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段等接到此電,料他未肯就緒,再電令龍濟光與陸榮廷婉商。龍正為粵東一帶,黨人蜂起,防不勝防,又聞桂軍逼粵,焦急得很。應六十六回。一奉中央命令,當即電告陸榮廷,說得非常懇切,並浼陸出作調人,陸本無和意,不得已轉告滇、黔,滇督唐繼堯,黔督劉顯世,均不肯照允,且言:“如欲求和,應由中央承認六大條件。”也是六條。這六大條件,卻非常嚴厲,由小子開述如下:

(一)袁世凱於一定期限內退位,可貸其一死,但須驅逐至國外。

(二)依雲南起義時之要求,誅戮附逆之楊度、段芝貴等十三人,以謝天下。

(三)關於帝製之籌備費及此次軍費約六千萬,應抄沒袁世凱及附逆十三人家產賠償。

(四)袁世凱之子孫,三世剝奪公權。

(五)袁世凱退位後,即按照約法,以黎副總統元洪繼任。

(六)文武官吏,除國務員外,一律仍舊供職。但軍隊駐紮地點,須聽護國軍都督之指命。

看官!你想這六條要求,與中央開出的六條款約,簡直是南轅北轍,相差甚遠,有甚麼和議可言?還有最要的聲明,說是:“袁氏一日不退位,和議一日不就範”雲雲。那老袁取消帝製,已是著末一出,若還要他辭去總統,就使護國軍入逼京畿,他也是不肯承認的。天下事有進無退,老袁退了一步,便要驅他入甕,正不出大公子所料。滇、黔既協商定議,遂電複陸榮廷,陸即電龍,龍即電北京。徐、段入報老袁,老袁又吃了一大驚,連忙轉問徐、段,再用何法維持。徐、段沉吟一會,想不出什麼良策,隻好虛言勸慰,說了幾句通套話,告別出來。老袁暗暗著急,想了一夜,複從無法中想出兩法,一是囑參政院長溥倫,要他運動參政,合詞挽留;一是再派阮忠樞南下,運動馮、張,要他聯合各省,一體擁護。誰料溥倫奉了密令,去向各參政商量,各參政多半搖頭,不肯再蹈前轍。阮忠樞到了江寧,與馮密商,馮國璋也是推諉,轉身跑到徐州,張辮帥頗肯效力,奈電詢各省,隻有朱家寶、倪嗣衝兩人複電照允,他省是不置一詞。於是袁氏兩策,盡歸失敗。葫蘆裏的法兒,隻可一用,第二次便無效了。老袁焦急得很,又召集那班帝製元勳,解決最後問題。帝製派人,複提出撻伐主義,要老袁繼續用兵,一麵聯絡倪嗣衝、段芝貴等,教他上書決戰,自請出師。那老袁又膽壯起來,密電總司令曹錕等道:

蔡、唐、陸、劉、梁,迫予退位,予念各將士隨予多年,富貴與共,自問相待不薄,望各激發天良,共圖生存。萬一不幸,予之地位,不能維持,爾等身家俱將不保。現時亂軍要求甚苛,政府均未承認,各將士慎勿輕信謠傳,墮人術中,務必準備軍務,猛奮進攻,切切!特囑。

徐、段等接到此電,料他未肯就緒,再電令龍濟光與陸榮廷婉商。龍正為粵東一帶,黨人蜂起,防不勝防,又聞桂軍逼粵,焦急得很。應六十六回。一奉中央命令,當即電告陸榮廷,說得非常懇切,並浼陸出作調人,陸本無和意,不得已轉告滇、黔,滇督唐繼堯,黔督劉顯世,均不肯照允,且言:“如欲求和,應由中央承認六大條件。”也是六條。這六大條件,卻非常嚴厲,由小子開述如下:

(一)袁世凱於一定期限內退位,可貸其一死,但須驅逐至國外。

(二)依雲南起義時之要求,誅戮附逆之楊度、段芝貴等十三人,以謝天下。

(三)關於帝製之籌備費及此次軍費約六千萬,應抄沒袁世凱及附逆十三人家產賠償。

(四)袁世凱之子孫,三世剝奪公權。

(五)袁世凱退位後,即按照約法,以黎副總統元洪繼任。

(六)文武官吏,除國務員外,一律仍舊供職。但軍隊駐紮地點,須聽護國軍都督之指命。

看官!你想這六條要求,與中央開出的六條款約,簡直是南轅北轍,相差甚遠,有甚麼和議可言?還有最要的聲明,說是:“袁氏一日不退位,和議一日不就範”雲雲。那老袁取消帝製,已是著末一出,若還要他辭去總統,就使護國軍入逼京畿,他也是不肯承認的。天下事有進無退,老袁退了一步,便要驅他入甕,正不出大公子所料。滇、黔既協商定議,遂電複陸榮廷,陸即電龍,龍即電北京。徐、段入報老袁,老袁又吃了一大驚,連忙轉問徐、段,再用何法維持。徐、段沉吟一會,想不出什麼良策,隻好虛言勸慰,說了幾句通套話,告別出來。老袁暗暗著急,想了一夜,複從無法中想出兩法,一是囑參政院長溥倫,要他運動參政,合詞挽留;一是再派阮忠樞南下,運動馮、張,要他聯合各省,一體擁護。誰料溥倫奉了密令,去向各參政商量,各參政多半搖頭,不肯再蹈前轍。阮忠樞到了江寧,與馮密商,馮國璋也是推諉,轉身跑到徐州,張辮帥頗肯效力,奈電詢各省,隻有朱家寶、倪嗣衝兩人複電照允,他省是不置一詞。於是袁氏兩策,盡歸失敗。葫蘆裏的法兒,隻可一用,第二次便無效了。老袁焦急得很,又召集那班帝製元勳,解決最後問題。帝製派人,複提出撻伐主義,要老袁繼續用兵,一麵聯絡倪嗣衝、段芝貴等,教他上書決戰,自請出師。那老袁又膽壯起來,密電總司令曹錕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