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究竟教會了我什麼?(1 / 2)

可那些一個人孤獨攀爬、泅渡,像荒原上的羚羊一樣飛快奔跑的時光,卻一刻都沒有走失,全蛻變成了青春紀念冊上的字跡,那麼沉厚,那麼深刻。

這就是孤獨教給我的事吧。

它讓我在最年輕的、最躁動的時光裏選擇了一個最安靜的角落。我遠離喧囂和娛樂,卻收獲了對於青春而言更為寶貴的東西。沒有什麼比成長更重要,沒有什麼比一點點超越舊日裏膽小的、脆弱的、無知的自己更重要。

你若要問我,悲傷的時候、絕望的時候你也一個人度過嗎?

那當然。自助者天助,馮唐都說了,內心強大到渾蛋,比什麼都重要。

我就是在這七年的孤獨裏,變成了一個“渾蛋”一樣的人——縱行天地,用雙手去打破命運,再用雙手去創造一切。

2.

工作之後,每一個上班的白天都很嘈雜。所以我簡直付出一切,隻為求得下班後一張安靜的書桌。

這兩年,我又多了很多一個人做的事情。

今年1月,我一個人去泡溫泉。露天溫泉在零下近10攝氏度的室外熱騰騰地冒著白氣,我敷一張麵膜,帶去了我最喜歡喝的果汁,看完了東野圭吾的小說《聖女的救濟》。冬日的傍晚,遠處的落日像裹了薄紗一樣模糊,而我從未如此快樂而又輕鬆地享受過年輕。

我也經常一個人去看電影。有時候去得晚了,整整一排都坐滿了人,旁人看我的目光竟然都是驚訝,可這絲毫不影響我的觀影體驗。而購票的過程甚至比人多更好,因為我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敲定離我最近的電影院裏最合適的那張票。散場之後,我坐在漆黑的電影院裏回味剛才一切意猶未盡的情緒,像剛捕到了獵物的獵人一樣興奮和滿足。

在每一個“沒有任何人在我身邊”的時刻,我都享受這樣的安寧和靜謐,甚至求取這樣的安寧和靜謐,因為它讓安靜而略顯深刻的思索成為可能,而對於每一個寫作者來說,深刻的思索比什麼都重要。

昨晚我看蘇珊·桑塔格的訪談錄《我幻想著粉碎現有的一切》,訪談者說:“她的一生見證了思考人生如何成為一種令生命更加完整和豐富的活動。”而蘇珊·桑塔格也曾讚同一句話:“沒有思考,人類的心靈就死了。”

所以這是孤獨教會我的另外一件事兒吧——讓我有機會沉入思考,力爭不被表層和膚淺所打敗,竭盡全力去構建一個完整又不斷深入的精神世界。

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再想要安靜的、純粹的孤獨,其實已經變成了很難的事情。在微信此起彼伏的提示音中,在密密麻麻的手機APP裏,孤獨反而無處可尋了。

於是我愈加相信,那些敢於孤獨的人才會變得不一樣。比如,我認識的一位寫作者,她為了完成書稿,在一間無網絡、無電視的房間裏過了三個月,手機也隻作為最基本的通話工具。

可那些一個人孤獨攀爬、泅渡,像荒原上的羚羊一樣飛快奔跑的時光,卻一刻都沒有走失,全蛻變成了青春紀念冊上的字跡,那麼沉厚,那麼深刻。

這就是孤獨教給我的事吧。

它讓我在最年輕的、最躁動的時光裏選擇了一個最安靜的角落。我遠離喧囂和娛樂,卻收獲了對於青春而言更為寶貴的東西。沒有什麼比成長更重要,沒有什麼比一點點超越舊日裏膽小的、脆弱的、無知的自己更重要。

你若要問我,悲傷的時候、絕望的時候你也一個人度過嗎?

那當然。自助者天助,馮唐都說了,內心強大到渾蛋,比什麼都重要。

我就是在這七年的孤獨裏,變成了一個“渾蛋”一樣的人——縱行天地,用雙手去打破命運,再用雙手去創造一切。

2.

工作之後,每一個上班的白天都很嘈雜。所以我簡直付出一切,隻為求得下班後一張安靜的書桌。

這兩年,我又多了很多一個人做的事情。

今年1月,我一個人去泡溫泉。露天溫泉在零下近10攝氏度的室外熱騰騰地冒著白氣,我敷一張麵膜,帶去了我最喜歡喝的果汁,看完了東野圭吾的小說《聖女的救濟》。冬日的傍晚,遠處的落日像裹了薄紗一樣模糊,而我從未如此快樂而又輕鬆地享受過年輕。

我也經常一個人去看電影。有時候去得晚了,整整一排都坐滿了人,旁人看我的目光竟然都是驚訝,可這絲毫不影響我的觀影體驗。而購票的過程甚至比人多更好,因為我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敲定離我最近的電影院裏最合適的那張票。散場之後,我坐在漆黑的電影院裏回味剛才一切意猶未盡的情緒,像剛捕到了獵物的獵人一樣興奮和滿足。

在每一個“沒有任何人在我身邊”的時刻,我都享受這樣的安寧和靜謐,甚至求取這樣的安寧和靜謐,因為它讓安靜而略顯深刻的思索成為可能,而對於每一個寫作者來說,深刻的思索比什麼都重要。

昨晚我看蘇珊·桑塔格的訪談錄《我幻想著粉碎現有的一切》,訪談者說:“她的一生見證了思考人生如何成為一種令生命更加完整和豐富的活動。”而蘇珊·桑塔格也曾讚同一句話:“沒有思考,人類的心靈就死了。”