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這小安子巴結宮闈,嚐語西太後道:“皇帝聖齡漸長,聰明的了不得。現聞性愛微行,都城中有花有酒,易動聖心,不如趕辦大婚,防微杜漸為是。”西太後道:“我也這般想,但急切無此淑女,頗費躊躇。”小安子道:“員外郎鳳秀有一女兒,聽說德容俱備,若選立中宮,定能母儀天下。”想是暗得賄托。西太後道:“年齡如何?”小安子道:“比皇上約差一二歲。”西太後道:“且與東太後商議,再作計較。”小安子道:“民間婚嫁也須先時籌備,況皇上大婚,理應於數年前籌辦起來。如督製龍衣,采織緞匹等事,均應提早趕辦。”西太後道:“近來蘇杭兩處的織造,統是照例敷衍,所進呈的衣服,並沒有什麼出色。”厭故喜新。小安子忙接口道:“聞得粵東繡工異常精致,何不派人采辦?”
西太後道:“派誰去?”正要你說此語。小安子道:“總要派―個精細的人去幹這事,方能配合身材,適中程度。不但皇上大婚的龍衣要格外仔細,就是太後平日服用亦須精辦幾件方好。”西太後素愛時裝,聽著這語,愈覺中意。便道:“派別人去恐沒一人像你精細,派你去又是不便,奈何!”要西太後自己道出,小安子真乖刁。小安子道:“奴才雖是粗魯,此事還能辦得。未知何故不便?”西太後道:“你不聞本朝祖製麼?祖製是宮監不得離都。”小安子道:“太後便是老祖宗,要怎麼辦便怎麼辦。若事事受著牽製,還辦得什麼事情?”這句話若從別人道出,定要受西太後嚴斥,獨小安子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西太後偏與他有緣,竟慨然俯允說:“你要去也是不妨,唯須秘密才是,休得沿途羅唆。”這是受激而來,不要看作俯允。小安子忙跪倒謝恩。西太後又囑咐他快去快來,小安子連聲遵旨。拜辭太後,即日整裝出宮。
都門裏麵尚守著西太後的密諭,不敢聲揚,一出都便是天髙皇帝遠,由他作福作威。他乘著兩艘太平船,船上懸著大旗,中繪一日,日中又繪著三足烏。何不繪獨角獸!兩旁列著許多旗幟,不是畫龍,就是畫鳳。船內隨從多人,一半是妙年的妖童,一半是絕色的少女。既是太監,需此何為?調絲品竹,音韻悠揚,所過地方,兩岸觀者如堵。地方官差人探問,答稱奉旨南下,督織龍衣。看官,你想這位聲勢煊赫的安欽差,那個不前來趨奉呢?小安子不待勒索,已是金帛滿前,腰纏十萬。好一個美差。自直隸至山東,正是新秋時候,天高氣爽,水淨山明。小安子騁目舒懷,格外高興。到了七月廿一日,適值小安子生日,在船中大開筵宴。上座設著西太後所賜的龍衣,闔舟男女依次拜祝。要拜死了。拜畢,小安子高踞上座,左男右女,侍坐承歡,玉軟香溫,紙醉金迷,足足的樂了一整日,方才撤肴。
偏這小安子巴結宮闈,嚐語西太後道:“皇帝聖齡漸長,聰明的了不得。現聞性愛微行,都城中有花有酒,易動聖心,不如趕辦大婚,防微杜漸為是。”西太後道:“我也這般想,但急切無此淑女,頗費躊躇。”小安子道:“員外郎鳳秀有一女兒,聽說德容俱備,若選立中宮,定能母儀天下。”想是暗得賄托。西太後道:“年齡如何?”小安子道:“比皇上約差一二歲。”西太後道:“且與東太後商議,再作計較。”小安子道:“民間婚嫁也須先時籌備,況皇上大婚,理應於數年前籌辦起來。如督製龍衣,采織緞匹等事,均應提早趕辦。”西太後道:“近來蘇杭兩處的織造,統是照例敷衍,所進呈的衣服,並沒有什麼出色。”厭故喜新。小安子忙接口道:“聞得粵東繡工異常精致,何不派人采辦?”
西太後道:“派誰去?”正要你說此語。小安子道:“總要派―個精細的人去幹這事,方能配合身材,適中程度。不但皇上大婚的龍衣要格外仔細,就是太後平日服用亦須精辦幾件方好。”西太後素愛時裝,聽著這語,愈覺中意。便道:“派別人去恐沒一人像你精細,派你去又是不便,奈何!”要西太後自己道出,小安子真乖刁。小安子道:“奴才雖是粗魯,此事還能辦得。未知何故不便?”西太後道:“你不聞本朝祖製麼?祖製是宮監不得離都。”小安子道:“太後便是老祖宗,要怎麼辦便怎麼辦。若事事受著牽製,還辦得什麼事情?”這句話若從別人道出,定要受西太後嚴斥,獨小安子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西太後偏與他有緣,竟慨然俯允說:“你要去也是不妨,唯須秘密才是,休得沿途羅唆。”這是受激而來,不要看作俯允。小安子忙跪倒謝恩。西太後又囑咐他快去快來,小安子連聲遵旨。拜辭太後,即日整裝出宮。
都門裏麵尚守著西太後的密諭,不敢聲揚,一出都便是天髙皇帝遠,由他作福作威。他乘著兩艘太平船,船上懸著大旗,中繪一日,日中又繪著三足烏。何不繪獨角獸!兩旁列著許多旗幟,不是畫龍,就是畫鳳。船內隨從多人,一半是妙年的妖童,一半是絕色的少女。既是太監,需此何為?調絲品竹,音韻悠揚,所過地方,兩岸觀者如堵。地方官差人探問,答稱奉旨南下,督織龍衣。看官,你想這位聲勢煊赫的安欽差,那個不前來趨奉呢?小安子不待勒索,已是金帛滿前,腰纏十萬。好一個美差。自直隸至山東,正是新秋時候,天高氣爽,水淨山明。小安子騁目舒懷,格外高興。到了七月廿一日,適值小安子生日,在船中大開筵宴。上座設著西太後所賜的龍衣,闔舟男女依次拜祝。要拜死了。拜畢,小安子高踞上座,左男右女,侍坐承歡,玉軟香溫,紙醉金迷,足足的樂了一整日,方才撤肴。
一帆風順,又隔數天,這日到了泰安縣地方。夕陽在山,方擬停泊,忽後麵來了好幾隻快船,船頭立著一個軍裝打扮的武官,高聲喝道:“前麵是否安欽差的坐船?”這邊水手即叱道:“不是安大人坐船,是那一個!你們大驚小怪做什麼?”語未畢,但聽武官答道:“既是安欽差,有事要見。”水手不知他是什麼來頭,還想嗬叱,乃船內小安子,已經聽見,便道:“外麵何故喧嘩?”當由侍從查明,據實回報。小安子暗想道:“難道此處地方官送贐儀來麼?”休再妄想。便道:“船且少住,容他進來。”不一時,那武官帶領兵弁數十名入艙,向著小安子拱手道:“你就是安欽差麼?”小安子不禁發怒道:“何物武夫,毫不知禮!”武官道:“我是山東總兵王正廷,奉撫憲命邀你同去。”小安子益怒道:“什麼撫憲不撫憲,就是當今皇上也不好得罪咱們。你去回報你混帳的撫憲,要老子去,除非奉皇太後的特旨!”王正廷正色道:“正是奉旨到此!”小安子道:“放屁,咱們奉懿旨南下,與你撫憲何涉?”王正廷道:“你到了撫憲處,自能分曉。”小安子道:“咱們不去,你敢如何?”王正廷道:“你不去,休怪得罪。”便命兵弁將安監侍從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