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落定】 339 聖旨(1 / 2)

臘月初一,皇上明發聖諭。

皇帝褒獎定國公徐家忠心社稷,心係黎民禍福,盡心盡力的專研旱地取鹽之法造福一方蒼生;同時對於協助定國公忠仆鑽研旱地取鹽之法的當地山民藍家也一並予以褒獎,家主藍慶生賜寧縣典史,專司督辦寧縣鹽場。另外,特別恩準,寧縣所取之鹽,可供鄉民自用,不再另外收取銀錢。

寧縣孫縣令一接到這道聖諭,立即就坐不住了,典史雖然不入品流,可是聖上欽賜的就不一樣了,而且,還讓藍家負責督辦鹽場。不僅如此,而這個藍家還不聲不響的搭上了炙手可熱的勳貴公卿——定國公徐府。

如果不是腦袋被驢踢了,任誰都可以看出藍家在寧縣的超然地位,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能惹得起的。因此,孫縣令立即吩咐人備轎,絲毫不敢耽擱的趕去了鬆坡屯的藍家。

饒是孫縣裏一路催促著轎夫趕緊走,當縣老爺的轎子趕到鬆坡屯的時候,暖而不熱的日頭已經偏過了正午,錯過了午飯的時辰。

不過,讓孫縣令沒有想到的是,雖然是過了吃午飯的時辰,可是鬆坡屯卻是一片熱鬧,流水席從藍家的小院子一直擺到了街上,席麵都擺好了,似乎是他們一早就知道了什麼天大的好消息,就等著什麼重要的人物來了,好開席了。

孫縣令的轎子還沒有落穩,藍慶生就帶著兒子、女兒還有眾鄉親們一起迎了過了,而陪著藍慶生身邊的,走在鄉親們最前麵的赫然有福祥老鋪的孫老東家,又蒼記的蒼老東家、李氏醫館的老神醫等一幹寧縣有頭有臉的人物。

看著眼前這麼豪華的迎接陣容,孫縣令眼前一整恍惚,仿佛他不是來了偏遠的鬆坡屯,而是去寧縣某個豪華的大宅子去赴宴一般。

“恭迎縣尊大人!”

眾人齊聲高呼,有功名的躬身行禮,大多數沒有功名的鄉親們則是呼啦啦跪了一地。

因為有聖旨在身,孫縣令端足了官架子,肅聲說道,“藍慶生接旨!”

“草民接旨!”

藍慶生恭恭敬敬的伏在了地上,畢恭畢敬說道。

孫縣令清了清嗓子,高舉著明黃色的聖旨,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滇川府寧縣鬆坡屯藍家協助鑽研旱地取鹽之法有功,特賜封藍家家主藍慶生寧縣典史之職,專司督辦寧縣鹽場。另外,特別恩準,寧縣所取之鹽,可供鄉民自用,不再另外收取銀錢。欽此!”

“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藍家眾人以及中鄉親們齊聲山呼萬歲,心頭都是激動萬分,從此大家就不用在花銀錢買鹽了,可以省下好大一筆開支啊,真是上天長眼,皇帝眷顧,藍家爭氣啊。

傳完了聖旨,孫縣令不敢再托大,他疾步趕了過去,伸手親自攙扶起了跪在最前麵的藍慶生,溫聲說道,“藍東家請起,藍典史快快請起。”

孫縣令一邊說著,手卻沒有手回來,而是就勢拉住了藍慶生的胳膊,卻聰明的沒有詢問他們為何早早再次迎候的原因,而是親切、隨意的說道,“藍東家啊,以後就不要這麼客氣了,你是聖上下旨親封的寧縣典史,咱們不但是同朝為官,還要一起造福寧縣這一方百姓,私下了也要常走動才是啊。”

“謝謝縣尊大人抬愛了,”藍慶生說這樣的官話還有些生疏,不過之前已經被蒼老東家和蒼玉泉提前提點過了,倒也沒有手忙腳亂,他臉上帶著恰當的恭維,語氣也不乏親熱,“縣尊大人是咱們寧縣的父母,咱們一切都仰仗縣尊大人,小老兒長於山林,粗鄙不識規矩,還請縣尊大人多多教導才是啊。”

“哈哈,好說,好說,”藍慶生的恭敬讓孫縣令很舒服,他臉上的神色更加的自然,一邊大笑著,一邊和旁邊個的孫老東家、蒼老東家熟稔的說道,“藍典史真是太過自謙了,幾位東翁聽聽,他這對答,簡直縣城裏比一般大戶人家的老太爺還周到呢。”

聽了孫縣令的話,相陪的那些寧縣有頭有臉的老爺們都陪著一起笑了,孫老東家和孫縣令同姓,福祥又是寧縣最古老的的鋪子,他們平時就很親近。孫老東家笑著接了一句,“縣尊大人和藍典史相宜,是咱們寧縣父老之福啊。”

“寧縣安樂,也有賴各位董翁幫襯哪,”孫縣令笑的如沐春風,送去了順水的人情,“今天我就把話說到這裏,神聖親命藍典史督辦鹽場,我自然是全力支持,要是有需要在場的各位幫忙的,你們也不要推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