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宋公明蘇州大會垓(2 / 3)

兵知虛實方為得,將識存亡始是賢。

方貌兩端俱不省,冥驅八將向軍前。

宋江笑道:“若是我兩個並你一個,也不算好漢。你使八個出來,我使八員首將和你比試本事,便見輸贏。但是殺下馬的,各自抬回本陣,不許暗箭傷人,亦不許搶擄屍首。如若不見輸贏,不得混戰,明日再約廝殺。”方貌聽了,便叫八將出來,各執兵器,驟馬向前。宋江道:“諸將相讓馬軍出戰。”說言未絕,八將齊出。那八人?關勝、花榮、徐寧、秦明、朱仝、黃信、孫立、郝思文。宋江陣內,門旗開處,左右兩邊,分出八員首將,齊齊驟馬,直臨陣上。兩軍中花腔鼓擂,雜彩旗搖,各家放了一個號炮,兩軍助著喊聲,十六騎馬齊出,各自尋著敵手,捉對兒廝殺。那十六員將佐,如何見得尋著敵手,配合交鋒?關勝戰劉贇,秦明戰張威,花榮戰徐方,徐寧戰鄔福,朱仝戰苟正,黃信戰郭世廣,孫立戰甄誠,郝思文戰昌盛。兩陣上主帥立了信約。十六員大將交鋒廝殺,真乃是堪描堪畫。但見:

征塵迷鐵甲,殺氣罩銀盔。繡旗風擺團花,駿馬煙籠金。英雄關勝,舞青龍刀直奔劉贇;猛健徐寧,挺金槍勇衝鄔福。節級朱仝逢苟正,鐵鞭孫立遇甄誠。秦明使棍戰張威,郭世廣正當黃信。徐方舉槊鬥花榮,架隔難收;昌盛橫刀敵思文,遮攔不住。

這一十六員猛將,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敵。鬥到三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贏得的是誰?美髯公朱仝,一槍把苟正刺下馬來。兩陣上各自鳴金收軍,七對將軍分開。兩下各回本陣。

三大王方貌見折了一員大將,尋思不利,引兵退回蘇州城內。宋江當日催攢軍馬,直近寒山寺下寨。升賞朱仝,裴宣寫了軍狀,申複張招討,不在話下。

且說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堅守不出,分調諸將,守把各門,深栽鹿角,城上列著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窩鋪內熔煎金汁,女牆邊堆垛灰瓶,準備牢守城池。

次日,宋江見南兵不出,引了花榮、徐寧、黃信、孫立,帶領三十餘騎馬軍,前來看城。見蘇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環繞,牆垣堅固,想道:“急不能勾打得城破。”回到寨中,和吳用計議攻城之策。有人報道:“水軍頭領正將李俊,從江陰來見主將。”宋江教請入帳中。見了李俊,宋江便問沿海消息。李俊答道:“自從撥領水軍,一同石秀等,殺至江陰、太倉沿海等處,守將嚴勇、副將李玉,部領水軍船隻,出戰交鋒。嚴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槍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亂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陰、太倉。即目石秀、張橫、張順去取嘉定,三阮去取常熟,小弟特來報捷。”宋江見說大喜,賞賜了李俊,著令自往常州,去見張、劉二招討,投下申狀。

且說這李俊徑投常州來,見了張招討、劉都督,備說收複了江陰、太倉海島去處,殺了賊將嚴勇、李玉。張招討給與了賞賜,令回宋先鋒處聽調。李俊回到寒山寺寨中,來見宋先鋒。宋江因見蘇州城外,水麵空闊,必用水軍船隻廝殺,因此就留下李俊,教整點船隻,準備行事。李俊說道:“容俊去看水麵闊狹,如何用兵,卻作道理。”宋江道:“是。”李俊去了兩日,回來說道:“此城正南上相近太湖,兄弟欲得備舟一隻,投宜興小港,私入太湖裏去,出吳江,探聽南邊消息,然後可以進兵,四麵夾攻,方可得破。”宋江道:“賢弟此言極當,正合吾意。隻是沒有副手與你同去。”隨即便撥李大官人帶同孔明、孔亮、施恩、杜興四個,去江陰、太倉、昆山、常熟、嘉定等處協助水軍,收複沿海縣治,便可替回童威、童猛來幫助李俊行事。李應領了軍帖,辭別宋江,引四員偏將,投江陰去了。不過兩日,童威、童猛回來,參見宋先鋒。宋江撫慰了,就叫隨從李俊,乘駕小船,前去探聽南邊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