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青春始於那個夏天(2 / 2)

我沒有哥哥那麼熱愛我的專業,也沒有他那麼優秀。數學成績不好的我在經濟學的學術道路上吃盡苦頭,那三年裏,很多個深夜,我還是沒有擺脫往日的迷茫。讀博還是工作?考哪所學校的博士?去哪個城市工作?在哪個行業工作?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像冰雹一樣砸下來,沒有一個答案能在我頭頂陰霾密布的天空劃開一道斜漏陽光的口子。

幸好,閱讀和寫作仍然是我的解藥,我走了那麼久,才知道自己微乎其微的天賦還是在這兩件小事兒上。所以我在城市中心某個少有的霓虹熄滅,星光卻閃耀起來的夜晚悄悄地對自己說:“寫下去吧,一直寫下去。”

我們等了整整八年,命運才終於給了我們一絲垂憐。

2015年的夏天,又到了6月。這個6月,對於我和哥哥來說,好像和八年前一樣刻骨銘心。哥哥考入了複旦大學,成為一名醫學博士,我們全家都為他歡喜雀躍。如果這所名校是一項肯定和嘉獎,雖然整整晚了八年,但他還是得到了。

我的第一本書也在2015年的6月正式上市。我仍然沒有中文係的學位,但文字還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像八年前我所預想的那樣,成為我生命裏的鹽和喂養靈魂的食糧。我從未忘記它,它也從沒有放棄對我的嗬護與救贖。

十年前,我們都沉溺於“一考定終生”的泥潭,不知道明天該何去何從。我們以為美好的、熾熱的、充滿希望的青春至此終結,過去已經無法更改,未來卻被死死寫定,再也沒有什麼能彌補那份成績單上的失誤和隨後報考誌願書上白底黑字的一切。

沒想到,真正的青春卻是從那個夏天開始的。十二年寒窗苦讀之後,我們沒能給自己一張完美的答卷,卻在之後的十年裏一步一步地走向了自己想要的未來。熱烈的、濃鬱的風,裹挾著所有年輕的靈魂,飛向自由和五彩斑斕的夢想。

我們不再受困於僵硬的知識和沉悶單調的成績排名,成功與成長也不再由名次表上的數字決定,有一萬種可能性可以帶我們抵達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終於可以決定,每一天該如何度過,每一秒該如何去創造全新的自我。

實際上,高考之後,我們也曾遇到過好多以為會決定命運的夏天,那些夏天都不是午後新雨的薔薇花和彩虹色,它們悶熱、酷旱,甚至讓人喘不過氣。考研失敗被調劑,新入職的公司不盡如人意,剛剛步入的新城市像凶悍的野獸……可是沒有一個夏天真正地阻擋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選擇、試錯、摔倒、爬起……我們走過了相似的彎路,檢討之後在日記本上寫下“血淚教訓”,可這些彎路隻曾在某一個時刻絆住不太穩健的步伐,我們的人生不能被過去所定義,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都有改變未來的無數可能。

河流能改道,彗星可墜落,人的命運也一樣,從來沒有被“永久決定”的那一刻。

又一個夏天來了,我們又將踏上新的征程。

哥哥還有一年就將博士畢業,他仍然沒有時間享受一個輕鬆的暑假,隻顧埋頭於浩如煙海的英文文獻中。

我也與第一本書告別,開啟全新的寫作計劃,開始寫第二本、第三本……散文要一如既往地寫下去,還想要嚐試寫寫詩和童話,將腦海中所有美妙的故事鋪陳到紙頁上。

我們都知道,這一個夏天,又是新的開始了。

那麼,隻管大踏步地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