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我才真正成了一個寫作者。一路寫到現在,竟然冥冥之中,走入了自己最喜歡的生活。
回想當年,那個時刻謹記著“別人的意見”,想要達到所有人期望和要求的自己,竟然從未有一秒願意看看真實的自己。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自己以後該怎麼辦時,我總是跟他說:“不要去聽別人的聲音,要去聽你內心的聲音。如果暫時還聽不到,也別害怕慌張。你要繼續往前走,多嚐試,甚至多摔跤再爬起。你要付出一切真摯去感受一個真實的自己。”
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到真正的熱愛,比任何“別人的意見”都重要,比任何“別人想要看到的你”都重要。
2.
去年的大部分時間,我也是處於焦慮的狀態。一方麵,我日日抱怨著自己無字可寫;另一方麵,我像所有的宅女一樣,幾乎不接觸外界任何新鮮的東西,還惱怒生活真是又無聊又沒勁。
過年無事,我在家裏翻看去年的日記,發現那麼多周末,紙頁上都是空白,我一點兒都想不起來自己究竟幹了些什麼——也許昏睡一天,也許刷完了所有綜藝節目,卻什麼都沒有留下。
那些空白紮在我心裏,不是遺憾,而是可惜——可惜大好時光都被辜負。
所以今年年後,我才決定再也不要當一個死守在家裏的宅女,要盡可能地出走、旅行、認識新的人、體驗新的事情。
3月的某個周末我急急忙忙地飛去了南京。和朋友走在初春的秦淮河畔,河水青綠喜悅,周圍路過的姑娘有著惹人注目的花瓣一樣清麗飽滿的臉頰。
就在坐地鐵去機場之前,我還路過了一個當年國民政府官員的舊宅。那個院子如今已無人居住,變成了一個深沉的詩社。二樓的房間被改造成了免費的圖書室,柔軟的淡綠色地毯,複古台燈下的燈光映照著窗外碧綠的枇杷葉,讓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安靜地守候著一塊文藝的精神角落。
而我回憶起那年4月春光最盛時的蘇州城,隻覺得自己辜負的不僅是自己,還有這個世界盛裝以待的驚喜。
就這樣,一步一步,我不僅走出了四年前的抑鬱,還走出了一年前的焦慮。
蘇州河畔那些曾經熄滅的光,我以為永遠不會再亮起的光,一點一點地重新亮了起來。
誰能想到呢,我竟然在25歲這年,才迎來了最好的時光,並且相信——時光它會越來越好。
那天,朋友問我,你最近過得如何?我想了想,大概隻有“完美”二字能夠概括吧。話剛說出口,我的內心深處也有點驚訝。
要知道我仍然沒有像年少時夢寐以求的那樣——讀名校、進名企、拿高薪、過著光芒萬丈的人生。可是我竟然第一次覺得生活充滿安寧和喜悅。
其實生活本身並沒有任何變化,變化的隻是生活中的“我”。我終於敞開了所有細胞,去看這個世界的溫柔與博大。
那之後,我才真正成了一個寫作者。一路寫到現在,竟然冥冥之中,走入了自己最喜歡的生活。
回想當年,那個時刻謹記著“別人的意見”,想要達到所有人期望和要求的自己,竟然從未有一秒願意看看真實的自己。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自己以後該怎麼辦時,我總是跟他說:“不要去聽別人的聲音,要去聽你內心的聲音。如果暫時還聽不到,也別害怕慌張。你要繼續往前走,多嚐試,甚至多摔跤再爬起。你要付出一切真摯去感受一個真實的自己。”
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到真正的熱愛,比任何“別人的意見”都重要,比任何“別人想要看到的你”都重要。
2.
去年的大部分時間,我也是處於焦慮的狀態。一方麵,我日日抱怨著自己無字可寫;另一方麵,我像所有的宅女一樣,幾乎不接觸外界任何新鮮的東西,還惱怒生活真是又無聊又沒勁。
過年無事,我在家裏翻看去年的日記,發現那麼多周末,紙頁上都是空白,我一點兒都想不起來自己究竟幹了些什麼——也許昏睡一天,也許刷完了所有綜藝節目,卻什麼都沒有留下。
那些空白紮在我心裏,不是遺憾,而是可惜——可惜大好時光都被辜負。
所以今年年後,我才決定再也不要當一個死守在家裏的宅女,要盡可能地出走、旅行、認識新的人、體驗新的事情。
3月的某個周末我急急忙忙地飛去了南京。和朋友走在初春的秦淮河畔,河水青綠喜悅,周圍路過的姑娘有著惹人注目的花瓣一樣清麗飽滿的臉頰。
就在坐地鐵去機場之前,我還路過了一個當年國民政府官員的舊宅。那個院子如今已無人居住,變成了一個深沉的詩社。二樓的房間被改造成了免費的圖書室,柔軟的淡綠色地毯,複古台燈下的燈光映照著窗外碧綠的枇杷葉,讓我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安靜地守候著一塊文藝的精神角落。
而我回憶起那年4月春光最盛時的蘇州城,隻覺得自己辜負的不僅是自己,還有這個世界盛裝以待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