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好口才是練出來的(2)(3 / 3)

3談和諧愉快的話題

交談是雙方信息的交流過程,隻有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出現時,才預示著談話正趨向成功。因此,談話應避免以自我為話題中心,自以為是,滔滔不絕,借題發揮,炫耀自己,忽視他人。談話中應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觀察對方的表情、姿態,以判斷其對談話的關注程度,並經常征詢對方的意見。一旦發現對方對話題不感興趣,應立即調整話題。

4不要談論某些話題

在交談中,涉及個人隱私、避諱的內容不要談論,對方不希望談論的事情不要談。要注意的是,自己講話也要給別人講話的機會,可用提問讓對方思索並發表見解。談吐要文雅、文明。話題應盡量避開粗俗的內容,也不要使用粗俗或不雅的口頭語,這些都使人感到格調低下,甚至會冒犯對方。在一家公司裏,一位女主管的口頭禪是“沒勁”。不管說什麼她都說“沒勁”,所以,她一直得不到提升,朋友也很少。交談中適當伴以幽默、風趣,可以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增添談話的生動與趣味,使交談時時處在和諧輕鬆、友好的氣氛中。

5語言要切合環境

所謂切合環境就是說話要注意得體,要與場合、時間、對象、性格、處境、心緒等符合。

一對新人在一家大飯店舉行婚禮,正趕上大雨下個不停,新人和客人們覺得很懊喪,婚禮氣氛有點不愉快,這時餐廳經理來到新人和諸位客人麵前,微笑著高聲說:“老天爺作美,趕來湊熱鬧,這是入春以來的第一場好雨。好雨兆豐年,這象征著這對新人的未來是十分幸福的。雨過天晴是豔陽天,這說明今天在座的所有客人都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我提議,為了創造和迎接雨過天晴的明天,大家幹杯!”話音一落,整個餐廳的氣氛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沉悶的婚禮場麵,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在交際活動中,商務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依靠自己的靈感,創造出更多的讓人快樂和切合心意的妙語。那樣你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效率就能夠大大改觀了。

6插話的禮儀

參加別人的談話要先打招呼,不要隨便插入話題。如必須打斷,應適時示意先致歉後插話,不能接過話題就滔滔不絕。插話結束時,要立即告訴對方“請繼續講”,多使用敬語、謙語、雅語。

敬語,亦稱“敬辭”,是表示尊敬禮貌的詞語。除了禮貌上的必須之外,能多使用敬語,還可體現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我們日常使用的“請”字,第二人稱中的“您”字,代詞“閣下”、“尊夫人”、“貴方”等,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詞語用法,如初次見麵稱“久仰”,很久不見稱“久違”,請人批評稱“請教”,請人原諒稱“包涵”,麻煩別人稱“打擾”,托人辦事稱“拜托”,讚人見解稱“高見”等等。

謙語,亦稱“謙詞”,是向人表示謙恭和自謙的一種詞語。謙語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別人麵前謙稱自己和自己的親屬。例如,稱自己為“愚”、“家兄、家嫂”等。自謙和敬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盡管日常生活中謙語使用不多,但其精神無處不在。隻要你在日常用語中表現出你的謙虛和懇切,人們自然會尊重你。

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常在一些正規的場合以及一些有長輩和女性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粗俗的話語。多使用雅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以及尊重他人的個人素質。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時,你應該說:“請用茶”。如果還用點心招待,可以用“請用一些茶點”。假如你先於別人結束用餐,你應該向其他人打招呼說:“請大家慢用。”雅語的使用不是機械的、固定的。隻要你的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人們就會對你的個人修養留下較深的印象。

最後,談話結束時,不要不告而別,如果是與多人交談,結束後應一一告辭。告辭語應簡潔,告辭語要像電報的文字一樣,盡可能用高度概括性的語言。不要重複已說過的話題,更不要臨出門又提出新的話題。

7保持良好的舉止禮儀

綜觀我們接觸到的商務活動,大都要涉及個人的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之類的小節,但正是這些小節關係到小到個人及組織的形象,大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正所謂:“小節之處見精神,言談舉止見文化。”一個人優雅、得體、自然的舉止,不是為了某種場合硬裝出來的,而應是日常生活中的修養所致,是一種長久熏陶,順乎自然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時常有意識地調整、訓練自己的舉止,從最基本的站、行、坐、蹲、招手、點頭、表情等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