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大夫!監察百官、整肅綱紀,乃是你禦史大夫應盡之責!本相希望你能切實承擔起來,針對那些居心叵測之徒,要一查到底、一抓到底,絕不手軟!”曹操的聲音冷得就像凝成了冰塊一樣,“本來,本相是準備在今夜苦口婆心地勸說你和孔大夫和衷共濟、齊匡朝政的。然而聽你所言,孔融竟似有這等不遜之語——唉!大漢律法赫赫在上,本相也不敢因私廢公了!”
“曹……曹丞相……”郗慮在瑟瑟顫抖間終於鼓足了勇氣,插話道,“孔融當年那句‘執天下者,何必卯金刀’的話,如今已經沒有人證了,郗某也是道聽途說……罷了!罷了!郗某願意聽從您的教誨,願意和孔大夫和衷共濟、共匡漢室……”
“嗯?郗大夫!你不要這等優柔怯懦嘛!對那些不遜之徒,應當‘寧枉勿縱’!‘沒有人證’、‘道聽途說’這些都沒關係!本相讓你查,你就放手去查!”曹操背著手緩緩踱到驚駭得縮成一團的郗慮麵前,不容任何反對地吩咐了下來,“本相會讓丞相府的法曹記室路粹,前來協助你們禦史台共同查處孔融悖道逆法之事的!”
一聽“路粹”這個名字,郗慮更是心頭一緊:他可是曹丞相手下最得力的酷吏啊!聽說他最是擅長舞文弄法、羅織罪名的。曹丞相派他和自己一道查處孔融,分明是想置孔融於死地呀!看來,曹丞相今夜留下自己屏人密議的真正用意,哪裏是他口口聲聲所講的要調和自己與孔融的關係?根本就是一招借刀殺人之計!自己從一開始就鑽進曹丞相為自己精心設置的圈套了……但是自己這時候膽敢站起來拒絕他嗎?自己又拒絕得了他嗎?若是拒絕他的話,隻怕他也一定不會放過自己罷……
一念及此,郗慮頓時冒出了一身冷汗。盡管廳內廳外到處都彌漫著五月仲夏的炎炎暑熱,然而他此刻卻像掉進了冰窟一樣不停地打寒戰。
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
“咦?韓嵩送來的那本《治道集》當真是教人識字啟蒙之書麼?”司馬朗坐在馬車的車廂裏不無詫異地問坐在自己身旁的司馬懿,“那裏邊的文章詞句確是玄奧高妙啊!為兄可是從沒讀過那麼膾炙人口的‘識字啟蒙之書’。”
司馬懿靜靜地坐著,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滿麵毫無拘謹靦腆之態,反倒顯得十分精敏沉著,雙眼竟在車廂的昏暗之中閃射出亮利如鷹目一般的凜凜寒芒。他似乎正在認真地思考著什麼問題,被大哥忽然這麼一問才拉回了現實。司馬懿微一定神,向司馬朗緩緩道:“韓嵩送來的那本《治道集》,怎麼會是教人識字啟蒙的流俗之書呢?那不過是楊修為了炫耀自己的博學異才而隨口說來誆騙韓嵩的。”
“唔?他……他對這本書可是倒背如流啊!就像熟讀了許多遍似的。”司馬朗不禁驚疑異常。
司馬懿坐在一旁,隻是含笑看著他大哥,一言不發。
“難……難道這楊修真有一目十行的讀書本領與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司馬朗猶猶豫豫地問道,“他隨隨便便把那麼厚的一冊絹本幾翻幾看,就能一字不差地記在心中?這一手絕活兒可真是了得啊!”
司馬懿這時才瞧著司馬朗微笑著點了點頭。
“不過,二弟你今天的表現也很不錯——你提出的那‘八觀’識人之法,竟被曹丞相賞識有加而變成東曹署、西曹署的條陳指令施行下去,實在是難得的榮耀啊!”司馬朗回過頭來,也向司馬懿揚聲讚道,“本來,楊修憑著他那卓異不凡的稟賦在席間出盡了風頭,為兄開始還擔心他連你也比了下去。不過,楊修文采不凡,且又稟賦奇佳,終究會在丞相府中成為二弟你仕途之上的一大勁敵。”
“大哥提醒得對,小弟日後一定會對楊修暗加注意的。”司馬懿點了點頭,緩緩答道。他沉吟了一會兒,又道,“不過,大哥,正是今天我提出‘八觀’識人之法被曹操賞識有加而納取施行之事,才讓小弟親眼看到了曹操的過人之處。”
“唔……何以見得?”
“先前小弟在河內郡之際,多次聽到來往賓客講起曹操有‘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的雄才偉量,當時還僅是有所耳聞而已。今日席間,他不以小弟年輕位卑、資淺名微而怠忽自傲,聞一善而即納之,聽一言而即用之,從諫如流,無滯無礙,這是何等恢宏大度的馭才之道?”司馬懿的眼神斂成了兩道鋒利的寒光,仿佛正將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真相一寸一寸地剖開,“說實話,就此一點,小弟已對他甚為敬佩。曹操能在十餘年間於強敵環伺之下,如天降奇峰般巍然崛起,一舉肅清中原、掃平朔方、成就霸業,豈是一時的邀天之寵乎?我司馬懿能在他身邊時時沉潛觀察,其實倒是一個借鑒他之長處、增長我之才幹的絕佳良機!”
司馬朗聽罷,亦是深有同感地連連點頭,喟然歎道:“曹丞相的過人之處那可是多了去也!不僅他這馭才之道恢宏大氣,還有他的用兵之術、治國之能、權謀之長……哪一樣不是卓異超群?二弟你若有心想學,饒是你天資不薄,那也真夠你學好一陣子的了。”
司馬懿並不接話,仍是靜靜端坐,默默而思。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