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恩戴義,讓生命福杯滿溢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每一次感恩,都是心靈的諧音。心存感恩,心靈的音樂才更美,用心傾聽這天籟之音,讓生命福杯滿溢。
感恩的老人——[菲律賓]珍妮弗?葉?卡斯佩
“謝謝你,姑娘。”當我把一枚10比索的硬幣放到乞丐老人手裏時,他感激地用美式英語大聲地對我說。我是在一個炎熱的上午,在前往馬尼拉公園做禮拜的路上遇到這位乞丐老人的,他當時正在路邊拱手含笑向過往行人乞求施舍,他的嘴裏一顆牙齒也沒有了。
就要離開時,我發現老人正在不遠處的一棵樹下乘涼。我走過去坐在他身邊。這時,一夥十幾歲的孩子路過,直盯著我們看。毫無疑問,他們一定不理解,一個20多歲的年輕姑娘怎麼會與一個又老又髒的流浪漢這樣親近!在與老人的閑聊中,我得知他的名字叫詹姆斯?莫雷諾,今年80歲。“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時我就在這裏了。大量像你這樣擁有愛心的人才使我活到現在。”他說。他除了隨身帶的包裏裝著的一件襯衫和過去的幾件紀念品以外,一無所有。他每天就背著這個包滯留於公園。下雨時,他就躲到樹下或能夠擋雨的水泥建築下麵。
詹姆斯告訴我,他年輕時曾作為夜總會歌手在奧隆阿波市為美國大兵唱過歌。他就是在那裏學得一口美國口音的。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時,火山岩漿把整個城市淹沒。他竭盡全力營救他的妻子和孩子,但他們還是死了。最後,隻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由於沒處可去,他便來到馬尼拉,以乞討為生。
他從錢包裏掏出一張50多年前拍的照片。這是一張很具魅力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輕人英俊瀟灑,下頜突出,眼睛炯炯有神。“這是我在夜總會唱歌時的照片。”他自豪地對我說。詹姆斯的人生充滿曲折,就像電影中的情節。他低唱起一首20世紀70年代末很有名的歌,他的歌消除了我對他故事的懷疑。“我淚流滿麵,你為我把淚擦幹/我困惑不解,你使我頭腦清晰/我出賣我的靈魂,你為我重新買回……你將我放於高架之上,讓我看到遙遠的未來/我需要你/我需要你。”他的聲音很好聽,而且唱得很動情,我禁不住落下淚來。
我的祖父母早就去世了,我問他,我可否認他為爺爺。“那是我的榮幸。”他高興地朝我笑著說。這時,我們身邊已經圍了很多人。幾分鍾之前盯著我們看的那夥孩子此刻也朝我們笑了,他們很想聽聽我們在聊什麼。“瞧,我在這裏這麼多年,很少有人在意我,但由於你的出現,他們開始注意我了。”詹姆斯說。
我從包裏掏出相機,請在場的人為我和詹姆斯合影。當那些孩子離去時,詹姆斯轉向我,親切地說:“我送你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珍惜你所擁有的。命運給你一個蘋果,你莫要怪它沒有給你一袋。”
夜幕就要降臨,我向老人許諾有空再來看他。此後的三年中,我好幾次回公園找詹姆斯,但都沒有找到。我時常惦記他,一個窮困潦倒、以乞討為生的老人,竟能對生活這樣知足,並一直保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生活無憂無慮的人,難道還有什麼不滿足嗎?
【心痕筆記】
有人說過,所謂幸福,就是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人生的一條基本準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對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常懷感恩之心,我們就可以逐漸原諒那些曾和自己有過結怨甚至觸及自己心靈痛處的人,這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使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
報恩記——陳晶晶
園丁每天為你澆水、鋤草、滅蟲,給你必需的養料。風來了,為你遮風;雨來了,為你擋雨。每天,園丁像嗬護自己的孩子般嗬護著你。
慢慢的,你成長著,長高了,一米、兩米……葉子也漸漸地多了,一簇簇、一簇簇……直到你長成蒼翠的大樹。
你知道,你應該做些什麼了。
春天,你開滿花,為複蘇的季節增添一份生機,為大地獻上一幅錦繡,雖是花開又花落,卻留下美的永恒。
你說:“我的花是為你而開放,我的美是為你而釋放。我還要告訴我的子孫後代,讓它們像我一樣為你綻放。”
夏天,你挺起壯實的胸膛,張開強而有力的臂膀,為行人遮擋住烈日的炙烤,給他們舒適和涼意。不知倦的知了,停靠在你的肩上、手上,演奏著夏天的歌,像是為你加油呐喊。
你說:“我的懷抱時刻等著你,我的臂膀隨時為你張開,當你累了、倦了,就到我的懷抱裏歇歇吧。”
秋天,你結果了。你的手臂不像以前那樣挺直有力,它彎了,是負重,還是累了呢?每有行人經過,都要停下來,摘下一顆嚐嚐,然後對你說:“真甜!”臨走時,還要多摘幾顆帶上。
你說:“我的果實是為你而準備的。你每天經過都為我卸下幾分負擔,因為有你,我的勞累才有意義。”
冬天到了,也許你是老了,經不住嚴寒的質問,一夜之間變得頹唐;也許你在等待,等待來年的春天,到那時再把你的美麗奉獻……
你說:“現在,我沒能給你物質上的享受,但是,我給了你希望——明年的花兒會開得再美麗些,明年的懷抱會再寬敞些,明年的果兒會再甜蜜些……”
你年複一年地循環著生命的曆程,你殫精竭慮地給予他快樂,就隻因你兒時得到了他的嗬護。
你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心痕筆記】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之情是滋潤生命的營養素,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芳香和陽光。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財萬貫,他仍是個貧窮的人;懂得報恩的人,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感恩每一根稻草——陳彤
我有兩個朋友,朋友甲和朋友乙。一日,朋友甲發現自己得了一種很嚴重的病,需要大筆治療費,而不巧的是她剛剛用按揭的方式買了一套房子,這意味著她手裏不但現金緊張,而且還可能麵臨還貸等一係列壓力,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將她的這套房子以高價租出去。我幫助她貼廣告、找中介公司,但是由於她那套房子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麵的綜合因素,很難在短時間內租出去。這個時候我的朋友乙聽說此事,決定拔刀相助,願意租這套房子。談妥月租金4000元,這筆錢恰巧可以付按揭、供暖以及物業管理費等,算是解了朋友甲的燃眉之急。當第一個月租金送到朋友甲手中時,她感動得不得了。
一次偶然閑聊,朋友甲聽說朋友乙將她的房子用作“北漂宿舍”,每間屋子裏都塞滿了雙人床,大約住了將近30個人。朋友甲就不高興了,讓我去找朋友乙。朋友乙說:“這樣吧,以後每個月我再給她加1000元,如何?”
朋友甲同意了。數月以後,朋友甲康複,於是收房。這才發現房間裏不僅到處是雙人床,而且牆上釘滿了釘子,浴室的門壞了,櫥櫃的拉手掉了,陽台上饒有情趣的秋千架成為一堆垃圾……
朋友甲找到我,要我出麵讓朋友乙賠償。我勸她,畢竟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是朋友乙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朋友甲則申辯說:“他那叫幫助嗎?那叫趁火打劫。他來回一倒手,賺了多少?到底誰該感激誰?”
這個問題真把我問住了。我想了一整天,最後我想到了“感恩”這個詞。也許是我們在商品社會生活久了,早就習慣一事當前,立刻把投入與產出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這樣的習慣方式讓我們很難再享受到感恩之於生活的種種快樂和體貼。因為,感恩的基本前提就是“不計得失”。
我覺得我的朋友甲之所以不快活,就是因為她總在心裏盤算她所得到的幫助與幫助她的人所得到的,哪個更多,而她沒有想到,在她最絕望最困難的時候,是誰幫助了她。那個時候她就是一根稻草都要撈,為什麼現在上了岸,倒要對當初的稻草挑三揀四,責怪那根稻草不是一隻救生筏?
我真的希望她能明白一個道理,生活中許多像我這樣願意幫助她的人,並不是不願意提供一隻救生筏,假如我能找到一隻救生筏,為什麼要給她稻草呢?我多麼希望她能懂得感激,感激生活中的每一根稻草,因為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稻草讓她在人生的冬季感受到了溫暖。我想假如她,還有我們每一個人,能對生活中所有的稻草都心存感激的話,相信我們一定會快活起來。
【心痕筆記】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並不懂得感恩。看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無動於衷,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的;遇到同學、朋友幫忙,也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認為“不就是一個小忙嗎,不值得記掛在心上”。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一個人連感恩的意識都沒有,又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感恩的心——[美國]鮑森?布朗?沃爾夫
在一個小鎮上,饑荒讓所有貧困的家庭都麵臨著危機,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
小鎮上最富有的人要數麵包師卡爾,他是個好心人。為了幫助人們渡過饑荒,他把小鎮上最窮的20個孩子叫來,對他們說:“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籃子裏拿一塊麵包。以後你們每天都在這個時候來,我會一直為你們提供麵包,直到你們平安地渡過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