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燕青是梁山泊的外交部長,相信喜愛水滸同道的不會有大異議。
此外,按晁蓋的遺囑,盧俊義是可以坐梁山第一交椅的。當然,現實情況中,盧俊義不可能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但在宋江等人心中,應該是欠盧俊義一個大人情的。講義氣,守信諾,是強盜團夥的基本規矩。既然沒有遵照晁天王的遺囑,即屬不仁不義行為,為江湖人所不齒。即使考慮水泊梁山當時的現實情況,沒辦法將第一把交椅送給盧俊義,但起碼在宋江心中,歉疚應該還是有的。有歉疚當然要補償。可補償什麼呢?可盧俊義是北方大財主,論財勢在梁山隻輸柴進一人。財上不缺,補美色?宋江能有什麼資源配玉麒麟?沒辦法,那就隻能在人事安排上補了,而盧俊義的親人,也就燕青一個。
因此,在把盧俊義排在天罡第二的同時,也把天罡星最後一名給到浪子燕青,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安排,也是多贏之舉。而燕青也用自己的能力,證明排他在天罡,對梁山太劃算了。
7.5最後的挽歌
殉情(自殺)是人類表達特殊感情的方式之一,因為中國曆史悠久,文化發達,殉情也就成了中國古代特殊人文景觀之一。所謂士為知己死,花為悅己者容,說的都是這個道理。荊柯剌秦王,孟薑女千裏尋夫哭倒長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都是經典的傳說中的殉情故事。悽美有之,悲壯有之。
人為什麼要殉情?當然是有情義在。殉情的表現形式可謂花樣繁多,如服毒(種類繁多,水銀、鹵水等),如上吊,如跳河(投湖、投井)的,如撞牆(撞鍾、撞柱),如絕食,如吞金,等等。
從水滸一書來說,殉情不僅是水滸英雄退出曆史的方式之一,更是最後的謝幕方式,當然,也是最悽慘的謝幕方式。梁山的正副天王,宋江與盧俊義,最後被蔡京、高俅等奸臣蒙蔽徽宗,用賜酒方式致死。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殉情的,隻有兩個半人而已,一個是吳用,一個是花榮,半個是李逵,都是宋江不折不扣的死黨。誰親誰厚,隻有到關鍵時候才看得出來。
李逵兌現忠心
為什麼說李逵是半個殉情者?因為宋江臨死前,騙請李逵到自己的住處喝酒,並藥死了李逵。就是說,李逵的喝藥,至少有一半非為主動選擇。
其實,宋江大可不必騙李逵喝藥酒,宋江死,李逵活著的意義也就失去了。“且說黑旋風李逵自到潤州做了都統製,心中隻是悶倦,與眾終日喝酒,隻愛貪杯。”(第一百二十回)看看,離開梁山群雄的李逵,簡直生不如死。他的這種處境,幾乎與猛張飛臨死前的表現一樣,唯一的區別是不打部下。在這種情況下,聽說宋江叫自己,李逵隻留下一句“哥哥取我,必有話說”(第一百二十回),馬上去找宋江大哥去了。
一個“取”字,將李逵對宋江的忠心,表露得一清二楚。李逵曾多次說過,他這一生,天王老子誰都不怕,誰的話都可以不聽,就是宋江哥哥。梁山大排名時,因為聽不慣宋江的招安說法,武鬆不滿發難,李逵酒喝高了將桌子掀翻,宋江怒中要斬李逵。李逵酒後醒來說句實話:“我夢裏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罷。”(第七十一回)
李逵為什麼對宋江如此忠心?在“小錢眼大規則”一章,曾經對此事做過分析。宋江對李逵的知遇之恩最厚,沒有人像宋江那樣,初次見麵就給了十兩銀子。在確定了大哥小弟關係後,又一次給了五十兩銀子。
李逵不是見利忘義之徒,不能說宋江給了銀子,李逵對宋江就言聽計從。不過,宋江給李逵的銀子,卻讓他感受到一個大哥對他的器重,這一點不比銀子的分量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