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吳棠出宰清江,距安徽省城,也有好幾百裏,惠徵的死耗,他還未曾確聞。適有一安徽副將,歿在任上。喪船過清江浦,吳棠聞知,忙差人厚致賻儀。因為副將在日,與吳棠格外莫逆,吳棠本沒有異能,全賴副將替他說項,所以要差繁缺,陸續不斷。這次調任清江,也是副將暗中為力。感德生前,圖報死後,這也是人情同然,三百兩厚賻,為此慨與。不料差人誤送蘭兒舟中,取回謝片,返署複命。吳棠不瞧猶可,瞧了桂祥二字,急問差人道:“什麼桂祥,你把這賻儀送到那裏去了?”差人道:“小的也曾問明,她說是由安徽奔回的喪船。”吳棠道:“你也曾識幾個字,難道喪主的姓名都不細看麼?”差人道:“喪主的姓名小的未曾曉得,老爺也未曾吩咐。”吳棠不禁氣憤,把謝片一擲道:“你瞧,你瞧,為什麼有名無姓?名不曉得,姓應記著!”差人道:“這個謝片是一個小姑娘寫的,小的接到謝片,也疑他有名無姓。轉思謝片上麵恐怕是應這樣寫的,因此取了就來。”
吳棠叱道:“混帳的東西,謝片何能無姓?你快去取回賻儀,否則要你賠償。”這一語嚇得差人魂飛天外。正思轉身外走,巧遇一幕友進來。問明仔細,並拾起謝片,對差人道:“我方才聽你複稟,說此片是一姑娘兒寫的,這姑娘約有多少年紀?”差人道:“不過十多歲。”幕友道:“她舟中尚有何人?”差人道:“除這姑娘兒外,還有一個中年的婦人,及一個女孩,一個幼兒。”幕友道:“是否旗裝?”這四字提醒差人,便答道:“小的真是糊塗。師爺如何曉得?”幕友道:“我看謝片上麵有名無姓,這明明是一個旗人。畢竟幕賓有識。隻你說是一小姑娘寫的,我尚不信。”差人道:“小的親眼瞧見,不敢有欺。”幕友便指示吳棠道:“小小的姑娘兒,書法如此秀媚,定是滿洲閨秀,將來未始非一位貴人。今已送給賻儀,何妨將錯便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還請東翁酌奪。”吳大令得此幕賓,也是後半生的福命。吳棠被這幕賓勸解,不覺忿氣漸平。便向差人道:“你且去查問來曆,叫她說明氏族便了。”差人唯唯連聲,從門外走出,一直跑到浦口。幸虧船尚未開。當與蘭兒說明,取了複條,同舟子返署,把來條呈與吳棠。
吳棠閱畢,自語道:他是惠徵的孤兒。我與他握別時,這孤兒尚在懷抱。他曾與我說過名字,我因多事遂致失記。他的喪船過了此地,我也應送他賻儀,不過多費了些。現已如此,好人做到底,我且去探看蘭兒,就便吊唁。至如副將那邊,另備一份送去,便好了結。主意已定,隨問差人道:“她的喪船尚在麼?”差人答了一個“是”字。吳棠道:“你去傳齊皂役,待本縣親到浦口。”差人應聲而出。不一時輿仗俱備,吳大令乘輿出門,徑到浦口停輿。當由差人報知蘭兒喪船,蘭兒隨著母親,上岸迎接。吳棠下了輿,登舟行吊,惠太太舉哀,蘭兒挈弟桂祥稽顙。吊畢,姊弟二人,複至吳棠前叩謁。吳棠扶起兩人道:“相別未久,不料令尊竟已作古,真是可歎!你如何不發一訃聞通知我處?我因某副將喪船過此,齎送賻儀,尋接回片,方知差人投入汝舟。我一時失記桂兒,還不知是誰人,等到家人查複,才識是你們奔喪經此,所以特來吊唁。”委婉說來,恐非全然由衷。
這吳棠出宰清江,距安徽省城,也有好幾百裏,惠徵的死耗,他還未曾確聞。適有一安徽副將,歿在任上。喪船過清江浦,吳棠聞知,忙差人厚致賻儀。因為副將在日,與吳棠格外莫逆,吳棠本沒有異能,全賴副將替他說項,所以要差繁缺,陸續不斷。這次調任清江,也是副將暗中為力。感德生前,圖報死後,這也是人情同然,三百兩厚賻,為此慨與。不料差人誤送蘭兒舟中,取回謝片,返署複命。吳棠不瞧猶可,瞧了桂祥二字,急問差人道:“什麼桂祥,你把這賻儀送到那裏去了?”差人道:“小的也曾問明,她說是由安徽奔回的喪船。”吳棠道:“你也曾識幾個字,難道喪主的姓名都不細看麼?”差人道:“喪主的姓名小的未曾曉得,老爺也未曾吩咐。”吳棠不禁氣憤,把謝片一擲道:“你瞧,你瞧,為什麼有名無姓?名不曉得,姓應記著!”差人道:“這個謝片是一個小姑娘寫的,小的接到謝片,也疑他有名無姓。轉思謝片上麵恐怕是應這樣寫的,因此取了就來。”
吳棠叱道:“混帳的東西,謝片何能無姓?你快去取回賻儀,否則要你賠償。”這一語嚇得差人魂飛天外。正思轉身外走,巧遇一幕友進來。問明仔細,並拾起謝片,對差人道:“我方才聽你複稟,說此片是一姑娘兒寫的,這姑娘約有多少年紀?”差人道:“不過十多歲。”幕友道:“她舟中尚有何人?”差人道:“除這姑娘兒外,還有一個中年的婦人,及一個女孩,一個幼兒。”幕友道:“是否旗裝?”這四字提醒差人,便答道:“小的真是糊塗。師爺如何曉得?”幕友道:“我看謝片上麵有名無姓,這明明是一個旗人。畢竟幕賓有識。隻你說是一小姑娘寫的,我尚不信。”差人道:“小的親眼瞧見,不敢有欺。”幕友便指示吳棠道:“小小的姑娘兒,書法如此秀媚,定是滿洲閨秀,將來未始非一位貴人。今已送給賻儀,何妨將錯便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還請東翁酌奪。”吳大令得此幕賓,也是後半生的福命。吳棠被這幕賓勸解,不覺忿氣漸平。便向差人道:“你且去查問來曆,叫她說明氏族便了。”差人唯唯連聲,從門外走出,一直跑到浦口。幸虧船尚未開。當與蘭兒說明,取了複條,同舟子返署,把來條呈與吳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