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到半夜停了。天一亮,慧昱就踏著積雪,四處尋找起來。他繞過天竺峰,找到禮西台,找到流雲峽,找到大悲頂,再一直找到觀日峰,突然看到在一塊平地上有一個異物。
那物像一個白白的蘑菇,隻是菇帽較小,菇身較粗。難道真有雪菇?難道今天讓我慧昱發現了?他急急忙忙跑了過去。
待到近了,才發現是一個人坐在那裏。他頭戴鬥笠,披了厚厚的一身雪。鬥笠下麵,是秦老謅的臉和胡子。慧昱喊了兩聲,秦老謅一動不動,也不答應。近前看看,他眼睛閉著,神態安詳。再試試鼻息,連一絲也沒有了。
“老謅!”
慧昱喊他一聲,接著哭了起來。
哭過一會兒,他想,秦老謅一輩子心心念念想找到雪菇,讓自己永生不死,到頭來也沒能如願,真是可悲可歎。
然而,他看著眼前老漢這尊坐像,卻覺得是那麼可愛,那麼聖潔。他想,如果就讓他一直在這裏坐下去,有多麼好嗬。
他拿出手機打給熱砂主人,讓他帶著相機趕快上山。
兩個小時後,熱砂主人到了秦老謅的麵前。這位雕塑家,眼含熱淚,端著相機,繞著老漢拍了又拍。他說,他一定要選取一塊上好的漢白玉,將這個形象盡快塑好,永久地安放在這裏。作品名稱,就叫《雪菇》。
慧昱向他深深道謝,接著去通知秦老謅的家人。
年後,熱砂主人將作品完成,就帶一幫人來山上安放。慧昱看看,那雕像遠看像雪菇,近看像秦老謅,都在似與不似之間,深感滿意。熱砂主人說,忘了做一牌子,把秦老謅尋雪菇的故事介紹介紹。慧昱說,不用了,讓他的故事在這山裏自然生長,隨緣流變吧。若幹年後,人們謅出關於秦老謅的許多故事,豈不是更有意思?熱砂主人聽了,點頭道:對對對,那樣更妙!
怡春禪社社長曹三同也一塊兒來了。等到雕像安放完畢,他說:“慧昱師父,我們禪社建了個網站,請你看一看。”說罷,他將身上背著的一個大包打開,掏出了一台筆記本電腦。他用無線上網的方式,很快打開了網頁。慧昱看到,那網站就叫作“平常禪”,內容已經十分豐富,欄目有禪宗經典,有公案故事,有參禪心得,有平常禪。打開平常禪欄目再看,有慧昱的那篇論文,有禪友們的大量貼子。在右上角有一欄目,標題為“慧昱禪師答疑”。曹三同指著那兒說:“這兒是留給你的,你看,現在已經有不少人給你提問題了。”慧昱看看那些問題,有請教修“平常禪”的下手處的,有請他解釋“平常禪”與當代禪師提出的“安詳禪”、“生活禪”有何不同的,當然也有對他發出詰難的。慧昱說:“我怎麼回答他們?我住在山洞裏又沒有電腦。”曹三同拍著那台筆記本說:“這就是給你的。”慧昱道:“這麼貴重的東西,我怎麼敢要。”熱砂主人說:“你就收下吧,這是我們禪社全體成員捐款買給你的,就是想讓你用網絡的方式倡導平常禪,推廣平常禪。上網費用我們給你交,你隻要找地方給電池充電就行了。”慧昱無比感激,合掌道:“慧昱那就收下。讓咱們共同營造網上禪苑,讓更多人了解平常禪,修習平常禪。”
慧昱把電腦抱回獅子洞,將禪友們提出的問題一一答複,並對平常禪網站做了一些必要的更新和完善。從此,他每天都要上網一段時間,孜孜不倦,“平常禪”網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禪僧、居士和社會上的禪學愛好者。針對社會上有精神疾患的人日益增多的現實情況,他還特別開設了網上心理谘詢業務,解答人生難題,勸誡人們對萬事萬物都以平常心處之,結果大受歡迎。有許多人解除心結,改換心態,在人生道路中化險為夷或絕處逢生。江西有一個中學生高考落榜,在網吧裏與慧昱聊了兩天兩夜,最後打消了自殺的念頭,準備到一家技校學習謀生技能,報效父母。遼寧一位年輕的機關幹部,因為與頂頭上司不睦,處處受到排擠打壓,準備了炸藥要和上司同歸於盡,慧昱一次次與他通信,終於讓他放棄打算,坦然麵對厄運。還有人不滿足於網上交流,或打電話,或專程跑到芙蓉山與慧昱交流,或請慧昱到外地講學。慧昱既要應付這些,還要管理茶園,忙得不亦樂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