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歸順(1 / 2)

這時,院子裏走進來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年約五旬,氣宇不凡。他行個抱拳禮,“見過鎮北王。”“閣下是?”傅嘉昱有點奇怪,這個人他從未見過。“在下義武節度使關度飛。”“失敬失敬,原來是關使君。”

關度飛也不客氣,開門見山地問:“鎮北王會取這義武嗎?”傅嘉昱沉吟一下,坦率地說:“暫時沒有這個打算。”關度飛卻很敏銳,“暫時沒有,那最終還是會奪取的,是嗎?”“你義武群狼環伺,你能堅持到現在也真心不容易。”傅嘉昱平靜地說:“不過你不用提防我,我誌不在西北。我現在的布局絕大部分是在南方,那裏是產糧重地,當務之急,我要先養活宋國的老百姓。”

關度飛卻很驚奇,“可我聽說宋國富裕啊,大家都想往那兒跑。你們又是種棉花,又是搞什麼桑基魚塘,還有大型商隊跑海外,賺這麼多錢,還不夠嗎?”傅嘉昱微微一笑,“我宋國地大人多,而且來投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多,我不能光顧眼前,還要考慮未來啊。既然他們相信我,我就有這個責任。讓他們能安居樂業是最基本的。”

關度飛沉默一下,說:“鎮北王果然令人信服。隻恐怕你這次得了這燕國,也並非什麼好事吧?我看反而大大地拖了你的後腿。”傅嘉昱歎口氣,“關使君果然是明白人。這燕地,十室九空,物產貧乏,老百姓苦了許久。但我既然做了此地的主人,定然是要為他們謀福祉的。”

“那鎮北王打算怎麼做?”這關度飛,窮追不舍,還沒完沒了了。傅嘉昱雖然有點奇怪,但還是很耐心地回答了他。關度飛此人,據說正直磊落,憂國憂民,而且風光霽月,兩袖清風。這樣的人他還是很敬佩的。

平常和李陶陶聊天,關於燕地的治理問題,也是經過多次討論的,所以他胸有成竹,“燕地大部分都沿海,漁民較多,我想可以發展一下漁業。當然不是靠漁民的那些小漁船,出海去碰運氣。我打算組織盡可能多的漁民,打造堅固強大的海船,組成團隊,成規模地去進行打撈。”

“不光在近海,還可以更深入一些,遠海的物產更多更富有。為了保證安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配上武器。大海資源豐富,養活一個燕地還不綽綽有餘嗎?然後再在港口附近,修建魚類加工廠,把大量的海產經過處理之後,銷往內陸的各個地方。”

“第二,我宋國航海造船業比較發達,完全可以支援燕地搞搞海外貿易。就走北邊那條線,日本,新羅一帶,或者還可以去到更遠?第三,黃河入渤海的很多平原,可以種植棉花。一旦形成產業,將帶動許多州縣的經濟。等我們燕地發展好了,你們義武很有可能也被帶動起來。”

說完,他調侃地一笑,“關使君,這些可還滿意?”

關度飛聽得熱血澎湃,激動不已,“鎮北王果然是明主。不僅行軍打仗無人能敵,治國方麵也是雄才偉略啊。果然是能者無所不能嗎?”傅嘉昱大笑,“打仗嘛,我還馬馬虎虎。治國其實不行,隻是我手下能人輩出,我不過善於聽從意見罷了。”

關度飛崇拜地說:“那也相當了不起了。作為帝王,如果能善於納諫,那肯定就是明君。”他突然跪倒在地,“義武節度使關度飛,願攜義武軍治下所有臣民,投奔鎮北王麾下。還請鎮北王接納。”

眾人都被他搞懵了,合著他剛剛一番做派,不是挑釁為難,而是考察求證來著?傅嘉昱微笑,“原來如此。若是我剛剛的回答,不滿使君的意呢,你又當如何?”關度飛嗬嗬一笑,誠實地說:“其實屬下仰慕殿下已久,一直猶豫不決,是怕所托非人哪。若是名不副實,屬下也存了頑固到底,玉石俱焚的心思的。”

其實關度飛早就明白,他這義武遲早都是保不住的。他周圍,盡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家夥。大唐剛滅亡的時候,他還苦苦支撐,每次有人來犯,他都是拚命的架勢,漸漸地,也沒人敢來招惹他了。但是,戰爭和吞並不斷地發生著,他的鄰居,終於隻剩下三個了。

西邊,河東節度使,體量一向大,近兩年吞了不少地盤,獨立建國隻是遲早的事。南邊,成德軍節度使,跟他一樣苦哈哈,地盤小,經常被欺負。兩家也曾想過結盟來著,但成德節度使心眼多,為人貪婪,經常幹些背信棄義的事。關度飛屢屢吃虧,心力交瘁,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了。

東北,原平盧節度使運氣好,不聲不響吞了橫海,盧龍兩藩。然後就稱帝建國,開始享樂起來,也不管治下老百姓是不是吃得飽穿得暖。關度飛表示非常鄙視,這些草莽,目光短淺,胸無大誌。

那他的義武呢,又該何去何從?給了這些魚肉百姓的家夥,他死了都不甘心。可是,他還能堅持多久呢?他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所以當他聽到燕國被滅,宋軍入主幽州之後,居然有點小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