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他休想。”
“兒臣也是此意,但如此一來,他便要取消每年的歲貢,還要借故發兵。”
“小小高昌何足為懼,當年被朕一舉平定,安分了數十年。這新任的高昌王,荒淫好色,貪大喜功,更是不足為懼。”
“出了什麼事?”獨孤後被殿內的動靜引了進來,一見地上的國書和宣文帝漲紅的臉,便異常關切地上前詢問。
慕沉泓將國書撿了起來,遞給獨孤後,“母後請看。”
獨孤後一看便氣得大怒:“還真是有膽。居然敢提出這樣的要求,可笑之極。”
慕沉泓道:“正是,居然揚言要出兵夜郎。依兒臣看,和親不過是尋個由頭,想要幾座城池才是真的。”
“和親之事想也別想。”獨孤後一想到要將唯一的女兒遠嫁高昌,頓時火冒三丈。
和親之事自古有之,但對於宣文帝來說,這事絕不可能。莫說阿九是他唯一的女兒,便是有十個八個,他也不會讓女兒去和親換得邊關的安寧。高昌乃是他年輕時親自帶兵出征過的地方,更是打從骨子裏瞧不起。所以高昌王的威脅,宣文帝嗤之以鼻。
邊關大事事關朝廷社稷的安危,久未臨朝的宣文帝翌日恢複了早朝,召集朝中群臣,商議對策。
碰到這種事,朝中無外乎兩種聲音,一是和,一是打。
宣文帝昨日看到國書的那一刻一時激憤,在妻兒麵前態度強硬不肯答應和親,但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反複斟酌,卻還是覺得能不打仗最好。戰事一起,勞民傷財不說,勝負也未必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高昌這些年來韜光隱晦,漸有國富民強之氣。為政者,必須冷靜理智,而不能逞一時的意氣。眼下百姓安居,朝野平靜,自然是能不打最好。
經過群臣激烈的討論,形成了兩派觀點。
一是請戰派,以兵部尚書木青揚和定遠侯獨孤鐸為代表,要宣文帝派兵去重新征討高昌。獨孤鐸的定遠侯爵位本就被人瞧不上,前些日子又出了薛佳之事,他惶惶然深恐失寵,便想藉此機會能立功求得獨孤後的恩寵,所以態度最為堅決,奈何他的本事宣文帝心知肚明,就算要打,也不會讓他領兵。
一是和親派,以禮部侍郎關雲潔鴻臚寺卿萬永朝為代表。隻不過是群臣都知道阿九乃是帝後心尖上的寶貝,讓九公主去和親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讚成和親的一派也沒敢提出以阿九公主去和親,而是另選一位合適的皇室女子代替公主和親。
慕昭律聽到這裏已是芒刺在背。未嫁的皇室女子,除了阿九,便隻有自己的妹妹慕靈莊了。難道要讓自己的妹妹去遠嫁高昌那矮胖好色的高昌王?他忿然出列道:“臣願領兵征討高昌。求皇上恩準。”
此言一出,頓時將宣文帝置於了難堪的境地。他也心知慕昭律的心思,不舍得將阿九和親,又如何舍得讓侄女去和親,奈何慕家人丁不旺,合起來也就這兩男兩女。
可是,和親的確是一種不勞民傷財,省心省力的做法。若是能嫁個公主過去,免了一場戰亂也未嚐不可,但選誰去,是個問題。
慕靈莊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所以對慕昭律的請戰,宣文帝的確為難,一時難以決斷。
“此事再議,先退朝吧。”
回到坤和宮,阿九已經得了消息,正在和獨孤後談論此事,見到宣文帝回來,阿九立刻起身,撲到父皇身邊,叫道:“父皇,我死也不肯去和親的。”
“你急什麼,父皇母後絕不會答應的。”
阿九道:“我剛才和母後商議,不如讓靈莊去和親。”
獨孤後也道:“皇上,幹脆封了靈莊為公主,嫁給高昌王。這樣也好免了一場事端。”
“這恐怕不合適。”
“為何?”
“睿王今日請戰。朕若是駁了他的請求,再讓靈莊去和親,於情於理都難以開口。”
獨孤後當即道:“皇上若是優柔寡斷開不了口,本宮去說。”
“讓朕再想想。”
慕沉泓這時進了殿內,對帝後道:“父皇母後,兒臣覺得那高昌王和親隻是尋個借口,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幾年他兵強馬壯,生了不軌之心。此次和親應是一個試探,若是答應了,反倒顯得我們怕他。不若直接拒絕,再讓兵部加緊邊關巡防城守,增加兵力,讓他不敢輕舉妄動。他若是膽敢來犯,便直接派兵征討,像父皇當年一樣,打得叫他幾十年不能翻身。”
慕沉泓本是芝蘭玉樹一般的人物,一旦身上出現這種氣勢磅礴的英武之氣,便神采湧動,凜然卓然,不怒而威,頗有盛世君王霸主的風範。
他這番淩厲霸氣而胸有成竹的言論讓性情強悍的獨孤後心裏十分舒暢。但宣文帝年歲漸長,已經過了血氣方剛的年輕歲月,想問題總是更為謹慎保守。他蹙眉在殿內踱了幾步,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朕明日便讓鴻臚寺卿在三品大員中選一位家世清白之女,封了和慰郡主,與那高昌王和親。”
“你父皇說得對,不封公主,隻送他個郡主,即滿足了他的和親要求,也體現了我朝的態度,以示恩威。”
“兒臣領旨,這就去安排。”
阿九這才放下了懸著的心,但經曆這一驚嚇,頓時覺得危機重重。一日不嫁,便隨時都有這種被和親的可能。思及此,她越發的思念沈醉石,既然宣文帝已經恢複了上朝,不如請父皇將他調任回京,速速地嫁給他,從此也就不再擔驚受怕了。
“父皇可知道,皇兄他將沈大人調出京城了?”
宣文帝點了點頭。
“父皇將他召回來吧。”
獨孤後一聽便道:“送他出京最好,曆練曆練,人也能變得圓滑世故些,那一身傲骨須得好好打磨,本宮最是見不得他那不識抬舉的樣子。阿九你有些骨氣,滿朝才俊,難道隻有一個沈醉石,你為何要一意孤行?”
阿九氣道:“母後,如今這情況,女兒趕緊出嫁才能免了這些和親的事情。”
“那也不能隨便就嫁人,你放心,我絕不會讓你和親的。”
宣文帝見母女二人又吵了起來,便心煩意亂地離開,負手走到禦花園,突然見到一個讓他赫然一怔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