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仕丞相府 (3)(2 / 2)

“應該!應該!”座上諸位高卿大臣紛紛應道。

曹操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臉向荀彧說道:“荀令君,請您明日早朝時向陛下奏明此事,就說韓嵩韓大人能於眾濁之中獨守其清、鐵骨錚錚、盡忠於國——依本相之見,應當冊封他為侍中之官,同時兼任零陵太守。荀令君對此意下如何?”

荀彧端坐席上,沉默片刻,才慢慢應了一聲:“可。”

“如今韓大人便是朝廷二品要員了,這侍中之官論秩級堪與劉表的荊州牧比肩而立——你回荊州之後,劉表亦不能強你屈禮而事了。”曹操哈哈笑著,又伸手拍了拍自己的木榻左邊,“韓大人——不,韓侍中,恭請上座罷!”

卻見韓嵩恭然一拜,緩緩道:“既然朝廷和丞相大人已有意任命韓某為天子近臣、內廷要員,可謂恩澤深渥。韓某在君為君,在朝為朝,此番返回荊州之後,必定盡力說服劉荊州歸順朝廷、盛享福祿,以此回報朝廷和丞相大人的拔擢之恩。”

說罷,他站起身來,隻是不敢上前與曹操並肩而坐,而是規規矩矩地坐到了黃門侍郎楊俊的下首席位之上。

曹操見韓嵩百般辭謝隻是不肯上座,知他是對自己的推誠待賢之心有所懷疑,便也不再勉強,待堂下奴婢們於各座間桌幾上供齊酒肴之後,方才雙手舉起麵前的一尊青銅龍紋酒爵,遙遙向座下諸位臣僚隔空敬道:“本相謹以此酒與諸君共賀今日中原底定、升平可期!”

兩側長席的朝廷高官與相府僚屬們一齊起身舉杯還禮謝道:“臣等謹賀丞相功德巍巍、大業鼎盛!”

酒過三巡之後,曹操對韓嵩說道:“韓君莫怪——本相素有私不廢公之習,便是閑暇之餘亦不敢忘了國事為重。本相請問:如今荊州之中,與韓君你一般懷有獻忠朝廷之心的人士究竟有多少?”

“丞相大人不必如此多禮。依韓某之見,荊州境內的名士大夫十之七八皆傾心朝廷、誓無他念。劉荊州身邊的親信重臣蔡瑁、蒯越、張允、王粲等人便是其中的錚錚守節之士。”韓嵩急忙欠身一禮謝過,款款而答,“不過,恕韓某實言相告,剩下的有十之二三的荊州人士遭到丞相大人的宿敵——劉備的蠱惑,跑到他那一邊去了……”說到這裏,他忽然停頓了一下,瞧了瞧曹操的臉色,才又繼續講道,“雖然這批荊州人士的數量不多,但其中亦不乏才識卓異之士,有些難以對付啊!”

“哦?劉備小兒還想在荊州自立門戶與朝廷相抗嗎?劉表一向量小器狹,還會容他劉備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培植勢力?”曹操聽了,冷冷一笑,“韓君,你這話不合常理嘛!他劉備在劉表的百般猜忌之下,哪能放手招攬到什麼人才呐?”

“丞相大人不可大意啊!劉備招攬人才之道有些與眾不同。他一向是以質為本而以量為末,專門挑選荊州上乘的名士高人!據韓某所知,而今劉備帳下的軍師諸葛亮,便是他半年之前從南陽郡隆中三顧茅廬恭請出山的。這個諸葛亮年紀雖不滿三十,卻實乃天下奇才,謀略超凡,人稱‘臥龍先生’,堪稱我荊州第一異士啊!”韓嵩急道,“劉備得到此人輔佐,已是如虎添翼,便是劉荊州也不得不將他召到襄陽附近的新野縣,以便於監控……丞相大人對他們萬萬不可輕覷啊!”

當聽到“諸葛亮”這三個字時,堂上席座之間隻有兩個人的表情微微有變:一個是荀彧,他立刻雙眉微蹙,眉宇之間隱有憂色;另一個是那黑袍青年,他那時正欲舉匙舀湯,聞得“諸葛亮”這個名字,手臂竟是微微一顫,那隻銀匙險些失手掉落在了湯缽之中。

“什麼諸葛亮?本相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哎!不過是一介庸儒村夫罷了!何足為患?”曹操甚是不屑地一搖頭,抱拳向荀彧那邊拱了一拱,“韓君,論起這天下的智謀之士,有誰能比得過荀令君嗎?荀令君才是真正的神機妙算、所向無敵!不是本相誇口,便是那伊尹、薑尚重生,與他相比亦要遜色三分!嗬嗬嗬……你們荊州的諸葛亮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本相也不必詳問那諸葛亮的本事,隻憑劉備如今雖有諸葛亮為輔卻仍是龜縮荊州一隅來看,他們亦成不了什麼氣候!”

“哦……荀令君乃千古一聖、海內儒宗,天下名士無不衷心景仰。那諸葛亮與您相比自然是望塵莫及的了……”韓嵩聽得曹操這麼說,急忙也轉過來向坐在他上首席位的荀彧深深伏身施禮,“就是韓某,遠在荊州僻壤,亦對荀令君的高行偉績始終心向神往、敬慕無比啊……”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