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數天,由江南一方麵,來了兩角文書,一角是達總統府,一角是交參議院,內稱:“墊款章程,不但監督財政,直是監督軍隊,萬不可行,應即責令熊總長取消草約,一麵發行不兌換券,權救眉急,並實行國民捐,組織國民銀行,作為後盾”等語。書末署名,乃是南京留守黃興。接連是江西、四川等省,均通電反對。袁總統置諸度外,參議院也作旁觀,隻有這位熊鳳凰,剛剛湊著這個時候,不是被人咒罵,就是惹人譏評。做財政總長的趣味,應該嚐些。他憤無可泄,也擬了一個電稿,拍致各省道:

希齡受職,正值借款談判激烈,外人要求請派外國武官監督撤兵,會同華官點名發餉,並於財政部內選派核算員,監督財政,改良收支,兩次爭論,幾致決裂,經屢次駁議,武官一節,乃作罷論,然支發款項,各銀行尚須信證,議由中政府委派稅司經理。至核算員,則議於部外設一經理墊款核算處,財政部與該團各派一人,並聲明隻能及於墊款所指之用途,至十月墊款支盡後,即將核算處裁撤,此等勉強辦法,實出於萬不得已,今雖撥款三百萬兩,稍救燃眉,然所約七款大綱,並非正式合同,公等如能於數月內設法籌足,或以省款接濟,或以國民捐擔任,以為後盾,使每月七百萬之軍餉,有恃無恐,即可將銀行團墊款借款,一概謝絕,是正希齡之所日夕期之也。希即答複!

各省長官,接到熊總長這般電詰,都變做反舌無聲,就是大名鼎鼎的黃留守,也變不出這麼多銀子,前時所擬方法,統能說不能行,要他從實際上做來,簡直是毫無效果,因此也無可答複,同做了仗馬寒蟬。近時人物,大都如此,所以無一足恃。熊總長複上書辭職,經袁總統竭力慰留,始不果行。再與銀行團磋議,商請取消核計員,及稅司監視權,銀行團代表,以墊款期限,隻有數月,且俟倫敦會議後,如何解決,再行酌改雲雲。看官聽著!這倫敦會議的緣起,係是四國銀行團,借英京倫敦為會議場,研究中國大借款辦法,及日、俄加入問題,小子於前回中,曾說日俄銀行,出來調解,他的本旨,並非是惠愛我國,但因地球上麵,第一等強國,要算英、法、俄、美、日、德六大邦,英、法、美、德既集銀行團,日、俄不應落後,所以與四國團交涉,也要一並加入。強中更有強中手。四國團不便力阻,隻得函問中政府,願否日、俄加入。中政府有何能力,敢阻日、俄,況是請他來的幫手,當然是答一“可”字。

哪知俄人別有用意,以為此項借款,不能在蒙古、滿洲使用,自己方可加入。明明視滿、蒙為外府。日本亦欲除開滿洲,與俄人異意同詞。各存私意。四國團當然不允,且聲言:“此次借款,發行公債,應由本國銀行承當,英為彙豐銀行,法為彙理銀行,德為德華銀行,美為花旗銀行,此外的四國銀行,及四國以外的銀行,均不得幹預。”這項提議,與日、俄大有妨礙,日、俄雖加入銀行團,發行債票,仍須借重四國指定的銀行,與未加入何異,因此拒絕不允,會議幾要決裂了。法國代表,從中調停,要想做和事佬,慫恿五國銀行團代表,由倫敦移至巴黎,巴黎為法國京都,當由法代表主席。法代表亦自張勢力。磋商月餘,俄國公債票得在俄比銀行發行,日本公債票得在日法銀行發行。至日、俄提出的滿、蒙問題,雖未公認,卻另有一種條件訂就,係是六國銀行團中,有一國提出異議,即可止款不借,此條明明為日、俄留一餘地,若對於中國,須受六銀行監督,須用鹽稅抵押。

過了數天,由江南一方麵,來了兩角文書,一角是達總統府,一角是交參議院,內稱:“墊款章程,不但監督財政,直是監督軍隊,萬不可行,應即責令熊總長取消草約,一麵發行不兌換券,權救眉急,並實行國民捐,組織國民銀行,作為後盾”等語。書末署名,乃是南京留守黃興。接連是江西、四川等省,均通電反對。袁總統置諸度外,參議院也作旁觀,隻有這位熊鳳凰,剛剛湊著這個時候,不是被人咒罵,就是惹人譏評。做財政總長的趣味,應該嚐些。他憤無可泄,也擬了一個電稿,拍致各省道:

希齡受職,正值借款談判激烈,外人要求請派外國武官監督撤兵,會同華官點名發餉,並於財政部內選派核算員,監督財政,改良收支,兩次爭論,幾致決裂,經屢次駁議,武官一節,乃作罷論,然支發款項,各銀行尚須信證,議由中政府委派稅司經理。至核算員,則議於部外設一經理墊款核算處,財政部與該團各派一人,並聲明隻能及於墊款所指之用途,至十月墊款支盡後,即將核算處裁撤,此等勉強辦法,實出於萬不得已,今雖撥款三百萬兩,稍救燃眉,然所約七款大綱,並非正式合同,公等如能於數月內設法籌足,或以省款接濟,或以國民捐擔任,以為後盾,使每月七百萬之軍餉,有恃無恐,即可將銀行團墊款借款,一概謝絕,是正希齡之所日夕期之也。希即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