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以各路軍隊,因彼此誤會,致有移調情事,當經明令一律退駐原防,共維大局。乃據近日報告,戰事迄未中止,群情惶懼,百業蕭條,嗟我黎民,何以堪此?況時方盛暑,各將士躬冒鋒鏑,尤屬可憫。應責成各路將領,迅飭前方,各守防線,停止進攻,聽候命令解決,用副本大總統再三調和之至意!此令。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自段氏四路大軍一齊敗潰,於是魯、豫各省的段派軍官,亦皆瓦解。山東德州方麵,本被邊防軍統領馬良攻入,守將商德全退走。嗣由奉軍往援德全,複擊敗邊防軍,奪回德州,馬良當然竄去。就是信陽戍將趙雲龍,率領部下,與河南旅長李奎元激戰,亦為所敗,被逐出境。還有察哈爾都統王廷楨,起應曹吳,入駐康莊,就在居庸關附近,與邊防軍西北軍,一場劇鬥,邊防軍西北軍均皆敗降,解除武裝,老段小徐的計策,無不失敗。段祺瑞自欲解嘲,因電致直、奉、蘇、贛、鄂、豫等省,大略說是:

頃奉主座電諭:“近日疊接外交團警告,以京師僑民林立,生命財產,極關緊要,戰事如再延長,危險寧堪言狀?應令雙方即日停戰,迅飭前方各守界線,停止進攻,聽候明令解決”等因。祺瑞當即分飭前方將士,一律停止進攻在案。查祺瑞此次編製定國軍,防護京師,蓋以振綱飭紀,並非黷武窮兵,乃因德薄能鮮,措置未宜,致召外人之責言,上勞主座之廑念。撫衷內疚,良深悚惶!查當日即經陳明,設有貽誤,自負其責。現在亟應瀝情自劾,用解愆尤,業已呈請主座,準將督辦邊防事務,管理將軍府事宜各本職,暨陸軍上將本官,即予罷免;並將曆奉獎授之勳位勳章,一律撤銷,定國軍名義,亦於即日解除,以謝國人。謹先電聞。

投阱下石,古今同慨,況段氏誤信小徐,組織安福部,黨同伐異,借債興兵,究為輿論所未容,此次一敗塗地,雖然返躬自責,情願去官,畢竟眾怒未消,謗言益甚。江蘇督軍李純,發一通電,有“殲厥渠魁,指日可待,從此魑魅斂跡,日月重光”等語。又有南北海軍將校林葆懌、藍建樞、蔣拯、杜錫珪等,亦通電聲討安福黨人,曆數罪狀,並稱:“南北實力提攜,共濟艱難”雲雲。最激烈的是吳佩孚,趁這全軍大勝的機會與奉軍同詣京師,駐紮南苑、北苑,請大總統誅戮罪魁。靳雲鵬與張懷芝,到了吳軍,與吳佩孚從容籌商,特提出四大條件:(一)懲辦徐樹錚。(二)解散邊防軍。(三)是解散安福部。(四)是解散新國會。這四條已經中央承認,勸吳即日罷兵。吳佩孚尚未肯幹休,再經靳、張兩人苦口調解,才得吳最後答複,謂:“當轉達曹經略,佩孚不便作主”等語。靳、張乃往與曹錕商議。曹錕雖允停戰,惟對著中央承認四事,尚嫌不足。靳、張雖各具三寸舌根,終未能妥為斡旋,隻得回京複命。徐總統聞報,默忖多時,想此事非借重奉張,不能排解,因即電召張作霖,再作調人。一麵派王懷慶收束近畿軍隊,兼任督辦。懷慶奉令辦理,尚稱得手,所有邊防軍與西北軍,或編入隊伍,或給資遣散,近畿一帶,總算粗安。

前以各路軍隊,因彼此誤會,致有移調情事,當經明令一律退駐原防,共維大局。乃據近日報告,戰事迄未中止,群情惶懼,百業蕭條,嗟我黎民,何以堪此?況時方盛暑,各將士躬冒鋒鏑,尤屬可憫。應責成各路將領,迅飭前方,各守防線,停止進攻,聽候命令解決,用副本大總統再三調和之至意!此令。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自段氏四路大軍一齊敗潰,於是魯、豫各省的段派軍官,亦皆瓦解。山東德州方麵,本被邊防軍統領馬良攻入,守將商德全退走。嗣由奉軍往援德全,複擊敗邊防軍,奪回德州,馬良當然竄去。就是信陽戍將趙雲龍,率領部下,與河南旅長李奎元激戰,亦為所敗,被逐出境。還有察哈爾都統王廷楨,起應曹吳,入駐康莊,就在居庸關附近,與邊防軍西北軍,一場劇鬥,邊防軍西北軍均皆敗降,解除武裝,老段小徐的計策,無不失敗。段祺瑞自欲解嘲,因電致直、奉、蘇、贛、鄂、豫等省,大略說是:

頃奉主座電諭:“近日疊接外交團警告,以京師僑民林立,生命財產,極關緊要,戰事如再延長,危險寧堪言狀?應令雙方即日停戰,迅飭前方各守界線,停止進攻,聽候明令解決”等因。祺瑞當即分飭前方將士,一律停止進攻在案。查祺瑞此次編製定國軍,防護京師,蓋以振綱飭紀,並非黷武窮兵,乃因德薄能鮮,措置未宜,致召外人之責言,上勞主座之廑念。撫衷內疚,良深悚惶!查當日即經陳明,設有貽誤,自負其責。現在亟應瀝情自劾,用解愆尤,業已呈請主座,準將督辦邊防事務,管理將軍府事宜各本職,暨陸軍上將本官,即予罷免;並將曆奉獎授之勳位勳章,一律撤銷,定國軍名義,亦於即日解除,以謝國人。謹先電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