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季明出去了,他開始準備遊走平原,河北能否連成一體就看他這一趟走出去的成績了!

然而目送著兒子離開的顏杲卿心中卻一片苦澀……

想要控製河北局勢談何容易?他隻看到這成功邁出第一步後對安祿山的成功包圍,而他們自己何嚐不在包圍之中?

前有安祿山,後麵便是其幽州大本營,河北一旦嘩變,危險立即接踵而來。

安祿山是打到了洛陽不錯,可他身後還有個更難纏的主,那就是史思明。

史思明擅長攻城,而河北諸郡都是文官守城,隻怕起義一打響他們便立即受到史思明的反撲!

不知道這些守城的文官能夠堅持多久?隻不過河北的義軍存在一天,那麼朝廷的壓力便減輕一天!

顏杲卿拚了,身逢亂世他沒有選擇。大丈夫在世盡忠報國,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對這個國家的態度,他們這些儒生隻有一根筋,他們平日那些令人發指的“迂腐”在這個時候卻讓人感動的想哭。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他們儒家弟子讀聖賢書他們心中維護著夫子留下的一方淨土,他們迂腐不懂得變通,然而在亂世之中他們守護的這份精神卻讓無數人震撼……

潼關之內守城的高仙芝最近有些疲勞過度,當日他領兵趕到洛陽遇到封常清,那家夥打了一路的阻擊戰最終死守洛陽,等高仙芝趕來那家夥簡直就沒了人樣。

沒有人會想到十幾年風雲變幻這哥倆居然在此時的洛陽戰場又見麵了!

見到高仙芝這老搭檔兼老上司封常清終於放心了,他還死守洛陽是因為洛陽是東宮,是大唐的第二個都城,是則天女皇稱帝的地方,沒有朝廷消息,即便是死他也不敢放棄洛陽。

但是高仙芝來了,他可以把心底的想法說出去。那就是放棄洛陽!

整個洛陽無險可守四麵受敵,更不如舍洛陽保潼關,堅壁清野。隻要關內不失,隨時都可以殺出關東,這在曆史上有過太多典型的經驗,隻不過洛陽問題太敏[gǎn],他封常清不敢做這個主……舍棄洛陽……

高仙芝是名將,他有著卓越的戰術才能,他和封常清一拍即合輕輕鬆鬆達成協議。

舍洛陽保潼關堅壁清野,安祿山不足為俱!

隻不過高仙芝永遠也想不到他會因此得罪邊令城……

唐軍撤離洛陽,一路開太原倉,洛陽倉,士兵能拿走的東西都拿走,拿不走的都銷毀。

邊令城眼紅了……都是錢呐……

高仙芝居然真敢做,那些倉庫幾乎等同國庫啊,那裏麵甚至有高祖皇帝留下的庫藏,好歹洛陽曾為帝都,可想而知這家夥糟蹋了多少好東西,更關鍵的人邊令城一點好處沒撈著!

邊令城憤怒了,你高仙芝寧願把東西都毀了也不給老子留點兒是吧?你小子當年去打小渤律也是這麼幹的!你給老子等著……等著……非讓你知道什麼叫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終究唐軍安全退回潼關,高仙芝本以為終於可以喘口氣,然而榮王李琬突然病逝,從此軍中無元帥!

高仙芝頭疼不已,這意味著在前線他自此大權獨攬,他是名副其實的兵馬大元帥!

可他知道,李琬的存在不過是讓君主放心,他壓著副帥,戰術上的事他絕不影響你,給你足夠的空間,你去打仗,打漂亮仗,但是兵權在他手裏!

可如今大權在握高仙芝心裏有些沒底,他不知道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會如何看待,他反而無法全心全意關注戰事了。

仿佛世事就是那麼巧,無論是得罪邊令城還是大元帥病逝,這些事本都影響不到高仙芝,可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