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尖酸刻薄,烽煙四起。
言談交際中有時免不了爭辯,但善意、友好的爭辯更能促進彼此間的了解,活躍交際環境,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有時,一場精彩的爭辯會令人蕩氣回腸、齊聲喝彩。但是尖酸刻雹烽煙四起的爭辯會傷害人,導致心情不爽、敬而遠之。尖刻容易樹敵,隻要我們想一想,如果你在言談中出現四麵楚歌、群起攻之的局麵,自己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
3.逢人訴苦,博取同情。
在人的生涯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苦難,但每個人對待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迎難而上,有的人知難而退,有的人卻將苦難帶來的愁苦傳染給別人,在眾人麵前條陳辛酸,以獲同情。
小泉是一名稅務幹部,工作上難免碰到一些挫折——追稅遭到冷漠,查稅遭到無端謾罵等,他因而大傷腦筋,憂從中生。於是就經常唉聲歎氣,怨天尤人,說這工作太難做了,實在不想幹了,一肚子的苦水。工作之餘,朋友相聚,共敘衷腸,小泉少不了將苦水倒出來。開始時,朋友也願為之排憂解難,想一些法子,給他鼓鼓氣。但是每次相聚談話都是如此,朋友們就覺得小泉太沒誌氣,簡直就是一個“苦水瓶”,以後與他的交談漸疏。所以,交際中一味地訴苦會隻讓別人覺得你沒魄力,沒能力,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
4.無事不通,無事不曉。
言談中,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天文、地理、曆史、哲學等古今中外、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般的話題。如果你在交談中表現出“萬事通”、“耍大牌”,到時肯定會打自己的嘴巴,砸自己的腳。因為交談是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方式,而不是表現學識淵博、見識廣泛的舞台。更何況老子曾說過:“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交談中什麼都說的人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大教育家孔子都會在兩個小頑童麵前碰釘子,可見人千萬不要耍能耐。
總之,在社交場合,誠實與熱情是交談的基礎,用十分鍾的時間聽,再用十秒鍾的時間講,注意自己的話是否會引起反感。這樣,你的話語才能精彩,你才能贏得更多朋友的尊重和幫助。
5.得理也饒人。
美國總統柯立芝有一次批評他的女秘書:“你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個迷人的小姐。隻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時注意一下標點符號,讓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樣可愛。”女秘書對這次批評印象非常深刻,從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錯。
身為美國總統,柯立芝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了,說話如此委婉、客氣,這是他好修養好氣度的體現。假如他換一種盛氣淩人的口吻喝斥:“怎麼搞的!連標點符號都搞不清楚,虧你還是XX大學畢業的!”隻能讓對方反感,達不到糾正對方的目的。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有很多人,說話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本來是不錯的,但由於不注意說話藝術,往往導致無謂的誤解和爭端,甚至影響團結。
有一次,公共汽車某個乘客在公共汽車上蹺著二郎腿,影響了過道人流走動。一位女士杏眼一瞪:“下雨天,蹺那麼高幹啥子?”對方自知理虧,雖然放下了二郎腿,但心裏肯定很反感。假如那位女士微笑著站在他麵前,指一指他的腿,僅憑“身體語言”,就可使對方乖乖地改正錯誤。
誰沒有一點自尊?誰沒有麵子觀念?隻要我們記住:在一個團隊中,有職位的高低,分工的不同,但絕對沒有人格的貴賤。你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嗎?那好啊,那也正是人人都需要的。
恰到好處地使用聲和氣
說話是人們交流信息、傳情達意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所表達的意義是通過人們對其發音器官的有意識控製和使用而表現出來的。這種控製和使用的一個重要對象便是說話的聲和氣。恰到好處地使用聲和氣不僅能充分地表達說話的意圖和情感,而且還能使說話生機勃勃,充滿藝術的感染力。
根據語音學音素、音位的原理和人們說話時用聲用氣的心理狀態及規律,我們可以把聲和氣通俗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和聲細氣。
這種聲和氣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泉水,由人心底流出,輕鬆自然、和藹親切、不緊不慢,能給聽者以舒適、安逸、細膩、親密、友好、溫馨的感覺。人們在請求、詢問、安慰、陳述意見時常使用這種聲和氣。它可以弘揚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陰柔之美。尤其是在抒發情感時,這種聲和氣的運用更具有一種迷人的魅力。
2.輕聲小氣。
它可以表現說話者的尊敬、謙恭、謹慎和文雅。在和別人交談時,使用它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距離、密切雙方之間的關係。有時,它還能避免一些可能會招致的麻煩。當然,用它來公開堅持意見、反駁別人、維護正義和尊嚴或表示強調是不可取的。
3.嗲聲嗲氣。
被寵愛者(通常女子和兒童)對寵愛者說起話來嗲聲嗲氣,不僅能恰當好處地表現自己嬌滴滴的秀氣,更能博得寵愛者的愛心和情感。可見,這種嗲聲嗲氣實際上是愛的生命的律動。
4.大聲吼氣。
鐵人王進喜曾有一句名言:“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可見,大聲吼氣可以表現說話者的英勇精神、堅強意誌和剛毅決心。此外,它還可以表現威脅、指責、氣怒,宣泄等意思,並能起到強化意識、渲染氣氛、深化表現力度等作用。
5.高聲大氣。
這是一種人們用來召喚、鼓動、說理、強調和表達自己激動心情的聲和氣。它可以表現說話者的激情和粗獷豪放的氣質。雖然它和大聲吼氣都屬於高音頻和高調值,但是,它和大聲吼氣卻有所不同。它通常是用來表示極度的歡喜或慷慨激昂。
6.粗聲粗氣。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或苦惱。於是,粗聲粗氣地說它一通便成了一種自我排憂解愁的好方法。不過,聽者習慣把粗聲粗氣與指責、反駁、訓斥、頂撞、反感、抱怨等聯係在一起。因此,使用這種聲和氣時,應謹慎小心。
7.惡聲惡氣。
世界雖然美好,但仍然有心術不善的人或令人深惡痛絕的事。用惡聲惡氣來鞭笞這些醜惡的人或事,可以起到警告、怒斥、敵視、憎恨、蔑視、製止等作用。此外,它還可以宣泄說話者的不滿和憤怒等情感。
8.冷聲冷氣。
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說話者有時不能或不便用惡聲惡氣來公開而又強烈地表示自己的意圖和情感。於是,冷聲冷氣便可代替惡聲惡氣,成為說話者的一種“冷戰”的方法。它除了可以間接地表示惡聲惡氣所表示的意思外,還可以表示討厭、譏諷、挖苦、不願意、不讚成等意思。
9.怪聲怪氣。
人們習慣把自己所憎惡或討厭的人在說話時所使用的聲和氣看作是怪聲怪氣。因而,這種聲和氣常含貶義。不過,在有些場合下,借機模仿自己所憎惡或討厭的人的怪聲怪氣,倒能表示說話者蔑視、憎惡等意思和起到挖苦、嘲諷的作用。
10.低聲下氣。
它原是說話者在對有身分、有地位、有某種特殊的背景或自己所尊敬的人說話時,為了表示尊敬所采用的一種特殊的聲和氣。不過,人們現在常把它看作是奴顏媚骨和窩囊的表現。
11.唉聲歎氣。
人生並非如同夢幻的仙境,生活也並非總是充滿著陽光。人們不時會遇到一些憂心苦悶、不快或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借用唉聲歎氣可以發泄說話者的內心苦悶和表示因自己無能而感到抱歉、追悔和內疚。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對某些背景特殊的人唉聲歎氣和輔之以笑容的話,倒是別有一番意思和情趣。
12.怨聲怨氣。
遇到不公正、令人不滿和不快的人或事情時,用這種聲和氣可以表現說話者埋怨、哀怨、不滿、不快等情緒。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發泄內心不快和自我安慰的方法。
13.有聲有氣。
在有些情況下,說話者會一反常態,說起話來讓聽者隻聞其聲,不覺其氣。這種有聲無氣的說話方式表明說話者精神沮喪、意氣消沉、心煩意亂、缺乏興趣、懾於某種威脅或體力不支。常言的“有氣無聲”也屬於這種範疇。
14.吞聲忍氣。
這是一種有意識的吞音現象。它通常 表示說話者內疚、恐懼、慚愧、遺憾、無奈、懦弱等心理狀態和性格特征。常言的“欲言又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屬於這種範疇。
15.屏聲屏氣。
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說話者無意識地暫時抑止聲和氣,或者有意識地閉住聲和氣,這樣往往能產生或製造某種設想的說話效果。 比如:吸引、被吸引、尊敬、謹慎,等等。
16.泣聲悲氣。
當說話者感到悲憤、蒼涼、傷感時,說起話來便會帶有一種無意識的泣聲悲氣。善於表演的人能借此表現極度的哀傷,以喚起聽者的憐憫和同情。這種聲和氣的最大特點就是氣多於聲。
17.破聲破氣。
我國歌壇上曾興起了一股“西北風”。這種“西北風”的演唱特點就是歌唱演員以破聲破氣來表現西北人、山裏人乃至一些普通人的那種粗獷、豪爽、熱情、奔放、堅強的氣質和性格特征。
除上述以外,常見的聲和氣還包括:歡聲喜氣、平聲靜氣、陰聲陰氣、慘聲慘氣等。
不同的聲和氣表達著不同的意思。因此,我們說話時,不僅要注重遣字用詞,而且更應該選用好恰當的聲和氣。這一點十分重要。否則,再美的詞語也會失去其光彩,並很有可能引起聽者的猜疑、妒忌、不滿、反駁、敵視、唾棄和嘲笑。
總而言之,我們在使用聲和氣的時候,必須遵循下列幾項基本原則:
1.某一種聲和氣所表示的特定意思是在人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種意思具有其特定的穩定性,是不依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這是說話聲和氣的語義特點。我們隻能遵循這一特點,而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地違背它或者改變它。例如:不能用大聲吼氣來抒發自己的柔情蜜意,不能用粗聲粗氣來稱讚別人,更不能用惡聲惡氣來表現我們激動的心情。否則,我們將不能正確地表達我們的本意,甚至還會招致麻煩和痛苦。由此可見,隻有遵循聲和氣的語義特點和選用恰當的聲和氣,我們才能很好地表達我們的意思。
2.不同的聲和氣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思。這是語言一種歧義現象。僅以“你這死鬼”舉例。用粗聲粗氣說,它表示反感、抱怨、指責;用惡聲惡氣說,它表示怒斥、憎恨、警告;用陰聲陰氣說,它表示詛咒;用柔聲細氣說,它表示親昵;用嗲聲嗲氣說,它表示打情罵俏或假罵真愛;用高聲大氣說,它表示向聽者示意去采取某種行為;用唉聲歎氣說,則表示被迫接受對方的建議或行為等等。因此,使用好聲和氣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盡力避免可能會出現的歧義現象。
3.區別對待使用聲和氣時,我們不能忽視說話對象的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文化修養等因素和使用的時間及場合。要根據說話對象和上述因素,不同的時間及場合而選用不同的聲和氣。例如:對長輩、女性、社會地位高或文化修養深的人應使用和聲和氣、柔聲細氣和平聲靜氣,不應大聲吼氣、高聲大氣或粗聲粗氣。妻子在丈夫麵前嗲聲嗲氣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效應。但是,若妻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對丈夫嗲氣嗲氣,非但不會激發丈夫的情趣,反倒會自討沒趣。
4.積極向上。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我們有時會有不滿、不快、傷心、憂愁或悔恨,但懂得和善於生活的人不會因此而沉淪,他們會從中振作起來,成為生活的強者。因此,我們在說話時,使用的聲和氣要力爭積極向上、催人奮進和充滿活力。這樣,我們才能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讚美要審時度勢
讚美別人,如同用一支火炬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讚美別人不但有助於彼此之間友誼的發展,而且還能消除人和人之間的怨恨,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為融洽。
讚美別人,同時也是在讚美自己。
有一場演講比賽,是以“人生”為主題的。有一個高位截癱的青年講完以後,坐在劍灣邊的一位老年人深深呼出一口氣,興奮地朝劍轉過頭連聲稱讚:“了不起,了不起,這才是演講,這才是人生啊!”其實,劍和他並不相識,而且他也不知道劍將是下一個演講者。
的確,那位青年演講的風格樸實無華,以真情打動了人心,而劍卻正想著自己的演講,況且,他也算是劍的“對手”吧,盡管感到他的演講很成功,卻沒有十分投入,隻是以一種旁觀者的態度來看待。老年人誠摯和充滿感情的讚美,立即使劍慚愧起來。
當劍登上講台後,開場第一句話竟是對剛剛搖著輪椅離開的那個青年,或者說是“對手”給予讚美。在劍演講的過程中,劍感到全場很靜,演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在劍結束演講走向座位時,劍看到那位老年人衝自己使勁鼓掌,兩次將手舉過了頭頂。
我們或許不會輕易讚美別人,但對那些意氣相投的人,對值得我們欽佩的人,或者相逢並不相識的人,若對他們的讚美是情不自禁的,那麼,我們自己同時也將感到無比愉快。因為讚美不是諂媚與逢迎,讚美別人也非人雲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