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季明終於明白父親為何會接受安祿山綬官……

“原來父親你隻是詐降?”

“為父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之後……”顏杲卿看著兒子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他是多麼不舍,不舍這個孩子犯險……

“父親,之後怎麼辦?”

也罷――顏杲卿的心中留下一聲無聲的歎息。為人臣子就當忠君報國,更何況陛下有恩於他……

“我和你叔父顏真卿有過書信往來,他居平原郡,遠離安祿山的轄區,因而早先就開始聚集鄉勇謀劃起義,我今於叛軍周旋,但從今以後我們書信往來不再交與旁人,季明,以後我於你叔父聯絡隻你一人知曉,你能做得到嗎?”

原來父親早有打算!顏季明心中豁然開朗,到時候於叔父聯手進而控製整個河北都有可能!

顏真卿任平原太守,與顏杲卿不同的是他是個徹底的文人,他的世界裏隻有詩酒書畫。

他喜歡帶上郡裏才俊,去郊外,去河邊,去飲酒泛舟,去吟詩作畫!

他活在自己的意境裏,連安祿山都沒有去打擾他的轄區……

不過真相卻是平原太遠,跟他安祿山南下沒有半毛錢關係,實際上安祿山早就知道那顏真卿表麵上風花雪月迎春踏雪暗地卻招募鄉兵,隻不過安祿山眼裏並沒有這個對手!一介文人,涼他掀不起大浪。

隻不過安祿山這次看走了眼,也小看了儒家的人“迂腐”的程度!

背君叛國是所有文人最不能容忍的,自漢武帝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些儒生便成了維護封建君主統治的中堅力量。

安祿山在這裏犯了大忌,他以清君側的名頭起兵,可如今卻在洛陽稱帝,於是他得罪了天下的儒生!

或許他稱帝之時絕不會想到,有一天他勢不可擋的軍隊會被一群儒生壓的抬不起頭。

“孩兒一定不弗所望,叔父那邊就交給孩兒吧!”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四章:安之之亂開始了!

“嗯,你先隨我來書房。”

顏杲卿沉沉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正堂,那地上被踐踏過去的大燕丞相服淩亂的從椅子腿拖到門口,二人都沒有再多看一眼……

顏季明跟進書房,顏杲卿便已拿出他早準備好的地圖,很明顯從上麵的標記可以看出,他要就開始留意河北局勢!

“季明,你來看”顏杲卿打開地圖便招呼兒子過去“安祿山已經打到洛陽,並在洛陽登基稱帝,如今正是穩定河北逼近潼關的時候,如果我們控製住河北二十四郡一同起義,介時安祿山便進入不得潼關,退回不了幽州,必會軍心大亂!”

“然後等勤王師趕赴潼關便是安祿山死無葬身之地之時!”顏季明聽到父親的打算立即就走了做大事的覺悟,他似乎已經看到了不就之後的勝利,安祿山肖小之輩天下工誅之!

“如今河北局勢不明,更多的人都在觀望,觀望有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所以為父決定與你叔父聯手,如果順利的話,河北脫離安祿山的控製指日可待!”

顏季明看著河北地方的地圖眼中光芒大盛,他看到了,隻要潼關不出意外那麼安祿山便是被雙方包圍進退不得……

“季明……你要記得,從今往後你的言行再不可表露出你的情緒……”

“是,父親教誨孩兒謹記!”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