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你們做了一件好事,祝你們幸福!”

一個孩子問:“你祝我們幸福,可幸福是什麼啊?”

“你們應當自己去弄明白,十年以後,我們再在這口小井旁邊相見吧。”說完,姑娘突然不見了。

孩子們都詫異地互相看著。一個孩子說:“我們分頭到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吧。我往東走。”

“我往西走。”另一個孩子說。

“我留在村子裏,”第三個孩子說,“也許在村子裏,我就能弄明白幸福究竟是什麼。”

過了十年,他們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了,三個人都成了強健有力的青年。清涼的泉水仍舊靜靜地流著,小井旁邊的樹苗已經長成了枝葉茂密的大樹。

第一個青年說:“分手以後,我來到一個城市,在那裏進了學校,學了很多東西,現在成了一個醫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另外兩個問他。

“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複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

第二個青年說:“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白費,所以我感到幸福。”

“那麼你呢?”他們問留在村子裏的青年。

“我種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幸福。”

突然間,那位姑娘又出現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頭上還是戴著白色的花環。

“我很高興,”她說,“你們三個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你是誰呀?”三個青年同時問道。

“我是智慧的女兒。”姑娘說完又不見了。

【心痕筆記】

幸福並不艱澀難懂,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幸福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對人們有益的事。幸福其實是簡單且觸手可得的。

最美好的時刻——[美國]格拉迪?貝爾

人在其一生中有一段最美好的時刻。記得我的這一時刻出現在八歲那一年。那是一個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睜開眼睛,看見屋子裏灑滿了月光,四周靜悄悄的,一點兒聲音也沒有。溫暖的空氣裏充滿了梨花和忍冬樹叢發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著腳輕輕地走出屋子,隨手關上了門,母親正坐在門廊的石階上,她抬起頭,看見了我,笑了笑,一隻手拉我挨著她坐下,另一隻手就勢把我攬在懷裏。整個鄉村萬籟俱寂,臨近的屋子都熄了燈,月光是那麼明亮。遠處,大約一英裏外的那片樹林,黑糊糊地呈現在眼前。那隻看門狗在草坪上向我們跑來,舒服地躺在我們腳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頭枕在母親外衣的下襟。我們就這樣待了很久,誰都不出聲。

然而,在那片黑糊糊的樹林裏卻並不那麼寧靜——野兔子和小鬆鼠、金花鼠,它們都在那兒奔跳、歡笑;還有那田野裏,那花園的陰影處,花草樹木都在悄悄地生長。

那些紅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會飄散零落,留下的將是初結的果實。那些野李子樹也會長出滾圓的、像一盞盞燈籠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為太陽烤炙的,風雨吹打的。還有那青青的瓜藤,綻開著南瓜似的花朵,花朵裏滿是蜜糖,等待著早晨蜜蜂的來臨,但是過不了多久,你看見的將是一條條甜瓜,而不再是這些花朵了。啊,在這無邊無際的寧靜中,生命——這種神秘的東西,它既摸不著,也聽不見。隻有大自然那無所不能,溫柔可愛的手在撫弄著它——正在活動著,它在生長,它在壯大。

一個八歲的孩子當然不會想得那麼多,也許他還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這無邊無際的寧靜中。不過,當他看見一顆星星掛在雪鬆的樹梢上時,他被迷住了;當他聽見一隻模仿鳥在月光下婉轉啼鳴時,他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當他的手觸到母親的手臂時,他感到自己是那麼安全、那麼舒服。

生命在活動,地球在旋轉,江河在奔流。這一切對我來說也許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我已經模糊地意識到:這就是生命,這就是最美好的時刻。

【心痕筆記】

生命對每個人,都隻有一次,每一刻都彌足珍貴,我們應把握好當下。昨天已經過去,明天仍是未知,隻有現在才是我們所擁有的。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張曉風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它沉沉穩穩地駐在那塊土地上,像一方鎮紙。美麗凝重且深情地壓住這張紙,使我們可以在這張紙上寫屬於我們的曆史。

有時是在市聲沸天、市塵彌地的台北街頭,有時是在擁擠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車站,我總會想起那座山和山上的神木。那座山叫拉拉山。

11月,天氣晴朗,薄涼。天氣太好的時候我總是不安,看好風好日這樣日複一日地好下去,我決心要到山裏去一趟,一個人。一個活得很興頭的女人,既不逃避什麼,也不為了出來“散心”——恐怕反而是出來“收心”,收她散在四方的心。

一個人,帶一塊麵包,幾隻黃橙,去朝山謁水。

車行一路都是山,滿山是寬大的野芋葉,綠得叫人喘不過氣來。山色越來越矜持,秋色越來越透明。

車往上升,太陽往下掉,金碧的夕暉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顧卻,不知該留下來依屬山,還是追上去殉落日。和黃昏一起,我到了複興,在日式的老屋過夜。

第二天我去即山,搭第一班車去。當班車像一隻無槳無楫的舟一路蕩過綠波綠濤,我一方麵感到作為一個人一個動物的喜悅,可以去攀絕峰,但一方麵也驚駭地發現,山也來即我了。我去即山,越過的是空間,平的空間,以及直的空間。但山來即我,越過的是時間,從太初,它緩慢地走來,一場十萬年或百萬年的約會。

當我去即山,山早已來即我,我們終於相遇。

路上,無邊的煙繚霧繞。太陽藹然地升起來。峰回路轉,時而是左眼讀水,右眼閱山,時而是左眼披覽一頁頁的山,時而是右眼圈點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觀之不盡。

不管車往哪裏走,奇怪的是梯田的階層總能跟上來。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他們硬是把峰壑當平地來耕作。我想送梯田一個名字——“層層香”。

巴陵是公路局車站的終點。像一切的大巴士的山線終站,那其間有著說不出來的小小繁華和小小的寂寞——一間客棧,一家兼賣肉絲麵和豬頭肉的票亭,車來時,揚起一陣沙塵,然後沉寂。

訂了一輛計程車,我坐在前座,便於看山看水。司機是泰雅人。

“拉拉是泰雅話嗎?”我問,“是什麼意思?”

“我也不知道,”他說,“哦,大概是因為這裏也是山,那裏也是山,山跟山都拉起手來了,所以就叫拉拉山啦!”

他怎麼會想起用國語的字來解釋泰雅的發音的?但我不得不喜歡這種詩人式的解釋,一點也不假,他話剛說完,我抬頭一望,隻見活鮮鮮的青色一刷刷地刷到人眼裏來,山頭跟山頭正手拉著手,圍成一個美麗的圈子。

車雖是我一人包的,但一路上他老是停下載人,一會兒是從小路上衝來的小孩——那是他家老五,一會又搭乘一位做活的女工,有時他又熱心地大叫:“喂,我來幫你帶菜!”看他連問都不問我一聲就理直氣壯地載人載貨,我覺得很高興。

“這是我家!”他說著,跳下車,大聲跟他太太說話。他告訴我山坡上那一片是水蜜桃,那一片是蘋果:“要是你三月末來,蘋果花開!這人說話老是讓我想起現代詩。

車子在凹凹凸凸的路上往前蹦著。我不討厭這種路——因為太討厭被平直光滑的大道一路輸送到風景站的無聊。

“到這裏為止,車子開不過去了,”約一個小時後,司機說,“下午我來接你。”

我終於獨自一人了。獨自來麵臨山水的對話。一片大地能昂起幾座山?一座山能湧出多少樹?一棵樹裏能秘藏多少鳥?鳥聲真是種奇怪的音樂——鳥越叫,山越深幽深寂靜。

流雲匆匆從樹隙穿過。“喂!”我坐在樹下,叫住雲,學當年孔子,叫趨庭而過的鯉,並且愉快地問它:“你學了詩沒有?”山中轟轟然全是水聲,插手寒泉,隻覺自己也是一片冰心在玉壺。人世在哪裏?當我一插手之際,紅塵中幾人生了?幾人死了?幾人灰情滅欲大徹大悟了?

記得小時老師點名,我們一舉手說:“在!”

當我來到拉拉山,山在。

當我訪水,水在。

還有,萬物皆在,還有,歲月也在。

轉過一個彎,神木便在那裏,跟我對望著。

心情又激動又平靜,激動,因為它超乎想象的巨大莊嚴,平靜,是因為覺得它理該如此,它理該如此妥帖地拔地擎天。它理該如此是一座倒生的翡翠礦,需要用仰角去挖掘。

往前走,仍有神木,再走,還有。這裏是神木家族的聚居之處。

11點了,秋山在此刻竟也是陽光炙人的。我躺在樹下,臥看大樹在風中梳著那滿頭青絲。

再走到那胸腔最寬大的一棵,直立在空無憑依的小山坡上,它被火燒過,有些地方劈剖開來,老幹枯幹蒼古,分叉部分卻活著。怎麼會有一棵樹同時包括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悅?那樹多像中國!中國?我是到山裏來看神木,還是來看中國的?坐在樹根上,驚看枕月衾雲的眾枝柯。我們要一個形象來把我們自己畫給自己看,我們需要一則神話來把我們自己說給自己聽:千年不移的真摯深情,閱盡風霜的泰然壯矜,接受一個傷痕便另拓一片蒼翠的無限生機。

在山中,每一種生物都尊嚴地活著,巨大悠久如神木,神奇尊貴如靈芝,微小如陰暗岩石上恰似芝麻點大的菌子,美如鳳尾蝶,醜如小蜥蜴。甚至連沒有生命的,也和諧地存在著,石有石的尊嚴,倒地而死無人憑吊的樹屍也縱容菌子、蕨草、蘚苔和木耳爬得它一身,你不由覺得那樹竟也是另一種大地,它因容納異己而在那些小東西身上又青青翠翠地再活了起來。

忽然,我聽到人聲。司機來接我了。

山風野水跟我聊了一天,我累了。

回到複興,第二天清晨我走向渡頭,我要等一條船沿水路帶我到石門。一個農婦在田間澆豌豆。打穀機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我坐在石頭上等船。

烏鴉在山岩上直嘎嘎地叫著,羽翅純黑碩大,華貴耀眼。它們好像要說的話太多,倉皇到極點反而隻剩一聲長噫:“嘎——”船來了,但乘客隻我一人,船夫定定地坐在船頭等人。

我坐在船尾,負責邀和風,邀麗日,邀偶過的一片雲影,以及夾岸的綠煙。

沒有別人來,那船夫仍坐著。兩個小時過去了,我付足了大夥兒的船資,促他開船。

山從四麵疊過來,一重一重地,簡直是綠色的花瓣——不是單瓣的那一種,而是重瓣的那一種——人行水中,忽然就有了花蕊的感覺,那種柔和的、生長著的花蕊,你感到自己的尊嚴和芬芳,你竟覺得自己就是張橫渠所說的可以“為天地立心”的那個人。不是天地需要我們去為之立心,而是由於天地的仁慈,他俯身將我們抱起,而且剛剛好放在心坎的那個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們遂挺然成花蕊。

回首群山,好一塊沉實的鎮紙。我們會珍惜的,我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屬於我們的曆史。

我們所有的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老是夢想著天邊一座奇妙的玫瑰園,卻偏偏不去欣賞今天就開放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心痕筆記】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具活力的人,也是最能領略的人。所謂領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細細品味,幸福其實就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山一水間,在一生一世間。隻要細細品味,不需要任何作料,也能品出生活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