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珠終於滴落,李隆基毫不猶豫下筆。
回鋒,轉折,開篇以渾厚墨跡。
玉環視線從未離開筆尖,她不會想到那普通的宣紙上今日會留下一篇怎樣的文章。
“開元之有天下也,糾之以典刑,明之以禮樂,愛之以慈儉,律之以軌儀。黜前朝徼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後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樂而出宮嬪,明其教也……”
……
“朕以薄德,嗣守神器,每乾乾惕厲,勤念生靈,一物失所,無忘罪己。聿來四紀,人亦小康,推心於人,不疑於物……”@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皇太子亨,恭厚謙遜,上承天恩,下載後土,宗廟之器也;朕春秋已高,願修身而遠政。太子李亨,宜登大寶,踐祚於朝……”
洋洋灑灑百十字玉環幾乎有些看不下去了。她算是看明白了,管他什麼聖旨屁大的事也要洋洋灑灑百十字,這不是李隆基故意秀書法也不是秀文章,隻是純粹的打官腔!
先是不痛不癢長篇大論歌功頌德一番,若是聖旨上是想叫某人去辦事那皇帝肯定要先把此人生平說一番,再點評一番,誇獎一番然後總結一番某某愛卿讓你辦這事太合適了,朕可是經過深思熟慮,看好你呦……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七十八章:離開長安?
實際上皇帝對每個人都這麼說……
可是,然而,到最後總會有轉折的。就像班主任每次在通知書寫的評語一樣,精華都在“但是”二字之後!
直到臨近收尾玉環才終於看懂這一旨聖旨到底要說什麼……
是三郎要禪位!
從梨園出來到現在身在尚書署一共才多久?
他說,大不了就不做這皇帝!從萌生想法到現在已經寫下傳位詔書統共花了多少時間?
玉環猶如還在夢中,這事情太不真實!等朝中官員知道眼前這聖旨上的內容後前朝將會掀起多大的風浪?
李隆基不管玉環的驚訝,自顧自掏出隨身符印摁在宣紙上便是承認了這張聖旨的合法性了。
“玉環,過來找隻盒子把它裝起來!”
李隆基邊說邊隨意卷起宣紙。
“三郎此舉是否太過兒戲了,自古以來天子禪位幾無先例……”
“從朕這兒不就有了!”
“可是你太危險!”
玉環眉目間滿是擔憂,就算她身居後宮不問前朝之事她也知道改朝換代是一件多麼大的事。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首先天子國戚必會立即受到打壓,新君提拔外戚更換舊臣。隻有這樣新君才會心安,才敢坐上皇位!
可是那些提拔起來的新臣為了擁護新君,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必然要清繳先帝的人,那麼三郎便會處於一個相當尷尬的地位,到時候難保什麼人會對三郎起什麼心思,隻要三郎在一日,便會有大批的人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這樣朕就可以帶玉環離開長安,走一回棧道,看一看九寨風光,賞一賞如畫山水……”
朝中會掀起什麼樣的風波,他都不管了。他一走了之,剩下的是亨兒的事。
“可是……”
“沒有可是!我已經下了製書,以後我隻是玉環的三郎。再不管別人的破事了!”
李隆基笑盈盈的把玉環攬入懷中,騰出另一隻手隨意把那傳位製書放在書櫥上。
這一刻李隆基心中無比愜意,他沒想到在他這一生還會有卸下負擔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