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會議室風雲 (4)(2 / 2)

“第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同心協力把都寧擰上去。當前要著力解決好以下五件事:1. 紀委、公檢法、信訪辦以及其他執法單位,要對曆史遺留的、久拖不決的案子進行一次清理,包括陳文翰、蘇麗香的案子,該平反的要平反,該糾正的要糾正,該追究責任的要追究責任,決不冤枉好人也決不姑息養奸,一定要有一個說法。特別是不能冤枉人;冤枉一人影響一群。2. 建立信訪接待日製度。15個常委加6個副市長,每天必須有一個人全天候地在信訪接待室接待上訪群眾。隻是接待不行,還必須切實解決問題;誰接待的信訪件誰就必須負責到底,不能留尾巴。誰留尾巴誰去割,誰的尾巴到省城京城上訪誰去接人,並且停職專做割尾巴的工作;尾巴不割不準上崗。3. 城區大街小巷24小時要有警察巡邏,處理突發事件,打擊欺行霸市的地痞流氓,讓老百姓有安全感。同時公安督察隊必須上街,檢查警紀警風,樹立公安良好形象。4. 綜治辦的工作就是做好檢查督辦。為什麼讓綜治辦在紀委辦公?為什麼讓紀委書記兼任綜治辦主任?綜治辦在政法委不是不行,而是把治理的對象搞錯了。都寧不寧關鍵在幹部,而不是平頭百姓。自古沒有落後的群眾,隻有落後的幹部。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問題解決好了,都寧什麼事都好辦。把綜治辦放到紀委,就是要讓其有職有權。幹部的處理權在紀委,對違法亂紀的人必須嚴懲不貸。市委下放權力,還紀委立案權、處理權。綜治辦要在這個星期內,將我在黨政大會上提到的四個案件督辦檢查到位。不能再等了,我沒有這個耐心,老百姓也沒有這個耐心。5. 《都寧日報》每天要拿出四分之一的版麵公布全市信訪情況。有多少人,多少宗案,哪幾種類型,分布在哪個縣區及市直哪個部門,處理結果怎樣,全部張榜公布,就是要讓家醜外揚,讓大家來監督,讓我們的公仆感到壓力,同時做好典型案件的追蹤報道。

“同誌們,改組後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是一個高規格的委員會。在都寧,還有兩個規格高的機構。一個是計劃生育領導小組,一個是防汛抗旱指揮部。防汛是天大的事,因此規格高,書記是政委,市長是指揮長。計劃生育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一票否決的工作,因此規格也高。高規格不是高人一等、高高在上,更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高規格就是要高人一籌,以高效率向都寧人民交出高質量的答卷。

“我的講話完了,請大家發表意見。”

沒有人回應。是沒有意見還是有意見不願說抑或是等待觀望?

陳時宜耐心等待。

多年來他們養成了一個習慣,沉默代表沒有意見,代表默認。

還是沒有聲音。陳時宜一個個詢問,均回答沒有意見。

就這樣高度統一?

一致通過或百分之百通過是特殊時期的產物,是強權政治的表現,是不正常的現象。眾聲唱和,助長邪惡。有反對意見是好事,至少說明有人在思考。

“為什麼都沒有意見,是不願開動腦筋還是怕打擊報複?”陳時宜問,“告訴大家,我不願看到這種千人一麵、眾口一詞的現象。‘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大家不吱聲、不吭氣如何能集思廣益?為什麼要設15個常委,以為是人多勢眾?不是,是多一個人多一份智慧;為什麼常委設單數?就是要大家暢所欲言,發揚民主。放棄意見就等於放棄了責任,就是失職。今後不準這樣,必須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希望大家認真履行職責,大膽行使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為人民多辦事、辦好事,決不辜負人民的養育之恩……”

大家麵麵相覷。

真的改天換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