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電陳六款,迫龍遵約,旋得複電,說是:“悉如陸命,惟善後條件,請張麵決。”張乃與陸、梁兩人,協議善後,共有四款:(一)是查辦海珠禍首,以明心跡;(二)是由陸、梁至粵,維持粵局;(三)是電請護國軍總司令徐勤,通飭各路護國軍,暫停進行,靜待解決;(四)是嚴辦土匪,保護地方;四款議定後,彼此依約辦理。

張鳴岐方回粵去,不期粵東的獨立,尚未就緒,浙江的獨立,又鬧出一番笑話。原來廣東獨立的消息,傳到浙中,浙江將軍朱瑞,及巡按使屈映光,亟向中央請兵,鞏固浙防,一麵將城內屯兵兩旅,調駐城外。旅長童保暄,本是辛亥革命的發起人,朱瑞恐他為變,所以將他調出。還有葉煥華一旅,亦令移駐,無非是防童聯絡,所以一體遷移。是時駐滬第十師,本擬調粵,因浙事吃緊,由袁政府改令赴浙。且南苑第十二師,航海南來,亦有直接赴浙的消息。應上回。浙人大嘩,紛紛電阻。那時有誌共和的童旅長,複躍然奮起,入城見朱,請即獨立。朱瑞集眾會議,參謀長金華林,師長葉頌清,均反對童說,就是旅長葉煥華,也說是獨立非宜。童保暄道:“今日不獨立,恐他日無暇獨立了。”朱瑞道:“本將軍的意見,不必獨立,也不必不獨立,就是中立了罷。”此策卻好,其難如願何?大眾才退。隔了一天,童保暄探得軍署密謀,擬誘他入署,置諸死地,他乃想出先發製人的計策,號召二十三團二十四團,乘著四月十一日夜間,潛行入城,直攻軍署。

軍署守衛,猝不及防,竟一哄兒散去。童保暄搶步當先,趨入署中,左右四顧,不見一人,一直跑進內室,將樓上樓下,盡行找尋,不但毫無人影,連鬼都沒有了。看官!你道這將軍朱瑞,及全署人員,統從哪裏逃去?原來朱瑞乖巧得很,自聞桂、粵獨立,早已防有他變,先將家眷運往上海,隻自己留住署中,此次轅門遇警,即忙換了便服,走至後院,覷定牆角空隙處,有一枯樹,便攀援上去,一腳跨到牆頭,複解下腰帶,掛在樹梢,用手握住帶端,把身子縋了下去,等到腳踏實地,便放開兩腿,向北逸去。還有署中人役,正要入報將軍,見朱瑞正在逾牆,大家也學了此法,次第出走。

比軍令還要靈捷。童保暄四覓無著,知已遠颺,複轉身出來,移兵至師長署,葉頌清也早走了。再往尋參謀長金華林,旅長葉煥華,統已不知去向。大難來時各自飛。乃複赴巡按使署,巡按使屈映光,倒還從容不迫,出來相迎,見麵扳談,卻很是讚成獨立,並極力褒獎童保暄,願推他為都督。又是一種做品,比朱瑞高出一籌。保喧推讓道:“都督一席,當然推舉屈公,如保暄資輕望淺,怎能勝任?今日此舉,無非是輿情趨向,不得不然呢。”屈映光道:“且集眾公舉便了。”當下召集長官,共同推舉,結果是老屈當選。屈仍避去都督字樣,隻自稱巡按使兼浙軍總司令,與童會銜,電知各處鎮守使呂公望、張載陽、周鳳岐等。於是寧、紹、嘉、湖、台等處,也即日宣告與袁政府脫離關係。誰知老屈的私意,也是模仿龍郡王,當時曉諭人民,比龍王還要圓滑,他說是:

當自電陳六款,迫龍遵約,旋得複電,說是:“悉如陸命,惟善後條件,請張麵決。”張乃與陸、梁兩人,協議善後,共有四款:(一)是查辦海珠禍首,以明心跡;(二)是由陸、梁至粵,維持粵局;(三)是電請護國軍總司令徐勤,通飭各路護國軍,暫停進行,靜待解決;(四)是嚴辦土匪,保護地方;四款議定後,彼此依約辦理。

張鳴岐方回粵去,不期粵東的獨立,尚未就緒,浙江的獨立,又鬧出一番笑話。原來廣東獨立的消息,傳到浙中,浙江將軍朱瑞,及巡按使屈映光,亟向中央請兵,鞏固浙防,一麵將城內屯兵兩旅,調駐城外。旅長童保暄,本是辛亥革命的發起人,朱瑞恐他為變,所以將他調出。還有葉煥華一旅,亦令移駐,無非是防童聯絡,所以一體遷移。是時駐滬第十師,本擬調粵,因浙事吃緊,由袁政府改令赴浙。且南苑第十二師,航海南來,亦有直接赴浙的消息。應上回。浙人大嘩,紛紛電阻。那時有誌共和的童旅長,複躍然奮起,入城見朱,請即獨立。朱瑞集眾會議,參謀長金華林,師長葉頌清,均反對童說,就是旅長葉煥華,也說是獨立非宜。童保暄道:“今日不獨立,恐他日無暇獨立了。”朱瑞道:“本將軍的意見,不必獨立,也不必不獨立,就是中立了罷。”此策卻好,其難如願何?大眾才退。隔了一天,童保暄探得軍署密謀,擬誘他入署,置諸死地,他乃想出先發製人的計策,號召二十三團二十四團,乘著四月十一日夜間,潛行入城,直攻軍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