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明。”
吏部尚書前道,“龍將軍與王大人配合默契,臣以為應讓二人繼續合作。”
“此時還未開戰,不須如此,王儀先替朕看好濱州,他日起了變故,再讓他帶著剩下十萬大軍前去支援,龍騰調離濱州,你選個能幹的人,準備接替濱州牧之職。”
“臣領旨。”
稀裏糊塗過了許久,皇帝隻覺處理起政事已經沒有那麼得心應手,應對突發狀況,隻能頭疼。
散朝之後,留下幾人,沈丘也沒走。
聽珺王和謝靈仔細稟報手頭事務之後,讓他們二人先回去。
幾位重臣心大概猜到,皇帝是想商議立儲之事。
當初是他不著急,現在他終於著急了吧?天下局勢瞬息萬變,陛下也太任『性』了些,不過這些,他們也隻敢在心裏想想。
出了朝廷的事,燁王和陵王,都有些讓人失望,燁王的魄力實在是不足,實力強那麼多,卻還是不能壓製陵王,至於陵王,品『性』也確實有不足之處。
這二人看起來,打心眼裏說,都不太合適。
算有心替他們開脫,也說服不了旁人,越是如今這樣的境況,越是能看出一個人的能力。
珺王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心自有章程,麵對危機,沒有慌『亂』,是難得的沉穩,壽誕期間,京城守衛安排的不錯,也有魄力,若是將來戰起,他至少能保住楚國不倒。
想到此處,不得不佩服那謝靈,想必他早已想到這些,料到未來有變,所以放棄了看似合適,但是魄力不足的燁王和『性』格乖張的陵王。
當時還有人懷疑謝靈是想要扶植一個沒有勢力的皇帝,來突顯能力,如今看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皇帝見大家隱隱都有些偏向珺王之意,雖然有些讚同,但是還是不太相信珺王,畢竟他以前並不引人主意,雖然他一直如此認真做事。
謝靈被老太傅教的很好,但是珺王到底能不能壓製得住他,楚國會不會步商國的後塵呢?
此事因他的一些不可言說的心思,再次陷入僵局。
在一旁站了半天的沈丘,終於找到機會,“陛下,臣有事啟奏。”
皇帝這才想起他等了半天了,便道,“帝師有消息了?”
沈丘從兩邊袖子裏掏出厚厚兩遝紙,“是的,帝師料到商國不會太老實,為了以防萬一,特意派了學宮的人,到各地清點核實將領,兵力,糧草,裝備等情況,一一統計,有些地方做了調整,有些很大的調動,要陛下過目,蓋印,才能動作。”
帝師的權限很大,但是總是有限度的,調動十萬以下的兵力輕輕鬆鬆,但是皇帝犯了大錯,令楚國動搖,帝師有責任和義務,撥『亂』反正,權限也會放大很多,有時甚至可以調動天下兵馬。
皇帝一聽,心訝異,“是朕的過失,忘了居安思危的道理。”
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單子有條有理,皇帝心對楚國實力的認知更為清晰,幾個需要他點頭的地方,也極為合理,調動的正是時候。
“朕馬寫調令,讓人發出去。”
“陛下聖明。”
此等機密,這些重臣也不能看,隻能等著了。
“帝師如今實在京城吧?”
沈丘答道,“是,不過還未『露』麵。”
“看來帝師也覺得還不是時候,朕不急。”
調令寫完,命人立刻發出去。
沈丘才道,“陛下對珺王殿下還不夠信任,何不親自問他一問,立儲之事,刻不容緩,楚國必須趕快穩定。”
“這是帝師的意思?”
“帝師無意『插』手立儲之事,但是對楚國內部鬥爭很是擔憂,希望陛下以國事為重。”
別人的話,可以不聽,帝師的話,必須要考慮,他們從來不會無的放矢,若不是真的感受到了威脅,他們也不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朕會考慮的。”
眾人離宮後,皇帝一人思索了一陣,隻覺得心煩不已,帶著人去花園走走,卻又遇到有美姬在賞花嬉戲。
到底還是溫柔鄉舒服,皇帝讓自己忘掉那些煩心事,專心享受著軟玉溫香在懷,聽著美人兒們的鶯語,隻覺得輕鬆自在,如臥雲端。
徐公公想要提醒,又不便打擾,暗地裏打發人去告訴瓊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