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怎麼幫忙?”宮錦瀾暗道,獨孤鐸還倒真是個謹慎的人,打探的這般細致。養在深閨的國公小姐真實性情如何,大約隻有府裏貼身的幾個丫鬟才能知曉。
“今日元宵節,聽說侯爺和幾個好友在挽霞樓上相聚。嫂嫂想讓卿兒去樓下猜燈謎,好叫那小侯爺瞧瞧,婉玉並非才疏學淺,見識淺薄。”
京城最繁華的長安大街上酒樓甚多,平素相互競爭的厲害,到了元宵這日,更是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顧客。挽霞樓別出心裁,每年的元宵節便在門口掛上百道燈謎,若是有人解出五十道燈謎,便可進二樓雅間,免費享用一桌酒宴。數年來,這便成了長安街元宵節的一道夜景。
宮錦瀾道:“卿兒聰慧機敏,燈謎自然難不倒她。不過,就算帶著麵具,小侯爺又怎會把卿兒當成婉玉?”
宮夫人得意笑了,“讓卿兒帶著向大柱同去啊。”
宮錦瀾哦了一聲,心道韓氏看上去刻板正統,原來也頗有些心眼,竟能想出這李代桃僵,瞞天過海之計。
安公府的管家向大柱,是京城的一個名人。他是宮夫人的父親當年征討西域時帶回來的一個胡人,棕目卷發不說,身高異乎常人,尋常人隻到他的肩頭。京中許多人都認得他,有他跟著,眾人自然以為帶著麵具的宮卿就是他家小姐向婉玉。
做事一向謹慎嚴謹的宮錦瀾道:“翌日若是小侯爺知曉真相,定會說你和安國公夫人一起欺騙他。此事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宮夫人不以為然:“嫂嫂從未求過我,難得開口我怎好拒絕?再說,我們可沒說猜燈謎的是婉玉,是讓小侯爺自己認為那是婉玉,這怎麼能叫欺騙?”
這不叫欺騙?宮錦瀾搖了搖頭,對女人的邏輯深感無法理解。
夜色還未降臨,長安街上已是人聲鼎沸,萬人空巷。
春節之後,連著上元節,中和節,花朝節和上巳節,個個熱鬧,其中以元宵節最盛,連著三日不禁夜,舉城歡慶,百姓傾巢而出,遊街看燈,徹夜玩樂。
街上人流熙攘,幾乎人人都帶著麵具,這各式各樣的麵具,也成了元宵節的一大勝景。
窮人家通常就在攤鋪上買個便宜的麵具應景,而富貴人家則要別出心裁,一個麵具耗費千金也是常事,花重金請丹青聖手描畫麵具圖案,再請工匠在麵具上鑲金嵌玉,配上珍寶琉璃,力求精美華麗,與眾不同,在上元節之夜引流潮流。
宮夫人精心準備了兩張麵具,一張芙蓉出水,一張國色天香,皆是請了京中名手畫師精心描畫,再送到繡坊將花瓣一朵朵用細金線勾邊點蕊。華燈之下,麵具上的花朵栩栩如生,如盛開在朝陽之下,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暮色初起,宮夫人便帶著宮卿坐上轎子,徑直到了京城最繁華的長安街。
這裏已是人流如潮,摩肩擦踵,全京城的人仿佛都彙集於此。彩燈明燭,火樹銀花的一副盛世繁華,隻逼得星光暗淡,明月寂寥。
“這種事怎麼幫忙?”宮錦瀾暗道,獨孤鐸還倒真是個謹慎的人,打探的這般細致。養在深閨的國公小姐真實性情如何,大約隻有府裏貼身的幾個丫鬟才能知曉。
“今日元宵節,聽說侯爺和幾個好友在挽霞樓上相聚。嫂嫂想讓卿兒去樓下猜燈謎,好叫那小侯爺瞧瞧,婉玉並非才疏學淺,見識淺薄。”
京城最繁華的長安大街上酒樓甚多,平素相互競爭的厲害,到了元宵這日,更是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招攬顧客。挽霞樓別出心裁,每年的元宵節便在門口掛上百道燈謎,若是有人解出五十道燈謎,便可進二樓雅間,免費享用一桌酒宴。數年來,這便成了長安街元宵節的一道夜景。
宮錦瀾道:“卿兒聰慧機敏,燈謎自然難不倒她。不過,就算帶著麵具,小侯爺又怎會把卿兒當成婉玉?”
宮夫人得意笑了,“讓卿兒帶著向大柱同去啊。”
宮錦瀾哦了一聲,心道韓氏看上去刻板正統,原來也頗有些心眼,竟能想出這李代桃僵,瞞天過海之計。
安公府的管家向大柱,是京城的一個名人。他是宮夫人的父親當年征討西域時帶回來的一個胡人,棕目卷發不說,身高異乎常人,尋常人隻到他的肩頭。京中許多人都認得他,有他跟著,眾人自然以為帶著麵具的宮卿就是他家小姐向婉玉。
做事一向謹慎嚴謹的宮錦瀾道:“翌日若是小侯爺知曉真相,定會說你和安國公夫人一起欺騙他。此事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宮夫人不以為然:“嫂嫂從未求過我,難得開口我怎好拒絕?再說,我們可沒說猜燈謎的是婉玉,是讓小侯爺自己認為那是婉玉,這怎麼能叫欺騙?”
這不叫欺騙?宮錦瀾搖了搖頭,對女人的邏輯深感無法理解。
夜色還未降臨,長安街上已是人聲鼎沸,萬人空巷。
春節之後,連著上元節,中和節,花朝節和上巳節,個個熱鬧,其中以元宵節最盛,連著三日不禁夜,舉城歡慶,百姓傾巢而出,遊街看燈,徹夜玩樂。
街上人流熙攘,幾乎人人都帶著麵具,這各式各樣的麵具,也成了元宵節的一大勝景。
窮人家通常就在攤鋪上買個便宜的麵具應景,而富貴人家則要別出心裁,一個麵具耗費千金也是常事,花重金請丹青聖手描畫麵具圖案,再請工匠在麵具上鑲金嵌玉,配上珍寶琉璃,力求精美華麗,與眾不同,在上元節之夜引流潮流。
宮夫人精心準備了兩張麵具,一張芙蓉出水,一張國色天香,皆是請了京中名手畫師精心描畫,再送到繡坊將花瓣一朵朵用細金線勾邊點蕊。華燈之下,麵具上的花朵栩栩如生,如盛開在朝陽之下,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暮色初起,宮夫人便帶著宮卿坐上轎子,徑直到了京城最繁華的長安街。
這裏已是人流如潮,摩肩擦踵,全京城的人仿佛都彙集於此。彩燈明燭,火樹銀花的一副盛世繁華,隻逼得星光暗淡,明月寂寥。
宮夫人在長安街口的平安橋上下了轎,帶著宮卿和侍女下人隨著人流步行到了街中的登月樓。二樓的雅間裏,韓氏和向婉玉已經早來了。
向大柱守候在雅間的門口,他人如其名,如同一根大粗柱子。宮卿從小常去外公家,看得慣了,也不覺得突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