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丁屋嶺寫作,很感激這裏的人們,他們淳樸善良,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寫作場所,並且在生活上也關懷備至。我必須感激這些人:卓國誌、陳日源、黃冠奇、丁強強、三秀、丁冬香、丁仰秋、丁瑞先、丘有濱、盧弓、劉雄、林強輝、董茂慧等。

《我們為什麼要呼救》是我這十年的心靈史,也完成了我寫作的另外一種轉變。此書成稿後,得到了《青年作家》主編粱平、副主編盧一萍等的肯定,並在該雜誌全文刊載。同時,也得到了浦睿文化陳肯兄弟的幫助,由他們公司出版此書的單行本。該公司的編輯仲召明、餘西對此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此深表感謝。

2018年3月24日

於上海家中

這段時間,在丁屋嶺寫作,很感激這裏的人們,他們淳樸善良,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寫作場所,並且在生活上也關懷備至。我必須感激這些人:卓國誌、陳日源、黃冠奇、丁強強、三秀、丁冬香、丁仰秋、丁瑞先、丘有濱、盧弓、劉雄、林強輝、董茂慧等。

《我們為什麼要呼救》是我這十年的心靈史,也完成了我寫作的另外一種轉變。此書成稿後,得到了《青年作家》主編粱平、副主編盧一萍等的肯定,並在該雜誌全文刊載。同時,也得到了浦睿文化陳肯兄弟的幫助,由他們公司出版此書的單行本。該公司的編輯仲召明、餘西對此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此深表感謝。

2018年3月24日

於上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