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楚國南疆安然無恙,五十萬大軍屯於晉國裕陽關外,兩國都不想在此時大戰,對峙之態勢形成。
晉國朝中上下都十分震驚,加急調兵支援之後,再無人敢提出兵之事。
裕陽關內外共有大軍百萬,若是就這樣打起來,也說不好誰吃虧,但是在這個時候,晉國也不想有那麼大的損失,況且楚軍占據了裕陽關外的晉國五城,他們可以利用這個優勢和晉國周旋,也傷不到楚國半分。
進也進不得,退更是不行,晉國加緊送信,催商國動作,此時隻有商國攻打楚國西邊,吸引楚國的兵力,方可解晉國的尷尬處境。
先前楚國的動作,的確出人意料,沒想到謝姊顏這麼剛,直接調兵奪了晉國五座城池,『逼』到裕陽關下。
有人想的更深一些,謝姊顏雖然看起來是任『性』妄為,可是她能坐穩如今的位置,必定不會真的那麼莽撞,楚國看似是僥幸,其實應該是內部商議好了的決定,至少從現在楚國的態度來看,楚國太子和一幹大臣,都是站在謝姊顏這邊。
太子應該是很信任謝姊顏了。
如此看來,楚國內部是一派團結,不好攻破。
這樣的消息傳到長公主蔡雲媚哪裏,晉國一直不將秦國看在眼裏,大部分都精力都放在了楚國,現在是一個擺脫晉國壓製的好機會。
秦國朝堂討論了許久,秦帝一派的許多人都有些心動了,秦國的版圖不大,發展有限,如果能趁機在晉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那秦國就有更多機會了。
可是秦帝卻一直覺得長公主這樣做,就是為了幫楚國,一定不同意出兵。
長公主道,“陛下如今還以為楚國需要我們的幫助嗎?恐怕他們早就沒有把所謂結盟的力量算在自身實力中,楚國立足至今,靠的都是他們自己,當初提出結盟,也不過是試探秦國的立場罷了,以現在的形勢,楚國根本不需要我們幫助,換個角度來看,是他們把晉國的肉送到了秦國麵前。”
“長公主說的沒錯啊,咱們秦國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的,如果不抓住機會擴張實力,早晚會被別人吞吃,陛下不要在意之前的矛盾,反正我們也不是何楚國聯合,隻是利用他們牽製晉國兵力而已。”
大半的人都讚成攻打晉國。
當時楚國提出結盟的時候,也是這群人瞻前顧後不願意,隻有如今利益擺在眼前,他們才會有做事的膽量。
回到後宮中,本想去找德妃,卻遇到了皇後。
秦帝正在生氣大將軍和長公主一個鼻孔出氣哦,完全不給他麵子,所以無視了皇後。
皇後卻叫住了他,“陛下,臣妾有幾句話可以解您的疑『惑』。”
“就你?你能知道朕的疑『惑』,隻要你不鬧事,朕就沒那麼多煩惱。”
皇後也是大家族出身,見識涵養都不俗,雖然有些看不上這個不合格的皇帝,卻也記得父親說,要她想辦法多提點一下陛下,不要讓他一直那樣任『性』下去,這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傷害太大了。
無論是作為妻子,還是一國之後,她都有義務勸服他,“陛下,臣妾不知您為何與長公主反目。您可以敵視長公主,但是不能拿國事開玩笑,這樣隻會越來越沒有人心,尤其是還有一位賢能在前的情況之下,這樣大家隻會尊敬、支持長公主,而不是來尊敬您。”
“皇後是來指責朕的嗎?你越矩了吧。”
“陛下,臣妾隻想告訴您,想要得到大家真心信服,隻有真心為秦國考慮,讓大家看到你是一個合格負責的君主,如果您一直這樣不肯成長,大家就永遠會把你當成一個孩子,而不是一個發號施令的君王,您執意要做錯的事,隻會失去人心,一直這樣下去,您又如何和長公主相爭呢?”
秦帝若有所悟,“你是說,我要做一個好皇帝,收攏人心,這樣就能壓製她,拿回屬於我的東西對不對?是不是你父親讓你來說的,他還是想支持朕而不是那個戀棧權位的女人是嗎?”
皇後雖然覺得他理解的有些問題,不過如果能讓他做正事,不賭氣拿秦國開玩笑也沒什麼,長公主和陛下對立,不也是為了鍛煉陛下嗎,但是還是道,“長公主不是戀棧權位的人,她隻是不想眼看著陛下做錯事而已。”
“嗬,她是什麼樣的人,朕比你們看的都清楚,她就是不想放棄手中的權位,皇後回去吧,朕知道怎麼做了。”
說著,吩咐身邊的心腹,“宣長公主和大將軍他們來議事。”
皇後心中有些說不上來的隱憂,看秦帝往禦書房去了,自己壓住心事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