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忽忽又是一兩年,同治帝已是十七歲了。西太後想起大婚典禮籌備有年,乘此時光,正應趕緊舉行。隨與東太後商議,並提起鳳秀的女兒。先入為主。東太後道:“鳳女也好。但聞得崇綺有個女兒,賢明婉淑,頗與皇兒相配。且崇綺曾中狀元,乃是本朝罕有的盛事。國初時候,滿、漢分榜,隻有旗人麻勒吉,得賜狀頭。至滿、漢同榜後,崇綺算是第一個發跡。若選他女兒為後,豈不是格外喜慶麼?”西太後躊躇半晌,方說道:“恐怕年齡太大些,聞崇女現年已十九了。”原來你亦知道了。東太後道:“比皇兒隻差兩歲,也不算什麼年長。鳳女的年齡是否與皇兒相當?”西太後道:“論起年紀來,鳳女尚隻十四,但德性恰是很好哩。此外還有前任都統賽尚阿的女兒,舊任知府崇齡的女兒,才貌統是過得去,前已各派宮眷驗視過了。”又見西太後早有成心。東太後道::“且去召皇兒進來,令他參酌何如?”
西太後道:“這也不妨。”便飭宮監召皇上入見。不一時,同治帝已到。謁過兩太後。西太後道:“我兩人與你擇後,你喜歡年輕的,抑年長的?”同治帝不禁靦腆起來,呆立一旁。東太後道:“得―賢後,也是要緊,但說何妨?”同治帝道:“這憑聖母定奪。”西太後就把上文所敘的四女,略述一遍,並說鳳女年紀雖輕,恰是賢慧得很。東太後又插口道:“我是主張年長的。年長的女子,究竟多些閱曆。”同治帝即答道:“崇女年紀最長,應較合選。”東太後便笑道:“你倒也這般說麼!”西太後暗暗納悶,麵上隱露不悅狀。東太後瞧著道:“且與恭王奕商議,再作計較。”到了恭王入見,也以立長為是。西太後不便違眾,隻得選立崇女為後。已伏嘉順不終案。命欽天監揀擇吉期,定於同治十一年九月舉行大婚典禮。
即於同治十一年春間,預降懿旨:選翰林院侍講崇綺女阿魯特氏為後。所有納采大征,及一切事宜,昔派恭親王奕,戶部尚書寶鋆,會同各該衙門詳核典章,敬謹辦理,等語。詔甫下,兩江總督曾國藩由江寧藩司奏報出缺。兩宮太後很是痛悼,輟朝三日,賜恤特優。轉眼間,暑往寒來,大婚期邇。先期備行六禮,加恩封崇綺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爾佳氏為一品夫人。至九月十二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廟。越日,同治帝禦太和殿,遣惇親王奕為正使,貝勒奕劻為副使,特奉皇後冊寶,詣承恩公崇綺第,冊封崇女阿魯特氏為皇後。又因西太後屬意鳳女,由恭王奕先日調停,冊封為妃。另命大學士文祥,及禮部尚書靈桂,齎冊印至員外郎鳳秀第,封鳳女富察氏為慧妃。是夕,即命惇親王奕,及貝子載容,行奉迎皇後禮。前導的是太和殿侍衛,後隨的是坤寧宮彩娥,還有無數宮監,擁著一乘全頂金黃蟠龍繡鳳的寶輿,所有儀仗,目不勝睹,筆不勝述。與第七回貴妃歸省敘筆不同,前文詳敘儀仗,本文詳述侍從,以免重複。
悠悠忽忽又是一兩年,同治帝已是十七歲了。西太後想起大婚典禮籌備有年,乘此時光,正應趕緊舉行。隨與東太後商議,並提起鳳秀的女兒。先入為主。東太後道:“鳳女也好。但聞得崇綺有個女兒,賢明婉淑,頗與皇兒相配。且崇綺曾中狀元,乃是本朝罕有的盛事。國初時候,滿、漢分榜,隻有旗人麻勒吉,得賜狀頭。至滿、漢同榜後,崇綺算是第一個發跡。若選他女兒為後,豈不是格外喜慶麼?”西太後躊躇半晌,方說道:“恐怕年齡太大些,聞崇女現年已十九了。”原來你亦知道了。東太後道:“比皇兒隻差兩歲,也不算什麼年長。鳳女的年齡是否與皇兒相當?”西太後道:“論起年紀來,鳳女尚隻十四,但德性恰是很好哩。此外還有前任都統賽尚阿的女兒,舊任知府崇齡的女兒,才貌統是過得去,前已各派宮眷驗視過了。”又見西太後早有成心。東太後道::“且去召皇兒進來,令他參酌何如?”
西太後道:“這也不妨。”便飭宮監召皇上入見。不一時,同治帝已到。謁過兩太後。西太後道:“我兩人與你擇後,你喜歡年輕的,抑年長的?”同治帝不禁靦腆起來,呆立一旁。東太後道:“得―賢後,也是要緊,但說何妨?”同治帝道:“這憑聖母定奪。”西太後就把上文所敘的四女,略述一遍,並說鳳女年紀雖輕,恰是賢慧得很。東太後又插口道:“我是主張年長的。年長的女子,究竟多些閱曆。”同治帝即答道:“崇女年紀最長,應較合選。”東太後便笑道:“你倒也這般說麼!”西太後暗暗納悶,麵上隱露不悅狀。東太後瞧著道:“且與恭王奕商議,再作計較。”到了恭王入見,也以立長為是。西太後不便違眾,隻得選立崇女為後。已伏嘉順不終案。命欽天監揀擇吉期,定於同治十一年九月舉行大婚典禮。
即於同治十一年春間,預降懿旨:選翰林院侍講崇綺女阿魯特氏為後。所有納采大征,及一切事宜,昔派恭親王奕,戶部尚書寶鋆,會同各該衙門詳核典章,敬謹辦理,等語。詔甫下,兩江總督曾國藩由江寧藩司奏報出缺。兩宮太後很是痛悼,輟朝三日,賜恤特優。轉眼間,暑往寒來,大婚期邇。先期備行六禮,加恩封崇綺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爾佳氏為一品夫人。至九月十二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廟。越日,同治帝禦太和殿,遣惇親王奕為正使,貝勒奕劻為副使,特奉皇後冊寶,詣承恩公崇綺第,冊封崇女阿魯特氏為皇後。又因西太後屬意鳳女,由恭王奕先日調停,冊封為妃。另命大學士文祥,及禮部尚書靈桂,齎冊印至員外郎鳳秀第,封鳳女富察氏為慧妃。是夕,即命惇親王奕,及貝子載容,行奉迎皇後禮。前導的是太和殿侍衛,後隨的是坤寧宮彩娥,還有無數宮監,擁著一乘全頂金黃蟠龍繡鳳的寶輿,所有儀仗,目不勝睹,筆不勝述。與第七回貴妃歸省敘筆不同,前文詳敘儀仗,本文詳述侍從,以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