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饑餓的孩子爭先恐後地去搶籃子裏的麵包,有的為了能得到一塊大點的麵包甚至大打出手。他們心裏隻想著要得到麵包,當他們得到的時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麵包吃完,甚至都沒想到要感謝這個好心的麵包師。

麵包師注意到一個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兒,她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在別人搶完以後,她才到籃子裏去拿最後的一小塊麵包,並且記得親吻麵包師的手,感謝他為自己提供食物,然後拿著它回家。

麵包師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塊麵包,多麼懂事的孩子啊!”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樣搶奪較大的麵包,可憐的格雷奇最後隻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麵包,但她仍然很高興。她親吻過麵包師的手後,拿著麵包回家了。到家後,當她媽媽把麵包掰開的時候,一個閃耀著光芒的金幣從麵包裏掉了出來。媽媽驚呆了,對格雷奇說:“這肯定是麵包師不小心掉進來的,趕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兒拿著金幣來到了麵包師家裏,對他說:“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幣掉進了麵包裏,幸運的是它並沒有丟,而是在我的麵包裏,現在我把它給您送回來了。”

麵包師微笑著說:“不,孩子,我是故意把這塊金幣放進最小的麵包裏的。我並沒有故意想要把它送給你,我希望最文雅的孩子能得到這塊金幣,是你選擇了它,現在這塊金幣是屬於你的了,算是對你的獎賞。希望你永遠都能像現在這樣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麵對每一件事。回去告訴你的媽媽,這個金幣是一個善良文雅的女孩兒應該得到的獎賞。”

故事告訴我們,要想擁有幸福的生活,就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造。

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指責與推諉,多一些和諧與溫暖,少一些爭吵與冷漠,多一些真誠與團結,少一些欺瞞與渙散……

一個不知道感恩的人,隻會向別人索取,而不能給予社會什麼,隻能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更嚴重的是,他的生活會因此而缺少快樂,體驗不到相互給予的快樂和從自身為他人製造的快樂中延伸而至的一種快樂。他將無法融入社會大家庭,甚至,他的生存將會受到威脅,以至產生極端心理,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

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是個人維護自己的內心安寧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原意就是告訴人們要知回報。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如果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對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著感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會使你消除怨氣。早上起來的時候,你看到窗外的陽光,你會感恩;吃一塊麵包,你會感恩;接到朋友的電話,你會感恩;在樹上看到一隻鳥在唱歌,你會感恩;看到貓咪睡在你的床頭,你會感恩。然後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就在這感恩的心情中度過,那你還有什麼不幸福的呢?

【心痕筆記】

對於一個人來說,懂得感恩的人生是富裕的人生。感恩是一種深刻的感受,能夠增強個人的魅力,開啟神奇的力量之門,發掘出無窮的智能。

會感恩的人,為人處世是主動積極、樂觀進取、敬業樂群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一種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

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一定是一個幸福的人。感恩是愛的來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對生命中所經曆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能體會到生活的快樂、人間的溫暖,以及人生的價值。

負完責任再走——唐俑

兩年前,深圳一家為我開了兩年專欄的雜誌老總給我打來電話,建議我“換個工作環境”,待遇是我現在的三倍。這樣的好事我當然無法拒絕,但是我請他等我三個月。

我請他等我三個月的原因,是因為我跟原單位的合同還沒到期。也許我不應該讓人家等那麼久,因為那時候離合同到期隻有一個月了,我把離開的時間定在三個月之後,是覺得應該給單位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接替我的人。

一個月之後,單位果然還沒有招聘到合適的接替者。這不是單位的要求高,他們隻想招到一個跟我差不多的人: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12個字,也是領導平時對我的評價。

雖然還沒有找到接替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走不了。實際上,通情達理的領導盡管舍不得我離開,並且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他們已經意識到耽誤我的“前程”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既然他們無法給我“好處”,那麼他們就沒有權利不讓別人給我“好處”,所以他們並不阻攔我,甚至動員我早點離開,擔心再耽誤下去,深圳那邊會變卦。

坦率地說,我也想早點離開,早點到深圳去掙高工資,我甚至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飛過去。可是我是個說話算數的人,我不能把自己的承諾當做一個玩笑,否則它就一錢不值。承諾一錢不值,那麼做出這個承諾的人也一錢不值——我不知道這是否合乎邏輯,但我就是這麼想的。

又一個月過去了,單位經過無數次大浪淘沙,終於挑選到一個不錯的小夥子。但我仍然沒有急於離開,因為小夥子是個新手,我覺得我有責任向他傳授我的工作經驗。直到小夥子能夠獨當一麵,我才去了深圳。

在離去的那一天,單位全體人員設宴為我送行。那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場麵,我的眼睛不知紅過多少次,因為在頻頻碰杯的過程中,我不知聽到過多少次這樣的囑咐:“小唐,如果在深圳待不下去了,就回來,這裏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說這些話的,不僅有領導,還有同事。雖然我並沒有當真,但是不爭氣的眼淚最終還是流了出來,險些讓我放棄赴深圳的決定。

我在深圳待了不到四個月,他們的“預言”果然變成了現實:由於一些我至今不得而知的原因,當初請我加盟的老總被排擠出局,新老總一直是舊老總的死對頭,我是舊老總請來的,自然也是他的死對頭,既然是死對頭,那麼自然隻有滾蛋的下場。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搞得我措手不及。忍到深夜,我終於給原單位老總打了個電話。我並不希望他們能夠再次將我“收留”,但是我覺得我應該把我的情況告訴他們,因為這也是我當初的承諾。

我已經想好了:打完這個電話,我就收拾行李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話音剛落,老總就在電話那頭說:“如果你不嫌待遇低,就回來幹。”

“可是,你們已經不缺人了,其他幾位領導,能同意我回去嗎?”

“明天我們開會研究一下,你等我的消息。”

第二天我得到的消息是:“一致歡迎你回來。”

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弄明白他們為什麼一致歡迎我回去,因為有了我這個“多餘人”,意味著他們將多付出一個人的開支,而單位早已“斷奶”,這又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後來我才知道:正是我當初“負完責任再走”的態度,成了我“絕路逢生”的“救命稻草”。

【心痕筆記】

負責,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會讓別人感到溫暖,也會為我們自己贏得尊重與信任。帶著感恩的負責更像長線投資,意料之外的收益永遠在後麵。無論我們現在做什麼,都可能是在為將來增加積分。心懷感恩之情,用鍛煉自己的積極心態,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每做一件,就多一點個人資源,累積起來,就是你的個人財富,沒有誰能夠奪走。

命運女神與乞丐——[美國]麗莎?普蘭特

一天,一位女士正緩緩地步行著穿過一條街,在街道的拐角處,她意外地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上了年紀的乞丐。路過的行人都對這個無家可歸的男人投以憎惡的眼光,遠遠繞行而過。但當這位女士看到他的時候,不禁心生憐憫。

這是北風呼嘯寒風刺骨的冬天,可是那乞丐破爛的外套卻遮不住身體。女士彎腰問道:“先生,你還好嗎?”

乞丐慢慢抬起頭望著眼前這位衣著光鮮的女士。第一個想法就是:她想幹嗎?尋我的開心,奚落我一番?“離我遠點。”他發著牢騷。令他吃驚的是女士並沒有離開,“你餓了吧?”她微笑著問,露出潔白光澤的牙齒。

“不,我剛和總統就餐完畢。”他用諷刺的口吻回答,“走開!”他再次說道。

出乎他的意料,乞丐發現她仍舊微笑著走上前來,“夫人,你到底想要幹什麼?我說過了,別來打攪我。”他憤怒地咆哮。

聽到他的叫聲,一位巡警走上前問:“有什麼麻煩嗎,夫人?”

“警官,一切正常。”她回答道,“我隻是想讓他回到原來的生活,你能幫幫我嗎?”

警察詫異地撓撓頭:“老傑克成為這條街道的固定風景已經好幾年了,您想讓他幹嗎?”“看到那個餐廳了嗎?”她問道,“我想讓他進去吃點東西,暖和片刻。”

“你瘋了嗎?”乞丐粗暴地打斷她,“我可不想去。”話未說完,他就感到一隻有力的大手挽起他的一隻胳膊,架著他前進。“讓我自己走,警官,我什麼也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