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新疆若恙縣誌記載過:1964年10月上旬,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幾天,在羅布泊地區荒原上,我空軍巡場飛機意外發現了一群一二百人的國民黨馬步芳、馬鴻奎餘部殘匪。三天後,這群遊弋了十多年的匪徒被接出荒漠。試想,如果羅布泊及其周邊地帶,沒有水草,沒有野生動物,這幫殘匪何以能在這裏生存十多年呢?在去羅布泊的途中,很多探險隊多次看到受驚嚇後狂奔的野羊,多則數十隻,少則三五隻。這說明,至少羅布泊附近還是有生命的。隻是由於它的生存環境極度惡劣,而神話了羅布泊的禁地身份和可怕的地域特點。彭加木和餘純順兩個著名的探險家,雖然都是在6月葬身羅布泊,但是6月季節是70攝氏度的高溫,無水,極度惡劣的生存環境。所以,這所有的危險隻是一個巧合而已。”
“孩子,你心裏明明知道那不是一個巧合,為什麼嘴硬?”老太太雖然臉上都是褶子,但是小眼睛的眼神卻極其犀利,一眼就能看到楊川的骨子裏。
“羅布泊有著6月不能進入的死亡傳說,這個傳說從羅布泊斷了水源就開始了。彭加木的死亡有太多的未解之謎。他的那次考古,是因為羅布泊出現一種神秘的植物病毒,當地人能赤腳跑上好幾十裏地,速度並非常人能比。因此,國家其實是想要彭加木去尋找一種植物病毒,所以那次考古的領隊,是植物病毒學家彭加木而不是考古學家或者探險家。而彭加木在那次考古中,又作了太多讓人無法理解的決定。他似乎一直都在趕時間。當他的車隊在一個T型口,在後麵的一半車輛沒有跟上的時候,彭加木就斷然決定繼續前行,當時隊裏的人大都反對這個決定,第一,大部分的水和給養,包括電台都在後麵的車輛裏;第二,這個時候繼續前行,天氣和自身狀況都非常不合適。但是彭加木卻堅持自己的決定,導致考察隊在那個T型口走散。他們很快失去了給養和其他團隊的聯係,在沙漠中孤立無援,團隊的給養即將用光。
這時一線曙光又伴隨著第二個不合邏輯來了,通過電台已經聯係到了救援,說第二天就會空降水下來,而油需要再隔幾天。本來已經沒了危機。而在6月17日晚上,彭加木卻留下字條‘我往東部去找水’,自己一個人帶著植物標本離開了隊伍,帶著一份蘇聯考察隊留下的地圖。更加讓人疑惑的是他根本沒有往東去,他的路線走了很短就改變了原來往東的方向。彭加木失蹤後,中國政府四次大規模搜索,始終都不能找到他的遺骸。而探險隊的回憶錄,如果擺放在一起,又是多方的疑點重重,甚至司機和隊友所說的話都不能完全匹配成一個真相。1996年6月,著名探險家餘純順,在徒步羅布泊的時候神秘遇難,沉寂了10年的詭異的羅布泊再次掀起了神秘麵紗令世人驚愕不已。然而,對於徒步了8年的經驗豐富、身體素質非常強壯的冒險家來說,這又未免太過意外了。這裏的疑點也有很多,第一,餘純順居然在距離會合地點3天路程的地方迷失方向,渴死在大漠;第二,對於一個投入人身保險100萬元的人突然死亡,居然當時的決策是現場法醫解剖,然後埋在大漠;第三,更加奇怪的是,他在茫茫大漠的簡單墓穴,居然被盜。這無數的疑點,都指向了一個問題,有一個他和彭加木都遭遇到神秘的事件,有人想要隱瞞,有人想要挖掘,最終這個事件一定是還隱瞞於世的。”
“老師,在新疆若恙縣誌記載過:1964年10月上旬,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幾天,在羅布泊地區荒原上,我空軍巡場飛機意外發現了一群一二百人的國民黨馬步芳、馬鴻奎餘部殘匪。三天後,這群遊弋了十多年的匪徒被接出荒漠。試想,如果羅布泊及其周邊地帶,沒有水草,沒有野生動物,這幫殘匪何以能在這裏生存十多年呢?在去羅布泊的途中,很多探險隊多次看到受驚嚇後狂奔的野羊,多則數十隻,少則三五隻。這說明,至少羅布泊附近還是有生命的。隻是由於它的生存環境極度惡劣,而神話了羅布泊的禁地身份和可怕的地域特點。彭加木和餘純順兩個著名的探險家,雖然都是在6月葬身羅布泊,但是6月季節是70攝氏度的高溫,無水,極度惡劣的生存環境。所以,這所有的危險隻是一個巧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