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雖然得皇族信任,可是謝家要從新崛起,也需要一個‘對手’,專門針對謝家,以免謝家獨大,而曾學知雖然官至參政,曾家後輩卻不得重用,想必他是想借著踩謝家,保持曾家的地位,好讓陛下培養曾家,這樣曾家有重新起來的機會。 ”
林遠聽了也是連連皺眉,“難怪官階越高,辦的事實越少,若是都想著自己家族,又如何為國著想呢。”
“所謂群狼環伺,這些人還盯著自己的利益,且忍他一時罷了。”
林遠若有所思,“林遠受教了,他固然是枷鎖,也是君王信任的保證。”
謝靈點點頭,看來這個未來大舅子也不是太過一根筋,想要撐起一個大家族,不僅要學處理事務的能力,還需耳聰目明,反應得當。
眾人告辭,各自回府辦事。
皇帝命人獨傳端王入宮,端王心忐忑,皇帝問了幾個平常問題之後,突然問道,“今日你五哥和謝靈所奏之事,你以為當如何解決?”
端王一時反應不過來,不常接觸政事的他,哪裏懂這個,隻好想了想道,“五哥和謝家一心為民國,當不與追究,謝淵因此受傷,不可不安撫,謝姊顏並兩位少俠,乃是我輩典範,應當嘉獎。”
“這些?這些都是我在朝堂過的,你你自己的想法。”
端王抬頭看了皇帝一眼,隻好又道“西州之事,辛好及時止住,西州離京都甚遠,簇官員盡然因此而互相勾結,殘害百姓,出賣國本,理應嚴懲。”
“沒有了?”
端王不語。
皇帝咳了兩聲,“那大量換了兩州官員之後,如何迅速回複民生?如何安撫民心?”
“將這些罪臣當眾處置,以平民憤,然後,然後。”
聽了此話,皇帝咳了一陣,歎氣道,“那你以為謝靈如何?”
“謝少卿當為國之棟梁。”
“你大哥,五哥呢?”
端王心一驚,“大哥五哥皆為賢能,兒臣多有不及。”
沉默一陣,“你下去吧,你五哥受傷了,老三雖然回來,可惜他脾氣難馴,這些日子的事務,你也學著些,盯著你三哥,別讓他太出格了是。”
“兒臣告退。”
又是咳嗽個不停,瓊貴妃自屏風後麵出來,倒了一杯茶水,喂他喝了,順順氣,才好了一些。
“端王殿下的確不是君主的料,陛下不要太刻意培養他了,這些年,他從未接觸過,現在也學不過來了,陛下不要為了臣妾,損傷國體啊,燁王和珺王兩位殿下,頗有陛下之風,陛下還是多考慮他們。”
“哦?你也覺得珺王也堪當大任?”
“是啊,臣妾雖然沒怎麼與珺王殿下打過交道,可是平日裏,見他不為利爭搶,辦事認真,少有失誤,陛下對他辦事也是滿意的。名聲也好,而且這次的事,臣妾也聽了,珺王殿下為國為民,甘願冒著被您怪罪,也要做,別的不,他們救了四萬人,我也覺得很了不起了,做事不拖拉,有魄力,這不是和陛下一樣麼。”
“你啊,怎麼盡幫他話,你不怕朕你忘恩負義,不幫端王。”
瓊貴妃放下茶杯,笑道,“臣妾相信陛下不會誤會臣妾的,再,幫要幫在刀刃,要是幫錯了,不是害了他。臣妾這輩子有陛下恩寵已經夠了,榮華富貴也有了,若是陛下願意,臣妾永遠陪您也無妨。”
皇帝歎氣道,“我也不僅是為你和端王著想,朕隻是想著,老九脾氣軟些,不會對兄弟們怎麼樣。燁王和陵王母族太強勝,無論選了誰,以後都是麻煩,珺王怎麼看怎麼勝算不大,朕也不願看到他和老大相爭。朕扶起老九,再讓其它幾個保持平衡,托付給謝靈,日後也可無憂。”
瓊貴妃明白他的擔憂,沒想到年輕時殺伐果斷的陛下,現在卻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可是人心易變,現在哪裏能保證幾十年後的時,何況與其它人起來,端王簡直隻是一隻綿羊,隻是陛下不願意承認罷了。
“陛下,臣妾臣妾雖然沒讀過幾本書,但是卻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何況還是至高的位置,若是陛下把它交給強大的人還好,交給最弱的,不是坐等其它人吃了他?”
皇帝想了想,反而問道,“你真的不在意以後的事?”
“臣妾不圖榮華,唯獨想要獨占一個情字,陛下之情,已經是最好的了。”
皇帝握住她的手,這樣的人兒,怎能不惹人憐愛。
鄭貴妃已經得知了皇帝單獨召見端王之事,還問了許多問題,卻吩咐人不許告訴十皇子,哪裏知道,十皇子自動了那個心思之後,暗安插了自己的人手,也知道了此事,直叫他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