的,還是精神的呢?我想沒有人能回答出來吧。
【心痕筆記】
“享受”並不是某時某刻的快樂最大化,而是一生一世的快樂總量最大化;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隻顧現在,不顧將來,而是既顧現在,也顧將來,讓自己的人生豐盈、充實。
我要笑遍世界——[美國]奧格?曼狄諾
我要笑遍世界。
隻有人類才會笑。樹木受傷時也會流“血”,禽獸也會因痛苦和饑餓而哭嚎哀鳴,然而,隻有我才具備笑的天賦,可以隨時開懷大笑。從今往後,我要培養笑的習慣。笑有助於消化,笑能減輕壓力,笑,是長壽的秘方。現在我終於掌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為自視甚高的人往往顯得滑稽,千萬不能跌進這個精神陷阱。雖說我是造物主最偉大的奇跡,我不也是滄海一粟嗎?我真的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嗎?我現在所關心的事情,十年後看來,不會顯得愚蠢嗎?為什麼我要讓現在發生的微不足道的瑣事煩擾我?在這漫漫曆史長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記憶呢?
我要笑遍世界。
當我受到別人的冒犯時,當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隻會流淚詛咒,卻怎麼笑得出來?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複練習,直到它們深入我的骨髓,讓我永遠保持良好的心境。這句話,傳自遠古時代,它們將陪我渡過難關,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這句至理名言就是:這一切都會過去。
我要笑遍世界。
世上種種最終都會成為過去。心力衰竭時,我安慰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當我因成功洋洋得意時,我提醒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窮困潦倒時,我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腰纏萬貫時,我也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是的,昔日修築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頭下麵,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會埋在沙土下麵。如果世上種種終必成空,我又為何對今天的得失斤斤計較?
我要笑遍世界。
我要用笑聲點綴今天,我要用歌聲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尋覓快樂,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記悲傷;我要享受今天的快樂,它不像糧食可以貯藏,更不似美酒越陳越香。我不是為將來而活,今天播種今天收獲。
我要笑遍世界。
笑聲中,一切都顯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敗,它們化為夢的雲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們回複本來麵目;我笑邪惡,它們遠我而去;我笑善良,它們發揚光大。我要用我的笑容感染別人,雖然我的目的自私,但這確是成功之道,因為皺起的眉頭會讓顧客棄我而去。
我要笑遍世界。
從今往後,我隻因幸福而落淚,因為悲傷、悔恨、挫折的淚水毫無價值,隻有微笑可以換來財富,善言可以建起一座城堡。
我不再允許自己因為變得重要、聰明、體麵、強大而忘記如何嘲笑自己和周圍的一切。在這一點上,我要永遠像小孩子一樣,因為隻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別人;尊敬別人,我才不會自以為是。
我要笑遍世界。
【心痕筆記】
這種快樂的魅力,會讓周圍的人不再防範你,且越來越願意接近你。很多人都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失敗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其灰心喪氣,不如幽默麵對。
對自己微笑,對別人微笑,對世界微笑,生命也將會對你微笑。笑聲中,一切都顯露本色——笑,是心靈的撫慰,是謙遜的態度。是自信的秉持,是人生的真諦;笑,能讓我們變得充實、真切——若能笑遍世界,我們的心就能不會貧窮。
快樂箴言——[美國]丹尼爾?羅賓斯
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快樂是理所當然的事。若想擁有它,隻能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如今,我們逐漸意識到,與他人的和睦相處可以創造快樂。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使別人更加喜歡自己。一種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我們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擁有太多,包括朋友的注意力;另一種方式是在別人身上尋找優點而不是缺點。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樣會給你帶來多麼大的成功。
不必為了迎合別人而變得毫無主見。事實上,隻有你勇於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和尊重。但是,請切記,如果你能用彬彬有禮而又令人愉快的方式來處理,那就再好不過了。友好而又禮貌地對待你身邊的朋友、長者、陌生人,甚至是那些看起來卑微的人,或是你不感興趣的人,這是培養良好個性的好方法。
不期望十全十美。犯錯誤時,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避免被沮喪情緒纏身。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隻要從中吸取教訓,就不應該被橫加指責。許多年輕人在意識到身上具有自己不喜歡的品質,比如脾氣暴躁、自私、懶惰等一些令人不快的品質時,便一蹶不振,這對他們很不利。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需要努力去克服。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牢記:雖然你可能不比別人差,但是也不一定比別人強多少。追求幸福最可靠的方法是要有一個超越別人的心態,認定自己比別人優秀,這很重要。
出錯時,改正錯誤是明智之舉。比如你不喜歡某人,你應當盡量弄清楚為什麼,同時也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確保自己沒有做過那些招致此人反感的事情。如果你堅持保持愉悅和禮貌,情況總有一天會好轉。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那麼你隻得嚐試使自己麵對現實,不要對此過於介懷。對你所不能改變的現實,焦慮永遠無濟於事。
【心痕筆記】
很多時候,人的痛苦與快樂,並不由客觀環境優劣決定,而是由自己的心態決定的。一切煩惱皆由心生,一切痛苦皆由心受,一切善惡皆由心起。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就看我們如何選擇。
健忘——梁實秋
是愛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準備把蛋下鍋煮五分鍾,但是他心裏想的是一樁發明,竟把表投在鍋裏,兩眼盯著那個蛋。
是牛頓吧?專心做一項實驗,忘了吃擺在桌上的一餐飯。有人故意戲弄他,把那一盤菜肴換為一盤吃剩的骨頭。他餓極了,走過去吃,看到盤裏的骨頭歎口氣說:“我真糊塗,我已經吃過了。”
這兩件事其實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為心有所旁騖,心不在焉而已。廢寢忘餐的事例,古今中外盡多的是。真正患健忘症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小小的腦殼,裏麵能裝進多少東西?從五六歲記事的時候起,腦子裏就開始儲藏這花花世界的種種印象,牙牙學語之後,不久又“念、背、打”,打進去無數的詩雲、子曰,說不定還要硬塞進去一套ABCD,腦海已經填得差不多,大量的什麼三角、理化、中外史地之類又猛灌而入,一直到了成年,腦子還是不得輕閑,做事上班、養家糊口,無窮無盡的闒茸事由需要記掛,腦子裏擠得密不通風,天長日久,老態漸臻,腦子裏怎能不生鏽發黴而記憶開始模糊?
人老了,常易忘記人的姓名。大概誰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驀的途遇半生不熟的一個人,握手言歡老半天,就是想不起他的姓名,也不好意思問他尊姓大名,這情形好尷尬,也許事後於無意中他的姓名猛然間湧現出來,若不及時記載下來,恐怕隨後又忘到九霄雲外。人在尚未飲忘川之水的時候,腦子裏就已開始了清倉的活動。範成大詩:“僚舊姓名多健忘,家人長短總佯聾。”僚舊那麼多,有幾個能令人長相憶?即使記得他的相貌特征,他的姓名也早已模糊了,倒是他的綽號有時可能還記得。
不過也有些事是終生難忘的,白居易所謂“老來多健忘,惟不忘相思”,當然相思的對象可能因人而異。大概初戀的滋味是永遠難忘的,兩團愛湊在一起,迸然爆出了火花,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感受,任何人都會珍藏在記憶裏,忘不了,忘不了。“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得意事,不容易忘懷,而且唯恐大家不知道。沮喪、窩囊、羞恥、失敗的不如意事也不容易忘,隻是捂捂蓋蓋的不願意一再抖摟出來。
忘不一定是壞事。能主動的徹底的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辦得到。孔子家語:“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孔子曰:‘此猶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為訓,但是忘其身則頗有道行。人之大患在於其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常聽人說,忘恩負義乃是最令人難堪的事之一。莎士比亞有這樣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