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後恰無所事事,憑著心思靈巧,增訂一幅列仙慶壽圖,預為萬壽期間的玩意兒。什麼叫作列仙慶壽圖?把列仙傳人物,選出幾個,先用骰子擲點,某點為某仙,由入局者分認,大意與升官圖相同。從前乾隆年間,高宗純皇帝創製此圖,每當新年慶賀期內,與後妃人等,擲骰消閑。圖中有貝闕、瀛洲、蓬島、瑤池諸類,不一而足。西太後易以實名,將中國地圖作為標記,以頤和園為萬壽宮,從各省起馬,先到萬壽宮者,列席大賀。下手之法:用牙簽作籌,對徑約寸半,厚約二分半,上鐫仙名;每人各執一籌,擲殽認點,點多者進行最捷,點少者逗留不得前;逗留數次,例須流配,出局注銷。入局的人愈多愈佳,最少用八人,即以八仙為記號。居然自命為王母。若不得已隻有四人,則每人執兩籌,當作八人之數。西太後改製既成,便與宮眷試博,頗覺便利。

這時候,最得慈寵的宮眷,一個係榮壽公主,就是恭親王的女兒。見第十三回。她從前曾嫁額駙誌端。誌端早卒,隻有一子麟光,承襲先代世爵。公主青年守孀,本為太後養女,至是越加憐惜,令她侍直園中。較前尤詳。一個係醇王福晉,便是西太後的親妹子。自光緒帝嗣立,醇王福晉,嚐出入宮禁,西太後賜坐杏黃轎,她卻秉性謙衝,仍不敢用。受教醇王久矣。西太後退養頤和園,福晉也常去問安,所以時依左右。一個係步軍統領榮祿的妻室,榮祿入京,重得慈眷,其妻亦奉召入園,隨時承值。一個係將來大阿哥溥儁之母,即端郡王載漪的福晉。她本是阿拉善王的女兒,雅善詞令,能伺西太後意旨,太後至佛香閣拜佛,她嚐親為扶輿。為後文伏筆。一個係李總監蓮英的妹子,芳年二八,姿色可人,因蓮英得寵,乘機隨入,聰明狡黠,不亞乃兄,以此得太後歡心,嚐呼為大姑娘而不名。自有這數人希旨承顏,樂得西太後意恬神適。西太後遂自加徽號,令承直人等統稱她作老佛爺,或稱她作老祖宗。這也不在話下。

隻是西太後性好繁華,滿擬萬壽屆期,做一場曠古未有的盛事。從新年起,籌備到四五月間,已是大致楚楚。四境到也帖然,獨英人得緬甸後,侵入雲南西徼,占去邊境數百裏,虧得駐英使臣薛福成,夙嫻應對,向英外部抗議數回,爭回滇邊龍川江中的大洲,及蠻募土司與野人山的昔馬地;又收還孟連、江洪、兩土司的上邦權,立滇緬條約二十款,還算是亡羊補牢的良策。不沒薛使。隨後駐美使臣楊儒,因美人限製華工,與美政府訂約六條。在美之華工,不得虐待,未至美之華工,自行禁止,也算和平了結。此外如湖南會匪鄧世恩等,竄入江西,永北廳匪丁洪潰等,滋擾川滇邊境,都是幺麽小醜,不值一戰。當由江西巡撫德馨,雲貴總督王文韶,調遣官兵數千名,一鼓蕩平,先後奏捷。直隸總督李鴻章,又奏稱校閱海軍,業已蕆事,技藝如何純熟,行陣如何整齊,炮台船塢各工如何堅固,說得洋洋灑灑,簡直是威若虓虎,鞏如金湯。處處為下文反照。西太後在頤和園,聞了這種佳音,自然欣慰。暗想五旬壽辰,為了越南交涉,與法宣戰,弄得內外慌亂,無心祝嘏,草草成禮,便算了事。今已太平了八九年,淨洗甲兵長不用,安排典禮慶無疆,想再不至有什麼意外了。慢著。誰料世變無常,安危俄頃,一刹那間,東海波濤,突然卷到直隸灣內,把一場萬壽盛舉,化作煙消霧散。中外人士反說,遇著西太後壽期,定要鬧出極大的戰釁來。氣得這位老佛爺滿腹懊惱,無處可訴。這也是造化小兒巧於播弄了。諧中寓莊。

西太後恰無所事事,憑著心思靈巧,增訂一幅列仙慶壽圖,預為萬壽期間的玩意兒。什麼叫作列仙慶壽圖?把列仙傳人物,選出幾個,先用骰子擲點,某點為某仙,由入局者分認,大意與升官圖相同。從前乾隆年間,高宗純皇帝創製此圖,每當新年慶賀期內,與後妃人等,擲骰消閑。圖中有貝闕、瀛洲、蓬島、瑤池諸類,不一而足。西太後易以實名,將中國地圖作為標記,以頤和園為萬壽宮,從各省起馬,先到萬壽宮者,列席大賀。下手之法:用牙簽作籌,對徑約寸半,厚約二分半,上鐫仙名;每人各執一籌,擲殽認點,點多者進行最捷,點少者逗留不得前;逗留數次,例須流配,出局注銷。入局的人愈多愈佳,最少用八人,即以八仙為記號。居然自命為王母。若不得已隻有四人,則每人執兩籌,當作八人之數。西太後改製既成,便與宮眷試博,頗覺便利。

這時候,最得慈寵的宮眷,一個係榮壽公主,就是恭親王的女兒。見第十三回。她從前曾嫁額駙誌端。誌端早卒,隻有一子麟光,承襲先代世爵。公主青年守孀,本為太後養女,至是越加憐惜,令她侍直園中。較前尤詳。一個係醇王福晉,便是西太後的親妹子。自光緒帝嗣立,醇王福晉,嚐出入宮禁,西太後賜坐杏黃轎,她卻秉性謙衝,仍不敢用。受教醇王久矣。西太後退養頤和園,福晉也常去問安,所以時依左右。一個係步軍統領榮祿的妻室,榮祿入京,重得慈眷,其妻亦奉召入園,隨時承值。一個係將來大阿哥溥儁之母,即端郡王載漪的福晉。她本是阿拉善王的女兒,雅善詞令,能伺西太後意旨,太後至佛香閣拜佛,她嚐親為扶輿。為後文伏筆。一個係李總監蓮英的妹子,芳年二八,姿色可人,因蓮英得寵,乘機隨入,聰明狡黠,不亞乃兄,以此得太後歡心,嚐呼為大姑娘而不名。自有這數人希旨承顏,樂得西太後意恬神適。西太後遂自加徽號,令承直人等統稱她作老佛爺,或稱她作老祖宗。這也不在話下。

隻是西太後性好繁華,滿擬萬壽屆期,做一場曠古未有的盛事。從新年起,籌備到四五月間,已是大致楚楚。四境到也帖然,獨英人得緬甸後,侵入雲南西徼,占去邊境數百裏,虧得駐英使臣薛福成,夙嫻應對,向英外部抗議數回,爭回滇邊龍川江中的大洲,及蠻募土司與野人山的昔馬地;又收還孟連、江洪、兩土司的上邦權,立滇緬條約二十款,還算是亡羊補牢的良策。不沒薛使。隨後駐美使臣楊儒,因美人限製華工,與美政府訂約六條。在美之華工,不得虐待,未至美之華工,自行禁止,也算和平了結。此外如湖南會匪鄧世恩等,竄入江西,永北廳匪丁洪潰等,滋擾川滇邊境,都是幺麽小醜,不值一戰。當由江西巡撫德馨,雲貴總督王文韶,調遣官兵數千名,一鼓蕩平,先後奏捷。直隸總督李鴻章,又奏稱校閱海軍,業已蕆事,技藝如何純熟,行陣如何整齊,炮台船塢各工如何堅固,說得洋洋灑灑,簡直是威若虓虎,鞏如金湯。處處為下文反照。西太後在頤和園,聞了這種佳音,自然欣慰。暗想五旬壽辰,為了越南交涉,與法宣戰,弄得內外慌亂,無心祝嘏,草草成禮,便算了事。今已太平了八九年,淨洗甲兵長不用,安排典禮慶無疆,想再不至有什麼意外了。慢著。誰料世變無常,安危俄頃,一刹那間,東海波濤,突然卷到直隸灣內,把一場萬壽盛舉,化作煙消霧散。中外人士反說,遇著西太後壽期,定要鬧出極大的戰釁來。氣得這位老佛爺滿腹懊惱,無處可訴。這也是造化小兒巧於播弄了。諧中寓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